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所有論語中的成語

所有論語中的成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14 12:09:57

所有論語中的成語(與論語相關的成語)1

《先進篇第十一》

11-1、【三複白圭】——指慎于言行。《論語·先進》(11·6):“南容三複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11-2、【三複斯言】——三複:多次反複;斯言:這句話。反複朗讀并體會這句話。形容對它極為重視。《論語·先進》(11·6):“南容三複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朱熹注:“《詩經·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一日三複此言。”

11-3、【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對惡人的詛咒。《論語·先進》(11·13):“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1-4、【一仍舊貫】——一:都,全;仍:因襲,依照;貫:習慣的辦法。執照老規矩辦事,沒有絲毫改變。《論語·先進》(11·14):“魯人為長府,闵子骞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11-5、【言必有中】——中:正對上。指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論語·先進》(11·14):“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1-6、【登堂入室】【升堂入室】——堂、室:古代宮室,前面是堂,後面是室。登上廳堂,進入内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達到很高的水平。《論語·先進》(11·15):“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11-7、【過猶不及】——過:過分;猶:象;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适的。《論語·先進》(11·16):“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11-8、【鳴鼓而攻】【鳴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讨。《論語·先進》(11·17):“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11-9、【理屈詞窮】——屈:短,虧;窮:盡。由于理虧而無話可說。《論語·先進》(11·25):“是故惡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于口以禦人耳。”

11-10、【一日之長】年齡大或資格老的自謙說法。《論語·先進》(11·26):“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11-11、【有勇知方】——有勇氣且知道義。《論語·先進》(11·26):“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何晏集解:“方,義方。”

11-12、【春風沂水】——原意是大人和兒童在沂水洗個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指放情自然,曠達高尚的生活樂趣。《論語·先進》(11·26):“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11-13、【沂水弦歌】——指知時處世,逍遙遊樂。《論語·先進》(11·26):“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11-14、【沂水舞雩(yú)】——指知時處世,逍遙遊樂。《論語·先進》(11·26):“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顔淵篇第十二》

12-1、【克己複禮】——克:克制。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于“禮”。《論語·顔淵》(12·1):“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别人。《論語·顔淵》(1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12-3、【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沒有做有愧于心的事。《論語·顔淵》(12·4):“内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12-4、【司馬牛之歎】——比喻對孑然一身、孤立無援的感歎。《論語·顔淵》(12·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12-5、【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指萬事皆由天命注定。《論語·顔淵》(12·5):“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12-6、【恭而有禮】——恭:恭敬;禮:禮節。恭敬又有禮節。《論語·顔淵》(12·5):“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2-7、【四海之内皆兄弟】——普天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論語·顔淵》(12·5):“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2-8、【浸潤之谮】——比喻暗中诽謗别人的壞話。《論語·顔淵》:“浸潤之谮,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

12-9、【足食足兵】——食:糧食;兵:武器。糧食充足,武備修整。《論語·顔淵》(12·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10、【必不得已】——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勢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無可奈何的意思。《論語·顔淵》(12·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12-11、【一言既出,驷馬難追】——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論語·顔淵》(12·8):“夫子之說君子也,驷不及舌。”

12-12、【驷不及舌】——驷:古時由四匹馬拉的車;舌:指說的話。一句話說出口,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話說出來,再也無法收回。《論語·顔淵》(12·8):“夫子之說君子也,驷不及舌。”

12-13、【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着;讨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論語·顔淵》(12·10):“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12-14、【片言折獄】——片言:極少的幾句話;折獄:判決訴訟案件。原意是能用簡單的幾句話判決訟事。後指能用幾句話就斷定雙方争論的是非。《論語·顔淵》(12·12):“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12-15、【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論語·顔淵》(12·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2-16、【風行草偃】——風吹過的時候,草就倒伏。舊時比喻用仁德感化,人們自然心悅誠服。《論語·顔淵》(12·19):“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2-17、【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風過草倒一般。 論語·顔淵》(12·19):“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2-18、【察言觀色】——察:詳審。觀察别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論語·顔淵》(12·20):“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12-19、【一朝之忿】——朝:早晨;忿:氣忿。一時的氣忿。《論語·顔淵》(12·21):“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12-20、【以文會友】——指通過文章來結交朋友。《論語·顔淵》(12·24):“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人。”

《子路篇第十三》

13-1、【名正言順】【名不正言不順】——名:名分,名義;順:合理、順當。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論語·子路》(13·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13-2、【手足無措】【無所措手足】——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論語·子路》(13·3):“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13-3、【魯衛之政】——比喻情況相同或相似。魯是周朝周公的封國,衛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國,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論語·子路》(13·7):“魯衛之政,兄弟也。”

13-4、【勝殘去殺】——感化殘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惡,便可廢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論語·子路》(13·11):“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

13-5、【一言興邦】——指一句話可以興國。《論語·子路》(13·15):“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13-6、【一言喪邦】——指一句話可以亡國。《論語·子路》(13·15):“一言而喪邦,有諸?”

13-7、【近悅遠來】——使近處的人受到好處而高興,遠方的人聞風就會前來投奔。舊指當權者給人恩惠,以便籠絡人心。《論語·子路》(13·16):“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悅),遠者來。’”

13-8、【悅近來遠】——使近者悅服,遠者來歸。《論語·子路》(13·16):“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悅),遠者來。’”

13-9、【迩安遠至】——謂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歡樂,遠地之民則聞風而附。指政治清明。。《論語·子路》(13·16):“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悅),遠者來。’”

13-10、【欲速不達】【欲速則不達】——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論語·子路》(13·17):“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3-11、【父為子隐】——父親為兒子隐藏劣迹。《論語·子路》(13·18):“父為子隐,子為父隐,直在其中矣。”

13-12、【子為父隐】——兒子為父親隐瞞劣迹。《論語·子路》(13·18):“父為子隐,子為父隐,直在其中矣。”

13-13、【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論語·子路》(13·2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3-14、【鬥筲之人】——鬥:容器,一鬥=十升;筲:竹器,容一鬥兩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論語·子路》(13·20):“噫!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13-15、【鬥筲之器】——筲:僅容一鬥二升的竹器。比喻氣量狹窄的人。《論語·子路》(13·20):“噫!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13-16、【和而不同】——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處,但不随便附和。《論語·子路》(13·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17、【剛毅木讷】——剛:堅強;毅:果決;木:質樸;讷:說話遲鈍,此處指言語謹慎。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論語·子路》(13·27):“子曰:‘剛、毅、木、讷,近仁。’”

《憲問篇第十四》

14-1、【危言危行】——危: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論語·憲問》(14·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

14-2、【沒齒無怨】——比喻永無怨言。《論語·憲問》(14·9):“奪伯氏骈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14-3、【見危授命】——授命:獻出生命。在危急關頭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論語·憲問》(14·12):“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14-4、【谲而不正】——谲:欺詐。詭詐而不正派。《論語·憲問》(14·15):“子曰:‘晉文公谲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谲。’”

14-5、【一匡天下】——匡:糾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統治所及的地方,即整個中國。糾正混亂局勢,使天下安定下來。《論語·憲問》(14·17):“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

14-6、【披發左衽(rèn)】——左衽:衣襟向左掩。披頭散發,衣襟左開,借指異族入侵為主。孔子《論語·憲問》(14·17):“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14-7、【匹夫匹婦】——平民男女。泛指平民。《論語·憲問》(14·17):“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渎而莫知之也。”

14-8、【匹夫溝渎】——指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節。《論語·憲問》(14·17):“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渎而莫知之也。”

14-9、【匹夫小諒】——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節小信。《論語·憲問》(14·17):“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渎而莫知之也。”

14-10、【文子同升】——指家臣奴仆與主人同居官職。《論語·憲問》(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14-11、【大言不慚】——說大話,不感到難為情。《論語·憲問》(14·20):“子曰:‘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宋·朱熹注:“大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踐其言,其不難哉!”

14-12、【思不出位】——思:考慮;位:職位。考慮事情不超過自己的職權範圍。比喻規矩老實,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闖勁。《論語·憲問》(14·26):“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14-13、【夫子自道】——指本意是說别人好處,而事實上卻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卻正指摘了自己。《論語·憲問》(14·28):“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14-14、【以德報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記别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論語·憲問》(14·34):“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4-15、【以直報怨】——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對待自己怨恨的人。《論語·憲問》(14·34):“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4-16、【以德報德】——德:恩惠。用恩惠報答恩惠。《論語·憲問》(14·34):“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4-17、【怨天尤人】——天:天命,命運;尤:怨恨,歸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問題,一味報怨天,責怪别人。《論語·憲問》(14·35):“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14-18、【循序漸進】——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論語·憲問》(14·35):“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

14-19、【下學上達】——指學習人情事理,進而認識自然的法則。《論語·憲問》(14·35):“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14-20、【知其不可而為之】——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論語·憲問》(14·38):“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14-21、【深厲淺揭】——厲:連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意思是涉淺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沒有用,隻得連衣服下水。比喻處理問題要因地制宜。《論語·憲問》(14·39):“深則厲,淺則揭。”源自《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

14-22、【老而不死】——本是孫子罵舊友原壤年老無德可稱述的話,後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會國家或拖累後輩。《論語·憲問》(14·43):“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衛靈公篇第十五》

15-1、【在陳之厄】——指饑貧等困境。《論語·衛靈公》(15·2):“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15-2、【君子固窮】——君子:有教養、有德行的人;固窮:安守貧窮。指君子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操。《論語·衛靈公》(15·2):“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15-3、【無為而治】——無為:無所作為;治:治理。自己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當政的時候,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後泛指以德化民。《論語·衛靈公》(15·5):“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

15-4、【參前倚衡】——意指言行要講究忠信笃敬,站着就仿佛看見“忠信笃敬”四字展現于眼前,乘車就好象看見這幾個字在車轅的橫木上。泛指一舉一動,一切場合。《論語·衛靈公》(15·6):“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雖州裡,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15-5、【志士仁人】——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論語·衛靈公》(15·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5-6、【求生害仁】——指因謀求活命而有傷仁德。《論語·衛靈公》(15·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5-7、【殺身成仁】——成:成全;仁:仁愛,儒家道德的最高标準。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舍棄自己的生命。《論語·衛靈公》(15·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5-8、【成仁取義】【取義成仁】——成仁:殺身以成仁德;取義:舍棄生命以取得正義。為正義而犧牲生命。《論語·衛靈公》(15·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5-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論語·衛靈公》(15·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15-1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論語·衛靈公》(15·12):“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5-11、【言不及義】——及:涉及;義:正經的道理。指淨說些無聊的話,沒有一句正經的。《論語·衛靈公》(15·17):“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15-12、【好行小慧】——好:喜歡;行:施行;惠:仁慈。指喜歡給人小恩小惠。《論語·衛靈公》(15·17):“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15-13、【群而不黨】——群:合群。與衆合群,不結私黨。《論語·衛靈公》(15·2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黨。”

15-14、【以言舉人】——根據言論來舉薦人才。《論語·衛靈公》(15·23):“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5-15、【以人廢言】【因人廢言】——以:因為;廢:廢棄。因為說話人的地位的低下或犯有錯誤就不采納他所說的正确的意見。《論語·衛靈公》(15·23):“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5-16、【不以人廢言】——廢:廢棄。不因為這個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納他的正确意見。《論語·衛靈公》(15·23):“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5-17、【直道而行】——比喻辦事公正。《論語·衛靈公》(15·25):“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15-18、【小不忍則亂大謀】——小事不忍耐就會壞了大事。《論語·衛靈公》(15·27):“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15-19、【衆好衆惡】——衆人喜愛或衆人厭惡。《論語·衛靈公》(15·28):“子曰:‘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

15-20、【當仁不讓】——原指以仁為師,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論語·衛靈公》(15·36):“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15-21、【敬事後食】——指凡事應當先盡力去做,待有功績後才能享受俸祿。語出《論語·衛靈公》(15·38):“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15-22、【有教無類】——類:類别。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論語·衛靈公》(15·39):“子曰:‘有教無類。’”

15-23、【道不相謀】——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會在一起共事。《論語·衛靈公》(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15-24、【不相為謀】——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會在一起共事。《論語·衛靈公》(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季氏篇第十六》

16-1、【陳力就列】——陳力:貢獻才力;就:擔任;列:官職、職位。能貢獻才力,擔任相應的官職。《論語·季氏》(16·1):“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16-2、【持危扶颠】——扶持危困的局面。《論語·季氏》(16·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則将焉用彼相矣?”

16-3、【開柙出虎】——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後多比喻放縱壞人。《論語·季氏》(16·1):“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椟中,是誰之過與?”

16-4、【玉毀椟中】——比喻因主管人員失職而造成重大損失。《論語·季氏》(16·1):“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椟中,是誰之過與?”

16-5、【龜玉毀椟】——龜甲和寶玉在匣中被毀壞。比喻輔佐之臣失職而使國運毀敗。。《論語·季氏》(16·1):“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椟中,是誰之過與?”

16-6、【既來之,則安之】——既:已經;來之:使之來;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裡安下心來。《論語·季氏》(16·1):“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16-7、【分崩離析】——崩:倒塌;析:分開。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論語·季氏》(16·1):“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于邦内。”

16-8、【大動幹戈】——幹戈:古代的兩種武器。大規模地進行戰争。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論語·季氏》(16·1):“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于邦内。”

16-9、【禍起蕭牆】——蕭牆:古代宮室内當門的小牆。指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内部發生禍亂。《論語·季氏》(16·1):“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颛臾,而在蕭牆之内也。”

16-10、【事在蕭牆】——謂禍亂出自内部。事,變故;蕭牆,宮室内當門的小牆。《論語·季氏》(16·1):“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颛臾,而在蕭牆之内也。”

16-11、【直諒多聞】——直:正直;諒:信實;多聞:學識淵博。為人正直信實,學識廣博。《論語·季氏》(16·4):“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也。”

16-12、【在色之戒】——指色欲方面的戒忌。《論語·季氏》(16·7):“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16-13、【血氣方剛】——血氣:精力;方:正;剛:強勁。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論語·季氏》(16·7):“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16-14、【困而不學】——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論語·季氏》(16·9):“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16-15、【隐居求志】——隐居不仕,以實現自己的志願。《論語·季氏》(16·11):“隐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16-16、【求志達道】——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義以貫徹自己的主張。是儒家一種理想的人生觀。。《論語·季氏》(16·11):“隐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16-17、【過庭之訓】——用以指父親的教誨。《論語·季氏》(16·13):“嘗獨立,鯉趨而過庭。”

16-18、【詩禮之訓】——子女遵承父親的教誨。《論語·季氏》(16·13):“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陽貨篇第十七》

17-1、【懷寶迷邦】——懷寶:具有才德;迷邦:讓國家迷亂。舊指有才德而不出來為國家效力。《論語·陽貨》(17·1):“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17-2、【歲不我與】——年歲是不等人的。表示應該及時奮起,有所作為。《論語·陽貨》(17·1):“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17-3、【時不我與】——我與:“與我”的倒裝;與:等待。時間不會等待我們的。嗟歎時機錯過,追悔不及。。《論語·陽貨》(17·1):“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17-4、【割雞焉用牛刀】——殺隻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氣力。《論語·陽貨》(17·4):“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17-5、【磨而不磷】——磨了以後不變薄,染了以後不變黑。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論語·陽貨》(17·7):“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17-6、【涅而不缁】——涅:礦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論語·陽貨》(17·7):“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17-7、【不磷不缁】——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堅貞高潔的品質,不因外界影響而有所改變。《論語·陽貨》(17·7):“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言至堅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君子雖在濁亂,濁亂不能污。”

17-8、【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磨了以後不變薄,染了以後不變黑。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論語·陽貨》(17·7):“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17-9、【色厲内荏】 ——色:神色,樣子;厲:兇猛;荏:軟弱。外表強硬,内心虛弱。《論語·陽貨》(17·12):“色厲而内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17-10、【穿窬之盜】——穿:指穿壁;窬:通“逾”,從牆上爬過去。從牆上爬過去。指鑽洞和爬牆的盜賊。《論語·陽貨》(17·12):“色厲而内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17-11、【匏(páo)瓜空懸】——孔子比喻自己無法像匏瓜那樣系懸着而不讓人食用,應該出仕為官,有所作為。後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卻不為世所用。《論語·陽貨》(17·7):“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17-12、【道聽塗說】——從道路上聽到,在道路上傳說。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論語·陽貨》》(17·14):“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17-13、【患得患失】——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論語·陽貨》(17·15):“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17-14、【無所不至】——至:到。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麼壞事都做絕了。《論語·陽貨》(17·15):“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17-15、【惡紫奪朱】——紫:古人認為紫是雜色;奪:亂;朱:大紅色,古人認為紅是正色。原指厭惡以邪代正。後以喻以邪勝正,以異端充正理。《論語·陽貨》(17·18):“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17-16、【以紫亂朱】【以紫為朱】——比喻将奸佞小人當作廉潔公正的君子。《論語·陽貨》(17·18):“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17-17、【免懷之歲】——指三歲。《論語·陽貨》(17·21):“子生三年,然後免于父母之懷。”

17-18、【飽食終日】——終日:整天。整天吃飽飯,不動腦筋,不幹什麼正經事。《論語·陽貨》(17·22):“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17-19、【無所用心】——沒有地方用他的心。指不動腦筋,什麼事情都不關心。《論語·陽貨》(17·22):“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17-20、【博弈猶賢】——後指不要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論語·陽貨》(17·22):“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17-21、【居下讪上】——指屬員背地裡譏笑上級。語出《論語·陽貨》(17·24):“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讪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

《微子篇第十八》

18-1、【枉道事人】——枉:違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國君。後泛指不擇手段取悅于人。《論語·微子》(18·2):“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8-2、【父母之邦】——指祖國。《論語·微子》(18·2):“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8-3、【季孟之間】——這裡指春秋時魯國三家大貴族中勢力最大的季氏和勢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兩者之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論語·微子》(18·3):“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

18-4、【來者可追】——可追:可以補救。過去的事已無法挽回,但是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趕上。《論語·微子》(18·5):“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

18-5、【不敢問津】——問津:詢問渡口,問路。指高貴的、深奧的事物不敢過問或嘗試。《論語·微子》(18·6):“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唐·宋子問《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

18-6、【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脫離生産勞動,缺乏生産知識。《論語·微子》(18·7):“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18-7、【降志辱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指與世俗同流合污。《論語·微子》(18·8):“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

18-8、【無可無不可】——表示怎樣辦都行,沒有一定的主見。《論語·微子》(18·8):“我則異于是,是無可無不可。”

《子張篇第十九》

19-1、【見危緻命】——在危急關頭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論語·子張》(19·1):“士見危緻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19-2、【文過飾非】——文、飾:掩飾;過、非:錯誤。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論語·子張》(19·8):“小人之過也,必文。”

19-3、【即溫聽厲】——後以之稱面受尊者的教誨。《論語·子張》(19·9):“君子有三變:望之俨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19-4、【小德出入】——小德:小節;出入:偏離标準。指不必嚴格要求的一些小節。《論語·子張》(19·11):“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19-5、【有始有終】——有開頭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堅持到底。《論語·子張》(19·12):“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19-6、【有始有卒】——指做事能貫徹始終,堅持到底。《論語·子張》(19·12):“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19-7、【學而優則仕】——優:有餘力,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後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後提拔當官。《論語·子張》(19·13):“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19-8、【惡居下流】——惡:讨厭,憎恨;下流:即下遊,引伸為卑下的地位。憎恨處于下遊。原指君子不願居于卑下的地位。現也指不甘居下遊。《論語·子張》(19·20):“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19-9、【文武之道】——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論語·子張》(19·22):“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

19-10、【學無常師】——求學沒有固定的老師。指凡有點學問、長處的人都是老師。《論語·子張》(19·22):“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19-11、【賜牆及肩】——比喻才學淺陋。《論語·子張》(19·23):“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曰:‘子貢賢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

19-12、【門牆桃李】——門牆:指師長之門;桃李:比喻後進者或學生。稱他人的學生。《論語·子張》(19·23):“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

19-13、【生榮死哀】——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贊譽受人崇敬的死者。《論語·子張》(19·25):“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堯曰篇第二十》

20-1、【興滅繼絕】【存亡繼絕】【繼絕存亡】——使滅絕的重新振興起來,延續下去。《論語·堯曰》(20·1): “興滅國,繼絕世。”源出《尚書》。

20-2、【惠而不費】——惠: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論語·堯曰》(20·2):“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源出《尚書》。

20-3、【望而生畏】——畏:恐懼,害怕。看見了就害怕。《論語·堯曰》(20·2):“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0-4、【不教而殺】【不教而誅】——教:教育;殺: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論語·堯曰》(20·2):“不教而殺謂之虐。”

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