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國在田間地頭
朱英國院士生前回家鄉羅田探望鄉親時,手書“發展三農經濟,走科學創新道路”,勉勵家鄉後生,希望他們能在各自的崗位作出貢獻。
朱英國
(本版圖片均為網絡資料圖片)
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先驅和雜交水稻事業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英國的追悼會今天上午在武昌殡儀館舉行。昨天,在他生前工作的武漢大學生科院大樓,他的學生、同事以及家人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講述了老先生治學育人的一幕幕感人故事。
2017年8月9日淩晨,著名遺傳學家和水稻生物學家、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先驅和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英國因病醫治無效,在武漢逝世,享年78歲。
40多年來,朱英國院士在雄性不育與育性恢複機理、雜種優勢的基礎理論研究以及優質高産雜交稻育種和産業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選育的雜交稻新品種已累計推廣1億畝。從事科研近半個世紀,他始終心懷“為天下蒼生饑寒”終身奮鬥的信念,常年頂烈日、冒風雨奔波在田間地頭,被譽為“農田院士”。
留下22本工作筆記
朱英國院士治學嚴謹,他平時都會随身攜帶着一個筆記本,将每天的工作安排、會議記錄、科研心得記載在本子上。在他去世之後,家人為他整理物品時發現這樣的工作筆記足足有22本。“看了父親的工作筆記,才深刻體會到父親是怎麼工作的,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朱英國的兒子朱新鋒感歎,“筆記本一直寫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後幾天。即使在病床上,他考慮的還是工作工作工作。”
武漢大學教授朱仁山跟朱英國院士共事近30年,曾長期擔任朱英國的科研助手,跟他一起紮根泥土種田。“那時我們每年都要到海南的育種基地,從頭年的11月一直待到次年的4月。因為在海南育種,每年可以比湖北多種一季水稻。當時的條件很艱苦,沒有電燈,點煤油燈住在農民的草棚裡。他帶頭上山砍柴做飯,用自己的實幹帶動大家。”
朱仁山說,朱英國搞科研一方面紮根于田間地頭,另一方面又對新理論新技術很敏感,接受得很快,有什麼想法會随時記載在筆記本上。比如最近一年,朱英國就跟武大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合作,将遙感信息技術應用在雜交水稻的事業中去。
翻開朱英國院士2012年1月1日的日志,人們還發現了這樣的一段話,“培養人才是我們的職責,上午與胡駿交談,希望他繼續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完成基礎研究任務,多發論文。”胡駿是朱英國培養的博士,2011年底以胡駿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在國際植物學界頂級期刊《植物細胞》上發表,朱院士的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是對後起之秀的殷切期待。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
朱英國曾說:“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
在國際雜交水稻中,朱英國院士的“紅蓮型”與袁隆平院士的“野敗型”、日本的“包台型”三分天下。而且隻有“野敗型”和“紅蓮型”在生産中大面積推廣種植,被冠以“東方魔稻”的美稱。據統計,“紅蓮型”雜交稻在中國的推廣種植面積累計已超1億畝,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雖然成就與袁隆平比肩,但面對“鄂版袁隆平”的說法,朱英國曾表示:“袁先生是雜交稻的先驅,是我的良師益友,是中國的驕傲,我對他非常尊敬。我與袁隆平沒有可比性,我們科研的重點、所處的外部環境都有很大不同。我隻是努力追趕,并盡力做出特色。”
紅蓮型雜交稻不僅在我國受到青睐,據朱仁山教授介紹,紅蓮型雜交稻累計出口種子達到3億斤以上,在菲律賓、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家受到普遍歡迎,在非洲試種也取得了成功,惠及全世界。
2013年7月22日,考察湖北期間,曾專程前往武漢大學雜交水稻鄂州研究基地視察。在臨别前,握着朱英國的手說:“您辛苦了,感謝你們作出的貢獻,希望繼續努力。科技興農,糧食安全要靠自己。”
朱英國一直沒有忘記的囑托,就在去世的前幾天,他還在跟同事探讨如何完成“國家135規劃”中的重大課題“紅蓮型新品種的培育與應用”,培育更多高産優質的種子。
朱英國為水稻而生,他走了,但他的夢想并沒有停步。記者施政 通訊員吳江龍 邢知博
去世前一晚還在指導學生
朱英國在武大先後招收了近百名碩士、博士研究生,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遺傳學、雜交水稻科學人才。
“老先生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學者,他對事業的執着、對學生的關心都讓我們敬重和愛戴。”回憶恩師朱英國時,武大生科院教授李陽生提到最多的兩個詞就是“敬業”和“關懷”。李陽生當年讀本科時就是朱英國的學生。
78歲高齡的朱英國一直堅持帶研究生。今年27歲的羅肖鄖就讀于武大生科院研究生二年級。8月8日,朱英國去世的前一天晚上,羅肖鄖正在醫院照顧老師,“當時老師起不了床,我把他扶着坐起來。他有點發燒,但精神還很好,思路清晰。他沒有什麼力氣大聲說話,輕聲問我實驗進行得怎麼樣了,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我說提取水稻RNA(核糖核酸)總是失敗,他就建議我多讀文獻,多向師兄師姐們請教,實驗多試幾次就好了。”
談到跟老師平時的接觸,羅肖鄖的聲音有些哽咽:“老師非常和藹可親,從來沒有擺什麼架子。我們二三十個學生,他對我們每個學生的研究方向、課題進展都很了解,時常關心我們的學業和生活。老師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執着于科研的奮鬥精神,以國家糧食安全為己任。他這幾年身體不好,但隻要一出院,他就會出現在實驗室裡,比我們年輕人還要敬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