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人公,年近70歲獨自撫養女兒長大的鈴木媽媽。
鈴木媽媽住在日本東京都品川區。
這裡天然的地理優勢,就好像整個東京交通樞紐,無論去哪都很方便。
近年來,品川區的迅速發展,也備受很多日本房産投資者的青睐。
房價直線上漲,折合人民币6-10萬每平方米。
而在這個大規模城市開發的街區角落,住着鈴木一家。
一座房齡70年,建地面積26.4 m²的老房子,二樓隻有11.5m²。
整個家看起來狹小昏暗,老舊不堪。
自從出生到現在,鈴木媽媽就一直住在這個家,一住就是68年。
60歲退休以前都在公司上班,獨自一個人撫養女兒長大。
直到去年,獨生女出嫁有了自己的小家。
正當鈴木媽媽越來越不習慣獨居生活的落寞時,女兒和女婿想回到這個家與媽媽一起生活。
就像鈴木媽媽說的,“現在的年輕人都很不願意和父母住在一起,所以我很感謝她們”
高興之餘也存在一個現實問題:
不足40 m²的小戶型,要滿足兩代同堂一起生活。
尤其和女婿同住,很容易尴尬。
從一進門的玄關區望去便一覽無餘,看到的就是整個家的範圍。
三人圍坐在起居室吃飯,就已經覺得很擁擠了。
隻有3 m²的廚房,小到連冰箱都放不下。
隻好把冰箱放在了起居室,做飯時要走來走去特别不方便。
廚房的流理台同時也是洗臉台。
由于家裡沒有浴室,鈴木媽媽68年來,無論下雨或寒冷的冬天,每天都要走好遠去大衆澡堂洗澡。
洗漱用品和沒地方收納的雜物,也全部堆在了廚房地上。
廚房木地闆已經松動,一股股冷風順着地闆縫隙吹進來,冬天時非常寒冷。
腳踩上去地闆就會凹陷,一點都不牢固,給鈴木媽媽的身體造成負擔。
超出牆面的餐具櫃後方,便是90公分的方形窘迫廁所。
空間極度狹窄,窄到要跨過馬桶才能站立。
男生要怎麼上廁所呢?這讓設計師體驗後也覺得很尴尬。
在面向廚房的屋外,與隔壁戶之間的小小空隙裡,擺了一台老舊洗衣機。
這裡沒有水龍頭,要特地從廚房接水管引水。
鈴木媽媽每次都要走下50公分的高度差的台階,擠在狹窄的空隙裡洗衣服,很不方便。
抱着洗好的衣物的鈴木媽媽,要艱難的爬上沒有扶手的陡峭樓梯。
跨過幾乎及腰的窗台,總算來到曬衣服的地方。
每天都面臨着無數障礙,又要爬上爬下經過二樓,
這讓即将同住的鈴木媽媽感到一絲不安:
現有的房子,根本不能滿足兩代同堂舒适居住的要求……
改造需求
鈴木媽媽想把這個已經住習慣了的家改造成,兩代同堂也不會彼此顧慮,全家人能住的和樂的地方。
如何解決
考慮到未來小孩的出生,不想設計隻能讓3人居住的家
改造預算
鈴木家改造預算是1200萬日元,折合人民币76.9萬元。
接到這個項目的委托人是,被稱為“神之手”的建造專家,本間貴史先生。
改造第一步:搬空家裡所有物品。
這個小小空間,在長達70年之後終于要改變它的面貌了。
這也是鈴木媽媽人生中第一次搬家,小心翼翼的打包着家裡的每一件物品。
但是家裡實在是太小了,就連搬運行李都變得很不順暢。
改造第二步:整體拆除工程,包括天花闆與土牆。
每天讓鈴木媽媽過着不便生活的家中障礙,全部一一拆除。
狹窄廚房中的流理台,窘迫的廁所,高達腰部的曬衣台等等。
所有裝潢都被拆除後,支撐小小房子的梁柱結構暴露出來了,
隐藏在70年老房子的問題也随之浮現。
隐藏問題
◆ 支撐房屋的重要木結構,被白蟻蛀蝕的慘狀
◆ 支撐房體的木闆有斷裂現象,出現斜撐沒有接合的問題
斜撐以對角線方式,設置在屋體重要的柱子與柱子之間。
是為了防止地震等搖晃,造成建築物變形。
鈴木家的斜撐,不僅被從中截斷了,
原本另一端應該固定在木地檻上,長度卻不夠,完全沒有發揮原有的功能。
最可怕的是,鈴木家中所有斜撐都有同樣的問題。
設計師認為,鈴木家是在建築基本法實施之前建造的,當時缺乏這樣的安全認知。
如果發生京東大地震,像鈴木家這樣的房子一定會倒塌。
于是改造前期,變成了基礎的修補工作。
修補第一步:重建牢固的地基
在地面鋪撒碎石壓實之後,鋪上隔熱材料,
接着上面配置鋼筋,替混凝土基礎打底。
設計師把細長的黃色杆子,按相同間距一根根地固定在鋼筋旁邊。
接着開始澆灌混凝土。
這個黃色細長杆,正是我們常說的電地暖,日本叫蓄熱式地暖系統。
讓地基儲蓄聚集的熱能,替整棟房子持續加溫。
能防止冬天劇烈的溫差,再加上使用便宜的深夜電力,也能節省電費。
改造第二步:修補梁柱結構
将老舊的柱子與木地檻更換成牢固厚實的全新木材
斜撐使用金屬和橡膠配件連接,可以防止建築物搖晃倒塌。
與鄰居共用一面牆的連棟建築,要覆蓋上隔音效果顯著的,以羊毛制成的天然隔熱材。
因為設置了地暖系統,所以地闆下面不必再鋪設隔熱材。
于是大幅度降低了一樓地闆的高度,減小了玄關處的高度差。
也讓天花闆看上去更為挑高,變成開放感十足的空間。
以預想未來生活場景而改造的安居住宅,終于有了它全新的面貌。
70年不曾改變的老舊房屋外觀,被薄薄的鐵皮浪闆包圍。
如今有着白牆與天然木所形成的對比色彩,清爽又自然的外觀令人耳目一新。
輕松開關的移門後方,是降低了高度差的新玄關。
玄關處通頂立櫃利用不同高度,可垂直收納雨傘和通勤的鞋子,具有兩代同堂所需的容量。
原本進入玄關區一覽無餘,窘迫又陰暗的老舊大雜院格局。
如今天花闆升高25公分,并裝設大玻璃窗。
搖身一變成為了開放又明亮的生活空間。
開放式廚房,即使母女倆并排站立都不會覺得擁擠。
保證基本功能的同時,增加了很多收納功能。
升降吊櫃,讓身材嬌小的鈴木媽媽也可以輕松取物。
為了能在廚房工作的同時洗衣服,放置在屋外的洗衣機被藏進了櫥櫃裡。
專家親自設計,讓全家人每天圍坐的創新餐桌,設有方便收納的層架與抽屜。
在僅有的狹小空間裡,設計師特别講究收納能力。
牆壁中藏有移動式收納櫃,用來存放日常的食品。
不同于常規的利用樓梯收納法,鈴木家室内樓梯的最下面5階樓梯,
可以完全拉出來,成為大型的收納倉庫。
餐廳的另一端是鈴木媽媽的寝室,将門打開後便是寬敞的延伸空間。
這個房間裡也設置了最夠多的床櫃一體收納櫃,來收納鈴木媽媽的衣物和物品。
在床的下方有4組附有滑輪的抽屜,可以随意取放。
打開床頭抽屜的蓋子,旋轉後可以直接卡到抽屜的凹槽裡,就能變成靈活的床頭櫃。
房間還有足夠讓鈴木媽媽個人使用的大型通頂衣櫃。
曾經放置洗衣機的地方,也變得鳥語花香,微風拂面。
兩代同堂家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浴室。這也是鈴木家最大的問題。
設計師認為,浴室是一天中使用時間最少的空間,大概隻有一小時左右。
就單一性功能而言,也算是個家裡的死角。
所以在浴室加入了盥洗室的功能,裝設了收納式洗臉台。
既解決了空間狹小,又避免了鈴木家在廚房盥洗的窘迫。
設計師為鈴木家量身打造了一個神器,以不鏽鋼加工制作而成的簸箕狀。
對準牆壁上的凹槽,再鎖上油壓棒進行固定。
後方貼着一面鏡子,整個可以收進牆壁之中。
把鏡子打開之後,再把淋浴的蓮蓬頭架在這裡,就變成了收納式洗臉台。
與洗澡的蓮蓬頭是共用的,設計師考慮到排水問題,在牆壁内部設置了排水管。
由于浴室多了盥洗室功能,洗完澡後馬上又會用到,
于是地闆鋪材采用了止滑、有水也馬上會變幹的,高吸水性幹燥地磚。
浴室以整面透明玻璃來隔開,即使噴霧淋浴和浴缸的加入,也并不顯得擁擠。
打開收在牆壁裡的闆子,擺放脫下或是幹淨的衣服,
可以說設計師考慮得十分周文全了。
過去讓鈴木媽媽吃盡苦頭,每天面臨的障礙全都消除了。
陡峭爬梯裝上了扶手,變成了平緩的新樓梯。
高達腰部需要跨上胯下的曬衣陽台,也變成了日照充足,
可以盡情晾曬衣物的寬敞陽台。
二樓就是今後要與自己一起生活的女兒女婿的房間。
對于年輕夫婦而言,收納空間永遠都不嫌多。
設計師就連樓梯死角也沒有浪費,做滿高度不一的垂直收納格。
房間入口旁的木門上,裝了一整面全身試衣鏡。
打開門之後,裡面是特制的梳妝台,這是設計師送給鈴木新婚女兒的禮物。
鏡櫃一體,可放置化妝品等日常雜物。
桌面下方還能擺放筆記本電腦,滿足多種生活功能。
整個房間三面采光,看上去更加明亮又寬敞。
獨立的三組通頂衣櫃底下附有滑輪,可以自由自在的移動.
讓三組衣櫃排排站就可以作為劃分室内空間的靈活隔斷,配合用途更改使用方式。
鈴木家的二樓隻有一個房間,考慮到不久之後孩子出生,
也能把房間用移動的櫃子隔開,當成兒童房來用。
為了充分利用這個有限的小空間,設計師在屋頂創造出了一個閣樓空間。
打開天花闆,拉下收納的折疊梯,就能直通屋頂閣樓。
容量充足的閣樓空間,适合用來放置體積相對大的行李,或者不常用的其他季節用品。
這次改造一共花了1195萬日元,合人民币76.5萬左右。
“未來有小朋友之後,家人就會變多。
如果要在有限的空間中生活,我想應該花費更多的心思。
我已經盡力往生活時,不必花太多心思的方向去設計”
就是這樣,實實在在給居住者帶來了今後生活的舒适感和方便體驗。
那些隐藏在房子之中的貼心設計,也讓鈴木媽媽一家為之動容。
“絕對不能讓獨自撫養自己長大的媽媽過獨居生活”女兒終于實現了這個願望。
房子雖小,卻能讓人産生幸福的感覺,這就是家。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實用家居/裝修相關的精彩内容,點擊頭像馬上關注我,讓我幫你将複雜的事簡單化,讓你的家變得更美更舒适。
【注:本篇文章是住範兒原創,抄襲侵權者後果自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