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遠見的人給自己留後路居安思危

有遠見的人給自己留後路居安思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1:30:54

有遠見的人給自己留後路居安思危?《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第四十六,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有遠見的人給自己留後路居安思危?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有遠見的人給自己留後路居安思危(背後真正的意義是自保)1

有遠見的人給自己留後路居安思危

《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第四十六

【原文】

入守左馮翊,滿歲稱職為真。歲餘,不肯出行縣。丞掾數白:“宜循行郡中,覽觀民俗,考長吏治迹。”延壽曰:“縣皆有賢令長,督郵分明善惡于外,行縣恐無所益,重為煩憂。”丞掾皆以為方春月,可一出勸耕桑。延壽不得已,行縣至高陵,民有昆弟相與訟田自言,延壽大傷之,曰:“幸得備位,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訟,既傷風化,重使賢長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恥,咎在馮翊,當先退。”是日,移病不聽事,因入卧傳舍,閉閣思過。一縣莫知所為,令丞、啬夫、三老亦皆自系待罪。于是訟者宗族傳相責讓,此兩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袒謝,願以田相移,終死不敢複争。延壽大喜,開閣延見,内酒肉與相對飲食,厲勉以意告鄉部,有以表勸悔過從善之民。延壽乃起聽事,勞謝令丞以下,引見尉薦。郡中歙然,莫不傳相敕厲,不敢犯。延壽恩信周遍二十四縣,莫複以辭訟自言者。推其至誠,吏民不忍欺绐。

【譯文】

韓延壽試任左馮翊,一年後被認為稱職實授其職。過了一年多,不肯出去省視各縣。丞掾多次報告說:“您應該循行郡中,觀覽民俗,考查長吏的治政成績。”延壽說:“各縣都有賢明的長吏,督郵在局外分明善惡就行了,省枧各縣恐怕沒有什麼益處,隻是增加了煩擾罷了。”丞掾都認為正值春季,可以出去一次勸勉農桑。延壽不得已,巡縣到了高陵,百姓中有親兄弟為了耕地相互争辯的,各自向延壽陳說,延壽非常悲傷,說:“有幸得了這個職位,做一郡的表率,不能宣明教化,緻使百姓中有骨肉互相訴訟,既傷害風俗教化,又使賢明的長吏、啬夫、三老、孝悌承受這樣的羞辱,過錯在于馮翊,應當引咎辭職。”這一天稱病不理公事,于是入内躺到傳舍中,閉門思過。一縣中沒有人知道他在做什麼,令丞、啬夫、三老都自縛等待處罰。于是訟訴人的宗族們相互責備,這兩兄弟也深深地懊悔,都自己剃了發袒肉謝罪,願把田轉讓對方,至死不敢再争。延壽非常高興,開門請見,入内置備酒肉與他們相對飲食,勉勵他們并且把這個意思告訴了鄉内的官署,以此表彰規勸肯于悔過從善的百姓。延壽于是起來處理事務,感謝令丞以下各宮,接見慰藉他們。郡中從此和洽,無不相互勉勵,不敢違法。延壽的恩惠信譽遍及二十四縣,沒有誰再以言辭相互訴訟的。推究他的至誠之心,官吏和百姓都不忍心欺騙他。

【解析】

看完這篇案例,大家心裡肯定有這兩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韓延壽上任了一年多都不願意去下面視察工作,找借口百般推脫?

第二,韓延壽遇到了有人因田地起争執也不仔細審理,索性直接閉門思過,然後事情就解決了?實在匪夷所思。

首先,我們看韓延壽上任的官職是左馮翊,相當于當時的首都市長。而首都是什麼地方?遍地是權貴,誰也得罪不起。所以這個崗位是一個燙手山芋。

他要是下去巡視,遇到了問題,是處理也不好,不處理也不好,很難做。

後來,他終于被逼出來下去巡視。正好碰到倆兄弟争田地。所以就用了一招,也就是成語“閉門思過”的由來。

直接回家稱病,說我有錯,我應該辭職呀,就這樣閉門思過。

然後起争執的這兩人就深深懊悔了,這是什麼原理?他們的争執明明還沒有解決。而我們注意到文中說,“令丞、啬夫、三老都自縛等待處罰。”明白了嗎?

下面的這些人怕韓延壽真的辭職走了。因為他們知道韓延壽這個人和稀泥不管事,他要是走了,下一任還不知道是什麼樣呢。領導是個慫蛋,你能讓他走嗎?

對于韓延壽來說,做京城的官,不出事就是成績,能善終就不錯了,所以肯定想盡快調走或提拔。如果這個事情裡,那兩兄弟不自己來認錯,他正好可以借題發揮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而通過這個舉動,下面的人再有争執也不敢來找他了。所以“郡中從此和洽,無不相互勉勵,不敢違法”。

【啟發】

很多人都覺得,我既然在這個崗位上,就要全心全意去處理大大小小所有問題,其實這是個謬論。很多事情你親自處理不見得有多少效果,反而得罪了很多人。學學韓延壽“各縣都有賢明的長吏,督郵在局外分明善惡就行了”。



首發公衆号:曆史謀略。

用多維視角解讀曆史案例。

内有多部電子書,感興趣可以自行領取。

若有收獲,望點贊支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