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莜面情結散文

莜面情結散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23:15:56

烙面是我的家鄉陝西禮泉縣的一種民間小吃,也是農村筵席上最受歡迎的一種稀罕面食。由于烙面存在的區域較小,在面食裡隻能算作小衆品種,許多城裡人隻聞其名,未曾吃過;有的人甚至對烙面為何物聞所未聞,茫然不知。如今在西安市的永興坊、回民街和一些路邊小餐館也有賣的,但吃的人不多。我偶爾進去嘗過幾次,總覺得像是缺少了點什麼,沒有了小時候在老家吃的那種味道。

莜面情結散文(禮泉家鄉的烙面)1

那時候,逢年過節,媽媽都要攤烙面。攤烙面最關鍵的是和面,媽說,這和面,水和面的比例要掌握好,面還要調到,不然和成傷水面,攤出來的烙面就不勁道了,抓到碗裡,澆上湯,用筷子一挑就斷了,吃到嘴裡也䁸兮兮的不勁道。

莜面情結散文(禮泉家鄉的烙面)2

由于家裡人口衆多,媽媽每次攤烙面,都要和上一大盆子面。先一天晚上,我們在燈下玩耍,媽媽将形似半截水缸的大瓷盆放在地上,把半袋白面倒進去,再摻上幾碗荞面,用手将面粉攪拌均勻。這時候,她撸起袖子,一隻手撥拉着面粉,一隻手舀上一勺涼水,慢慢地倒進面裡,一邊倒,一邊用手将面揉成團狀,倒上水,用兩隻拳頭一下一下地擩着,加水再擩,反複地重複着一個動作,将裡邊的面疙瘩完全擩開和勻,然後捋掉手腕上的面欠,将和好的面用白布捂起來,醒一晚上。這時媽媽的手已凍得像胡蘿蔔一樣通紅,放在嘴邊不停地哈着熱氣。

莜面情結散文(禮泉家鄉的烙面)3

第二天吃過早飯,媽媽就開始忙活了。她叫姐姐搭手,把面盆擡上竈邊的風箱,揭開上面捂着的白布,用勺底擊打着面欠朝一個方向攪動,直到面欠看着均勻發亮,用勺子一舀,勾起來吊線線,沒有一星半點面疙瘩就可以攤面了。攤面的火候很重要,火太旺,容易燒焦,火跟不上,面攤進鍋裡又封不上。媽媽蹲下來,在竈膛裡添上一把幹透的麥稭稈,看着火苗跳起來,将鍋底舔熱,就站起來, 拿起竈台上的油曲漣,迅速在鍋底揩上一層油,舀上一勺面欠,順着鍋幫劃着圓圈倒下去。面欠嗞嗞地着冒着熱氣流到鍋底剛好融在一起,媽媽捏着蝴蝶狀的面闆,将沒有流勻的地方抹平。面欠被熱氣哈着一點點脹起來,她捏住微微卷起的圓邊揭起來翻個向,用手心輕輕一旋,薄薄的煎餅在鍋底裡打着轉兒,慢慢收幹水分,顔色變深。再翻上幾番,聞到背熟的麥香味,就揭起來放到案闆上。

莜面情結散文(禮泉家鄉的烙面)4

媽媽攤煎餅的時候,我們幾個姊妹就扒在竈頭的炕沿上,看着媽媽上來下去,汗流浃背地忙活。有時媽媽一着急,面沒倒勻,在鍋底就起了“花花”,她便把攤“花臉”的煎餅撕開分給我們,看着我們蘸着半碗紅紅的油潑辣子水水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了還用舌頭舔舔嘴邊,瞅着鍋裡。媽媽就說,不敢再吃了,好煎餅還要切烙面待客呢!

莜面情結散文(禮泉家鄉的烙面)5

攤好的煎餅,要在案闆上完全晾涼,一個一疊,疊成四指寬的長條,碼在方桌上,用石闆壓上一兩天,等徹底壓瓷實、壓勁道了,再用刀一下一下切成一沓沓細細的烙面條,碼在竹籃裡。 每次切完面,媽媽手上都磨出不少血泡,疼得不停地唏噓,姐姐要看,她說沒事,抻抻發酸的腰背和胳膊,又去忙别的。

莜面情結散文(禮泉家鄉的烙面)6

媽說,吃烙面一定要用腥湯(肉湯),要放大油,湯要煎,辣子油要厚,吃起來才綿、才入味。小時候,農村過年,家家戶戶不管日子過得怎樣,都要割上幾斤豬肉,而且專挑膘厚的,煮出來的湯才香,上面飄着厚厚的白花花的一層大油。在鍋裡翻滾的肉湯,舀上一大勺油潑辣子撇進去,再撒上一把翠綠的韭菜末,澆到碗裡還嗞嗞地冒着細密的氣泡,豬肉的香味、韭菜的鮮味和油潑辣子的焦香,在這一刻被滾燙的湯汁激發得腰姿伸展,達到了極緻,味蕾也被挑逗得饞涎欲滴。

莜面情結散文(禮泉家鄉的烙面)7

每年大年三十才煮肉,不論肉多少,水是要添滿的,添得撲淹淹的。滿滿一大鍋水,架上柴火,燒得咕嘟咕嘟直冒熱氣。待用筷子一紮,肉爛了,就把湯放涼了,舀進一隻大盆子裡,用鍋蓋或黍杆圈的篾闆蓋起來,放在陰涼處。待來了客人,吃燴菜、澆湯面、烙面時才舍得舀上幾勺。這一盆湯一般是要吃到正月十五年尾巴的,如果吃得浪費,年還沒過完,腥湯用完了,來了客人,燒湯就得用白水,倘若調料咬不到一起,不是大料味兒重了,就是淡湯寡水的,客人吃一兩碗就不想吃了。

莜面情結散文(禮泉家鄉的烙面)8

烙面最正宗的吃法是,端上一碗冒着熱氣、碗邊發燙的烙面,蹲在地上,用筷子挑起面,涮一涮湯上漂的一層油,呼噜呼噜吸到嘴裡,吸溜着,鼻尖上冒着熱汗,那才叫過瘾呢,吃完一碗還想再吃!

莜面情結散文(禮泉家鄉的烙面)9

關于家鄉的烙面,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傳說。說出來,其來頭之大吓人一跳。烙面的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年的商末周初。相傳周武王巡獵途徑禮泉地區,不慎墜馬受傷,被當地農戶所救。在農戶家中養傷期間,周武王吃到了烙面,連連驚歎。因烙面存貯期長、方便攜帶、熱湯沖泡即可食用,被周武王帶回營中,選定為伐纣途中的軍用夥食。後來,久居關中平原的數萬軍士,背着烙面開進河南,打敗了商纣王,開辟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天下!因此,後人稱烙面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大秦第一面”、“面食皇後”、“面食鼻祖”!

莜面情結散文(禮泉家鄉的烙面)10

有時我也很矛盾,常常牽挂着家鄉的那一口烙面,但又怕提起烙面。因為,一提起烙面,就會觸動内心深處那塊最柔軟的地方,就會勾起對逝去的親人的思念,就不由得思緒萬千,淚流滿面……

莜面情結散文(禮泉家鄉的烙面)11

烙面于我而言,其實就是一股濃濃的鄉情,一種綿綿的思念。小時候吃的烙面裡,是揉進了媽媽對我們深深的、濃烈的愛和親情的,正因為愛得深切,她才會竭盡所能,想方設法、變着花樣去給你做好吃的!

莜面情結散文(禮泉家鄉的烙面)12

現在很多地方做烙面,受不了那個麻煩,為了省事,都是用機器攪拌和面,用鋼闆攤面,用壓面機切面。我就在想,這社會是進步了,但一些傳統的東西卻不知不覺地丢了。試想,這樣用機器做出的烙面怎能有兒時的那種味道呢?那種媽媽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作者簡介:贠靖,男,作協會員,中國聯通陝西省分公司黨委辦公室副主任,曾在《莽原》、《短篇小說》、《小小說月報》等報刊發表小說50餘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