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觸控屏智能手機、平闆電視等顯示設備誕生起,我們一直追求大屏、高分辨率帶來的震撼而細膩的享受,在不考慮能耗、成本、性能、便攜等外部前提下,屏幕自然是分辨率越高越好,屏幕越大越好。
可現實,就「分辨率」和「屏幕尺寸」這兩個指标看,它們卻屬于相互限制的關系,想要在它們之間建立一個衡量屏幕顯示細膩度的标準,就需要用「像素密度 PPI」這個概念将它們串起來。
PPI 的定義
像素密度 PPI ——相信大家對這個概念挺熟悉了,但其背後的原理或許并不完全了解,這裡還是簡單給大家講一下這概念背後的定義。
首先這個 PPI,其實是 Pixel Per Inch(像素每英寸)的縮寫,顧名思義,就是反映每英寸裡的像素數量——數量越多,畫面自然越細膩。
我們在衡量屏幕大小的時候,習慣用對角線的英寸長度作為度量衡,因此像素密度這一概念也需要以對角線為基準,知道了屏幕的大小,再知道屏幕的分辨率,根據勾股定理算出對角線上的像素量,就能得到像素密度 PPI 了。
因此計算 PPI 的公式可以是:
舉個例子,一塊 6.67 英寸,分辨率為 2400 × 1080 分辨率的屏幕,經計算 PPI 為 395,而同樣尺寸的屏幕,分辨率升級到 3216 × 1440,那麼它計算所得的 PPI 為 528,後者的顯示細膩程度自然要更高些。
不過這個 PPI 真的能完美反映屏幕顯示的細膩度嗎?
同樣的問題如果放在幾年前,那麼答案基本是肯定的;但如果放在今天,那麼答案可能有所不同。
讓 PPI 「難堪」的 OLED
我們知道,顯示面闆上的一個像素其實是由幾個原色的子像素(或者稱之為「次像素」)組成的,一般由紅綠藍 RGB 三原色組成,特别是液晶面闆,每個像素都嚴格遵循着同一套次像素排列(一般是 RGB 标準排列)的組合。
但時代來到主動發光的 OLED,嬌貴的 OLED 在使用過程有個非常緻命的問題,那就是自發光的子像素壽命較短,反映到宏觀層面,就是用久了容易燒屏,特别是藍色子像素,如果用常規的 RGB 排列,那麼藍色子像素的壽命會比紅、綠像素要更短。
後來三星為了延長壽命較短的子像素,研發了著名的鑽石 PenTile 排列,并申請了專利,這種排列增加了畫面的通透性同時,能以更小的能耗獲得相同的亮度;但仔細看這種排列各個顔色子像素的量是不相等的,甚至存在着共用子像素的情況。
要知道「像素密度」這個概念提出來的時候,手機屏幕還是以 LCD 面闆為絕對主流,如果以 LCD 的像素密度計方式如法炮制,那麼就無法反映實際表現——在同一尺寸、同一分辨率下的兩塊 LCD、OLED 屏幕,即使是用了上面的方法計算出相同的 PPI 值,實際 OLED 屏幕的像素細膩度其實是要低于标準 RGB 排列的 LCD。
嚴格來說,OLED 屏幕的像素密度需要在這個标準 RGB 排列的算法下再套上一個轉換系數,得到的等效 PPI 才更符合實際,不過有部分廠商會在官網産品參數頁上用轉換前的 PPI 來标出 OLED 面闆的像素密度,這稍微有點不嚴謹。
一般認為鑽石 PenTile 排列的轉換系數大概是 0.8 左右,所以,以一塊 6.67 英寸,分辨率為 2400 × 1080 分辨率的 OLED 屏幕為例,它的等效像素密度大概為 395 × 0.8 = 316。
▲ 左起分别為 RGB 排列、PenTile 排列、Delta 排列的顯微照片
當然啦,OLED 陣營可不止一種子像素排列方式,還有 Delta 排列(俗稱周冬雨排列)等等,而不同的子像素排列方式又對應着不同的轉換系數,這裡就不作過多說明。
細心的人或許會發現,近幾年越來越少的廠商和媒體去提及「像素密度」這個概念了,不同的 OLED 面闆轉換系數是一小方面,而更多的,是如今手機尺寸趨同,隻需對比分辨率就能知道畫面細膩程度,自然就不無需刻意去在意 PPI 這個概念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