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靜女怎麼體現詩經的特色

靜女怎麼體現詩經的特色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17 21:25:49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蹰。

靜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說怿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贻。

——《詩經·邶風·靜女》

靜女怎麼體現詩經的特色(詩經靜女)1

△靜女詩意圖(來自網絡,侵删)

《詩經·邶風·靜女》是一首流傳幾千年,至今脍炙人口的名篇。

依照我們現在的理解,這是一首愛情詩,詩中寫了男孩女孩在一個融融春日相約效遊的故事。

開篇寫兩人相約城牆角,男孩子去了,卻沒有發現戀人,隻好心急火燎地等。——原來女孩子早來了,隻不過她躲在了一個地方在偷看男孩的“笑話”。

詩的最後寫效遊歸來,女孩順手把一枝嫩白茅送給了男孩,男孩如獲至寶,自言自語道:茅草啊茅草,不是你本身多美,而是因美人而美!

詩歌生動地刻畫了一對熱戀中的男孩女孩特有的心理與性格:女孩活潑、嬌媚,男孩憨厚、深情。

不過,這首詩帶給了我們一個疑問:

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個女孩子是活潑、外向的,何以稱之為“靜女”?

靜女怎麼體現詩經的特色(詩經靜女)2

△荑,白茅芽(網圖,侵删)

01

最早為“靜”做出解釋的是《毛詩正義》:“靜,貞靜也。女德貞靜而有法度,乃可說(悅)也。”

後世多延續了它的說法解釋為“娴靜”、“貞靜娴雅”等,這構成了主流。

現在為女孩子取名喜用“靜姝”,也是取“娴靜美好”的意思。

其實《詩經正義》對“靜”的解釋和詩中女子的形象并不顯矛盾。他整體上的理解是這樣的:

這是寫衛君想找一個好女子替代無德的原老婆。他相中了“靜女”。這個女子具有一切後妃的美德:

貞靜(“靜”)、美麗(“姝”)、守禮穩重(把“愛而不見”解釋成“待禮而動”,把“俟我于城隅”解釋成“自防如城隅”)……這樣當然是“君子好逑”了!

《詩經正義》用帝王後妃、美刺諷谏那一套來解釋此詩,讓現代人啞然失笑,但又無話可說!

靜女怎麼體現詩經的特色(詩經靜女)3

△思婦(網圖,侵删)

02

後來,《靜女》總算從君王家回歸到普通百姓家。

宋代王質認為這是寫民間男女之事的,但他所處的時代讓他沒有想象力或者膽量認定這是戀愛詩,他說這首詩是寫征夫、思婦的:

“當是其夫出外為役,婦人思而候之。此是其夫辭。夫自牧而歸,女隅城而候,當是官役稍苛,牧夫遲歸。婦人思君子之深,出門亦非獲已,然猶不敢遠至城之外,而潛處城之隅,足見其靜也。”(《詩總聞》卷五)

什麼意思呢?王質認為這是丈夫外出服役,婦人因思夫心切而去城隅守候。因不敢出城,就藏在城牆角——這不是“靜”是什麼!

盡管可以自圓其說,在王質的解釋下,我們印象中在暖暖春陽下活潑潑女子,就成了壓抑惆怅、畏葸膽怯的“靜女”了!

靜女怎麼體現詩經的特色(詩經靜女)4

△仕女(網圖,侵删)

03

到了清代,馬瑞辰又提供了新的解釋,這一解釋,離我們心目中的“靜女”就更近了。

他說:“靜當讀靖,謂善女,猶雲淑女、碩女也。”

這首先說明,馬瑞辰已經推翻了前人的“後妃之德”、“思婦之怨”的說法,把讓這首詩回歸到初民那種自由洋溢的時代背景下了。

但是,這一回歸,就使“貞靜娴雅”和女子活潑的形象産生了矛盾,于是他必須重新解釋“靜”。

為了證明他解釋的正确性,他又從《詩經》中尋找旁證:

“《鄭詩》‘莫不靜好’,《大雅》‘笾豆靜嘉’,皆以靜為靖之假借。”(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

——他說“莫不靜好”和“笾豆靜嘉”的“靜”都通“靖”,從而“靜好”、“靜嘉”内部就形成了同義複指。

靜女怎麼體現詩經的特色(詩經靜女)5

△仕女(網圖,侵删)

04

下面說說悅華自己的看法。

其實,把“靜”解釋成“貞靜娴雅”與詩中女子的活潑也并不矛盾:靜女之“靜”是女孩子在男子心中的總體印象,而她的活潑則是在特殊情境下的另一性格側面的表露。

男女交往之初,面對陌生人,女孩子往往是矜持的;但是眼前人一旦變得熟悉,進而由“眼前人”變成“心上人”,女孩子的性格和心态就會産生很大的變化,心理上輕松了,那麼再莊重的女孩也會有撒嬌、賣萌的一面。

就像《紅樓夢》的黛玉,初進賈府是這樣的:“娴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而在大觀園中和姐姐妹妹處慣之後,那種“促狹鬼”的性格就顯露無遺了,對寶玉更是毫無機心,毫不設防。

而《靜女》中的女主人公正是黛玉的狀态——面對自己心儀而信賴的人,她才能“愛(通“薆”,隐藏)而不見”,和戀人開開玩笑,甚至戲谑般地以“柔荑”(嫩茅草)相贈。——這正說明,她已以心相托了。

而男孩子不了解女孩子百變的心思,他的印象裡女孩子還是那個矜持的、娴靜的樣子,所以在女孩有約而未現身時,他充滿了焦急,以至抓耳撓腮,走個不停(“搔首踟蹰”)!

總之,在“靜女”的“靜”、“動”之間,就形成了很大的張力,進而刻畫人物更加生動、有力。

靜女怎麼體現詩經的特色(詩經靜女)6

△《詩經》

小結

正所謂“詩無達诂”,對于《詩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解說,而種種解說,都又受制于诠解人時代的影響,想要還原成《詩經》那個時代本初的樣子,真的很難!

所以,“靜女”的“靜”與“不靜”,倒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