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朝鮮、日本、東南亞的一些地區凡是喜歡并關心書法和繪畫藝術的專家、學者都知道“文房”。文房主要是指筆、墨、紙、硯,簡稱“文房四寶”。
一、湖筆
文房四寶,筆居首位。毛筆是中國五千年來最主要的書寫工具,也是中國書法最主要的工具。 元明時期,湖筆出名。湖筆的發源地在浙江吳興的善琏村,吳興舊屬湖州府,所以稱為“湖筆”。相傳蒙恬曾在善琏村住過,被當地人奉為“筆祖”,還修建了紀念他的“蒙公祠”。這個時期,湖州成了全國的制筆中心,并出現了馮應科、張進中、吳升等一大批制筆名師。随後,湖筆的制作工藝開始向外流傳,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湖筆筆莊。
二、徽墨
墨的種類很多,到現在已有四百多種,有超漆煙、桐油煙、青墨、特級松煙、加香墨、朱砂墨、藥墨、彩墨、蠟墨等。 中國最有名的墨是徽墨。
唐末,易州的奚超、奚廷珪父子,制墨手藝極高。南唐後主李煜酷愛作詩繪畫,安徽知府便選了兩塊奚墨進獻給朝廷。李後主一試,果然不沾不澀,不滞不滑,烏亮光澤,而且芳香四溢。不禁贊不絕口,當即召奚廷珪入宮,賜姓李,世為墨官,又加封“奚墨”為“徽墨”,從此“李墨之名天下聞”。
自宋代起,徽州(北宋末年歙州改為徽州)便成為全國的制墨中心,湧現了許多制墨名家高手。宋代潘谷是徽州制墨名家,有“墨仙”之稱,他制造的“松丸”、“狻猊”等墨,被稱為“墨中神品”。
明代程君房所制的“清玉案”,更有“一技之精,上掩千古”之譽。清代胡文開所出産的高級純油煙的書畫墨,在1926年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獎。他的墨“色澤黑潤,曆久不褪,舐筆不膠,入紙不暈,色味濃郁,書寫自如”,堪稱徽墨之代表。
三、宣紙
宣紙因産于安徽南部泾縣,古屬宣州府,故名宣紙。
宣紙始産于唐代,當時被列為貢品。據說南唐後主喜愛宣紙,竟使“百金不許市一枚”,他還特地建造“澄心堂”來貯藏此紙,可見宣紙之稀貴。
宣紙的原料為檀樹皮和稻草。它的制作要用一年左右的時間,經過一百多道工序。它按吸水性能可分為生熟兩種,生宣吸水性強,宜作寫意畫,熟宣經過膠礬浸染,不甚吸水,宜作工筆。
宣紙具有紙質柔韌,潔白平滑,細膩勻整,不起皺,不掉毛,不怕舒卷,久不變色,不蛀不腐,卷折無損等特點。便于收藏,因此有“紙壽千年”之說。
四、端硯
硯又稱硯台、硯田、墨池、墨海。
廣東端州的端硯、安徽歙州的歙硯、甘肅臨洮的洮河硯,以及山西绛州的澄泥硯,合稱“中國四大名硯”。
其中,以端硯聲名最大,它有“群硯之首”、“天下第一硯”、“文房四寶之寶中寶”的美譽。 端硯産于廣東肇慶市東郊的端溪斧柯山。古時肇慶屬端州,故有端硯之稱。
端硯的石材品質優良,質地堅實細膩,滋潤嬌嫩,素有“秀而多姿”、“發墨不損毫”的特點。端硯的珍貴之處,還在于其石材開采之難。石硯的制作,分采石、選料、設計、雕刻、配盒等多種工序。
端硯曆來被文人墨客視為珍寶。唐代詩人李商隐曾得到一塊端硯,上面有一種花點,碧玉晶瑩,李稱之為“青花”,将“玉溪生山房”刻于其背。此硯磨出來的墨不僅受寒不凍,且“香氣襲人”,見到此硯者皆贊不絕口。後來,這塊端硯到了蘇東坡的手中,東坡愛之如命,并刻硯銘于其上:“千夫挽绠,百夫運斤,篝火下燧,以出斯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