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3:49:38
各種魚泉,真相大白後便不再神奇

①:重慶“神奇魚泉”,挖出地下暗河中的财富

前段時間,和朋友們聊了“神奇魚泉”的故事,同時解謎了“魚泉”背後的真相。

大概意思是:重慶市巫溪縣的李常權老漢,于2008年連續兩天做了同一個怪夢,夢中有白發老者告訴他,家中地下藏有寶貝!

連續做同一個怪夢,李常權便把夢境信以為真。

于是,這個倔脾氣的老漢,不顧家人反對,克服重重困難,依照夢中的提示,在家中開始挖坑尋寶。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1

最終,李常權在家中深挖16米後,挖出一個最多日出魚近千斤的“魚泉”。

從此以後,李常權老漢一家,不但依靠“魚泉”發家緻富,也實現了他夢境中的理想。

後經證實,所謂“神奇魚泉”,是打通了以前的地下暗河,讓河中的魚通過生活習性,自動遊到李老漢所挖的魚泉中。

也就是說:“神奇魚泉”,是挖出了地下暗河中的财富!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2

②:清明上山“接魚”,地下湖和魚的完美結合

那段時間,除了重慶的神奇魚泉,我們還聊了湖北省譚山鎮皮家村的故事。

聊了皮家村100多年來,每年清明節前後,上山“接魚”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後的傳說。

同時,解謎了,皮家村“流魚洞”背後的真相,分析了“流魚洞”中的魚,現在已不能吃的原因。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3

大概意思是:皮家村的山上,有一個“流魚洞”,每年清明節往後的20多天裡,都會有許多小魚流出。

雖然流出的魚個體很小,但是它的流魚量很大,并且魚的身體内幾乎無雜物,味道特别鮮美。

于是,皮家村的村民們,每年清明節都有上山“接魚”的習俗,而這個習俗據說已有100多年曆史。

至于“流魚洞”是怎麼來的,又是怎樣被村民發現的?故事傳說分兩個版本。

一個是——神仙偷吃魚,自愧後化身乞丐報村恩。

一個是——藥農為妻兒,入深山雨天采藥偶相遇。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4

後來有記者,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流魚洞”進行了跟蹤采訪,并且找來相關人員對其揭秘。

最終,皮家村村民清明節上山“接魚“,流魚洞”流魚的秘密被揭開,它是地下暗湖和魚的繁殖習性之間的完美結合!

不過,随着“流魚洞”的秘密被揭開,洞中流出的魚也不能吃了,目前它們已經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5

看完“神奇魚泉”、“流魚洞”的簡單解說,大家是不是覺得:當謎被解開,真相被找到,一切的神秘感,也就蕩然無存了!

好了,回歸正文,咱們繼續解迷。

既然又要繼續解謎,那本篇又要解什麼謎呢?

本篇,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去解開青川縣“荞魚洞”、“鲶魚洞”的秘密!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6

尋找魚洞,失望過後終見捕魚現場

①:經典傳奇:記者欲探“荞魚洞”

2017年,電視上曾播出過一期科普節目,名字叫《會冒魚的山洞》。

節目錄制前,記者聽說四川廣元市青川縣,有一個名叫“荞魚洞”的洞穴。

這個所謂“荞魚洞”,和我們上面說到的湖北皮家村“流魚洞”差不多,每年也會“流”出許多魚。這些“流”出來的魚,少則幾百斤,多則上千斤。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7

不過,不同于“流魚洞”出來的小魚,“荞魚洞”流出來的是中大個體的鲶魚。這些鲶魚的個體,小的有一兩斤重,大的有十幾斤甚至更重。

至于“荞魚洞”每年流魚的事,據說還被記載到青川縣的縣志上,這也說明“荞魚洞”流魚的時間已經很久,并且每年的“流魚”現象真實可靠。

聽到這兒,記者的心裡已經充滿了好奇,她迫不及待地朝青川縣趕去,想盡快探清“荞魚洞”的秘密!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8

②:走訪青川,縣志中尋找線索

為了盡快找到青川縣的“荞魚洞”,記者直接走訪了青川縣地方志辦公室,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通過查找縣志找到關于“荞魚洞”的線索與真實性。

當記者趕到後,問起“荞魚洞”,還真就在縣志裡發現了關于它的記載!

同時,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她,依照縣志記載:

“荞魚洞位于馬村,距縣城70公裡。傳說每當秋荞收獲的季節,就有成群的魚兒從洞中遊出。”

聽到的确有“荞魚洞”,“荞魚洞”中也的确有魚遊出,記者馬上邀請了專業人員和幾位當地村民,一同前去“荞魚洞”探個究竟。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9

③:山路崎岖,艱難到達“荞魚洞”

在當地幾位村民的帶領下,記者同科考隊員,很快來到了青川縣青竹江下遊的白家鄉馬村。

來到了馬村,離“荞魚洞”的距離也就不遠了!大家,也不自覺地加快了腳步……

青竹江,由西北向東南流過青川縣。沿河邊往上走,上面的山洞便是“荞魚洞”的所在地。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10

然而,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這山路太難走了!

到達山腳下的河邊時,幾乎已經沒有什麼路可以走了,羊腸小道時有時無,到處都是亂石。甚至有些路,隻是用一些樹枝鋪墊在懸崖邊,寬度僅容一人側身而過。

就這樣,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半個多小時後,一行人終于來到了“荞魚洞”。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11

④:洞中尋魚,“荞魚洞”探索失敗

當大家在洞口把準備工作做完後,便點燃了火把進入“荞魚洞”,開始了洞中尋魚之行。

然而,當大家進入洞穴後,越往裡走心中越疑惑!

這個洞穴雖然很大,但是看起來卻太過普通。和平常的洞穴一樣,除了黑暗和潮濕外,根本沒有魚類賴以生存的水源,更不要說有魚了。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12

就在大家感到疑惑時,有人發現洞穴中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蟲子,說明這個洞穴還是可以滿足動物生存的。

于是,大家決定再往裡面走走看。

不過,現實讓大家失望了!即使在洞穴的深處,也隻有一條淺淺的小水流,而小水流中,也根本沒有魚,哪怕是小魚也沒有。

難道是縣志記錯了?還是“荞魚洞”根本就隻是一個傳說?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13

⑤:偶遇老鄉:柳暗花明又一村

帶着失望,大家走出了“荞魚洞”,打算結束這次探索之行。

忽然,有位科考人員說:“會不會我們來的時間不對呢?縣志上說在秋荞收獲的季節,‘荞魚洞’才開始往外出魚。”

正所謂“一句話驚醒夢中人”!

大家這時才發現,他們來的季節是春季,而縣志上的“荞魚洞”,卻是在秋荞收獲時才出魚。也就是說,秋季才是“荞魚洞”出魚的時候。

想到自己來的季節不對,沒辦法探尋“荞魚洞”出魚的秘密,大家在失望時也打算打道回府了。

正在這時,遠處走來一位村民……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14

⑥:村民指點,終見“鲶魚洞”出魚

當那位村民走過來,知道大家是在探索“荞魚洞”出魚的秘密時,他告訴大夥:“現在這個洞裡沒有魚!不過,在離這兒幾十公裡的馬鹿鄉菜溪村,也有一個叫“鲶魚洞”的山洞,現在春季正往外冒魚。”

大家聽到這個消息後,又變得興奮起來。他們急忙向村民道謝後,便朝馬鹿鄉菜溪村趕去。

剛到村口,大家便遠遠看到,很多村民的手裡,都提着一兩尾大魚。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15

看到這兒,大家趕緊走過去,問魚是從哪抓的,是不是也有個出魚的洞穴?

聽完提問,村民們都笑了,其中一位村民,用手一指說:“看,就在那兒,正冒着魚呢!”

原來,菜溪村的出魚洞,就在大夥兒眼前。

這次,大家在經過“荞魚洞”的失敗後,終于可以看到出魚的洞穴了!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16

同在山上,每年出魚時間卻正好相反

①:端午節前,“鲶魚洞”魚頭湧動

順着村民手指的方向,大家遠遠看去,隻見遠處一座大山下,清清的河水沿山腳而過,這條河便是青竹江。

在離江不遠的山上有一個洞穴,而在洞穴外的一個小水潭中,幾個年輕力壯的男子,正彎着腰在水裡摸索着。

看到這種場景,大家紛紛跑了過去。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17

當大家跑到跟前時,隻見一名男子,正抓着一尾大鲶魚往岸上送。就在大夥為些感到驚奇時,又有人陸續抓到大小不一的鲶魚送到岸邊。

在岸邊等待的人,則按照魚的大小、數量對比,分配給前來領魚的村民。

整個抓魚、分魚的過程中,沒有争吵,沒有搶奪,村民們滿臉笑意且井然有序地排着隊!這和皮家村的村民,在“流魚泉”接魚時完全一樣。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18

②:中秋前後,“荞魚洞”開始出魚

當水中抓魚的村民上岸休息時,大夥在和他們的聊天中得知,這個抓魚的山洞,就是前面馬村老鄉口中的“鲶魚洞”。

這個洞在每年春末夏初的端午節前,便開始大量往外冒魚,并且冒出的魚都是鲶魚。這些鲶魚,小的在一二斤重,大的有十幾斤重,少的時候可以抓幾百斤,多的時候有上千斤。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19

至于村民們抓魚、分魚,則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由年輕的青壯年下水抓魚,大家按人口、需求等條件平均分配,所以在抓魚、分魚的過程中,能做到配合默契、井然有序!

當大夥向村民們問起:為何“鲶魚洞”會在春天出魚,而“荞魚洞”卻不行,它需要到秋天才出魚?

村民們表示:自己也不清楚!隻知道這是多少年來,兩個山洞往外冒魚的規律。

看來,這個問題,還需要我們的科考隊員來回答了!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20

綜合分析,揭開兩個洞穴的出魚秘密

①:探索發現,揭開洞底的秘密

“荞魚洞”、“鲶魚洞”,同在一個縣城,同靠一條青竹江,兩者僅僅相隔了幾十公裡。為什麼一個在秋天出魚,一個在春天出魚呢?

帶着這個問題,科考隊對這兩個洞穴,以及周邊的地勢做出了考查,當考查完畢後,也找到了其中的答案。

和湖北皮家村的“流魚洞”,廣西号稱“升降湖”的沌湖一樣,這兩個出魚洞周圍的地貌,也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這兩個出魚洞的裡面或下面,也都隐藏着地下暗河或地下暗湖。

至于冒出來的那些鲶魚,平常也都躲在兩個洞穴裡面的暗河或暗湖裡。

至于為什麼一個在春季出魚,一個在相反的秋季出魚,那就與海拔原因和鲶魚的習性有關了!

對于這兩個問題,咱們過會再說。現在先弄清楚,洞中的鲶魚來自何處。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21

②:觀察水勢,找出鲶魚的來源

要想知道,為什麼兩個洞穴的出魚時間會相反,咱先要知道這兩個洞穴中的魚是從哪裡來的?

通過實地考察,科考隊發現這兩個洞穴中的鲶魚,主要來自于它們旁邊的青竹江,另外一小部分,則是出自它們各自連通的地下暗河或暗湖。

為什麼說洞中的鲶魚,主要來自于青竹江呢?

原因是:它們周圍隻有青竹江一條河,也隻有這條河,在河水多的時候,可以淹沒這兩個洞穴。等洞穴被淹沒後,鲶魚便會遊進洞穴中。

至于為什麼鲶魚會遊到洞穴中,咱們在鲶魚的習性裡再說。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22

③:海拔問題,受季節水位影響

青川縣,位于秦嶺南麓的過渡區。這裡奇峰林立,海拔落差很大。

“鲶魚洞”所在的馬鹿鄉菜溪村,海拔高度大約在600米左右,而“荞魚洞”所在的白家鄉馬村,海拔高度大約在1000米左右。

如此,第一個影響出魚的原因就找到了,那便是——海拔問題!

“鲶魚洞”位于“荞魚洞”下遊,海拔較低。每年春季,雪水融化後順青竹江而下,“鲶魚洞”中的水先被填滿,洞口也接近于江面。這時裡面的鲶魚,便能順着洞口遊出來。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23

此時,“荞魚洞”中的水位還很低,洞口離江面很高,洞中的鲶魚自然也就出不來。

到了夏末秋初,随雨季到來,青竹江的水不斷上漲,“荞魚洞”内也已水滿,洞口接近于江面,這時鲶魚便會順着洞口遊出來。

此時,“鲶魚洞”早已被江水淹沒,即使有魚,也無法抓到。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24

④:鲶魚習性,魚洞出魚的關鍵

從上一節中,我們知道兩個魚洞,出魚時間不同的原因。

下面,咱就看一下,為什洞中會有那麼多鲶魚,當然這也是魚洞冒魚的關鍵!

首先,鲶魚的産卵季節在每年4至9月份,其中第一個産卵高峰在5月份左右,第二個産卵高峰在8月份左右。

當春末夏初,“鲶魚洞”開始出魚時,也正是它們産卵的第一個高峰期,所以會争先恐後的冒出魚洞,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産卵。

到了夏末秋初,“荞魚洞”開始出魚時,又到了鲶魚産卵的第二個高峰期,同樣也會出現冒魚産卵的現象。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25

其次,鲶魚屬“羞光性”魚類,喜歡在夜間或陰雨天覓食,在水中常藏身于橋洞、橋墩、樹樁、雜草、亂石等有障礙物且辟光的地方,尤其是石洞、樹洞等不見光的洞穴中。

當青竹江的水淹沒這兩個洞穴時,鲶魚在“羞光性”的習性作用下,便會大量湧入洞中的地下暗河或暗湖。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26

最後,在這兩個洞穴中,地下暗河或暗湖的水溫,相對青竹江要穩定很多,具有冬暖夏涼的效果,成為鲶魚冬季避寒,夏季避暑的最佳場所。

如此,每年雨季漲水期到來,洞口被淹沒時,便會有大量鲶魚進入洞中。

當第二年到來,暗河或暗湖及青竹江的水位,能夠讓它們遊出時,也正好到了它們相隔兩次的産卵高峰期。

此時,便有了“神奇”的冒魚現象!

鲶魚夜晚出沒在什麼地方(兩洞穴相隔不遠)27

好了,關于“荞魚洞”、“鲶魚洞”的出魚之謎,到這兒我們就解完了。

看完之後,您是不是也和我一樣,覺得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最後,再一次感謝您的閱讀!

咱們,下一個話題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