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2 04:54:52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趙小明70的年輕人遭受網絡霸淩)1


小明語錄:

并不是人活着是為了關系,而是人尋求關系是為了活着,精神分析諸多概念中是有一定的進化次序的。 對一個案例的解釋不能僅限于精神分析,往下延伸是進化心理學和生物策略,往廣度擴展是社會和群體心理效應。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趙小明70的年輕人遭受網絡霸淩)2

當一個人在一個群體中和大家共同做一件事的時候是被裹挾的,沒有思考的,這就是群體心理學效應。

法國心理學家勒龐,他寫了一本書——《烏合之衆》,這也是群體心理學效應研究的鼻祖。那時這本書寫出來後隻有政治家才願意讀,因為當時隻有政治家才有能力、有需要去産生群體效應,普通人沒有機會。

而在互聯網時代,任何人都有可能發起一場群體效應。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趙小明70的年輕人遭受網絡霸淩)3

01 群體操縱

在互聯網時代的人,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比社會心理學裡面所主張的從衆效應還要強大得多,甚至已經不是簡單地從衆,而是産生了一種群體裹挾效應,即群體的人無意識地集體去做一件事情卻不自知的狀态。

比如每隔幾天甚至每天都會出現一些熱點事件。其實這些熱點事件本身的價值和意義未必那麼大。再比如層出不窮的網絡暴力,很多人莫名其妙的、非理性的攻擊某一個人,甚至導緻一些人自S。再比如,一些網絡謠言,也是快速形成,快速傳播,屢禁不止。

從這些現象可以看出,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其實更多的是受到群體的操縱。

那麼,什麼是群體操縱呢?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趙小明70的年輕人遭受網絡霸淩)4

這意味着我們每天都要力求與群體保持情感一緻性、行為的一緻性、思想的一緻性、觀念的一緻性。

舉個例子,在這個時代,總是會發生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事件突然就成了一個熱點。傳播心理學講述的就是将一個信息如何傳遞給受衆的問題。

而在互聯網時代,任何信息隻要一旦成為的群體共鳴,它可以在24小時裡傳遍全球,所以在這個時代,任何一個事件,隻要有了群體共鳴,馬上就會産生群體裹挾,産生群體無意識,然後每個人可能都會被這個事件裹挾成為一種共有的群體無意識狀态。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趙小明70的年輕人遭受網絡霸淩)5

02 群體效應

人們一旦形成群體之後,一個最大的可能就是去個性化。這裡的去個性化遠比社會心理學裡面所講的去個性化程度上要嚴重得多。

因為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中,他的個性便湮沒了,群體的思想占據統治地位,而群體的行為表現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

正如勒龐在《烏合之衆》裡面提到:“群體永遠漫遊在無意識的領地,會随時聽命于一切暗示,表現出對理性的影響無動于衷,他們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極端輕信外再無别的可能。”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趙小明70的年輕人遭受網絡霸淩)6

就是随時處于一種無意識的一種狀态,而群體無意識代表着失去理智,智商降低,随時等候外面給你的一個暗示,如果有人通過暗示操縱,那麼群體馬上呈現出一種巨大的群體無意識力量,這就是可以看到群體的“人”和個體的“人”兩者完全不同之處。

美國著名雜志《連線》的創始主編凱文·凱利,在他的《失控》一書中,用蜂群作為封面表達了某種禅意。

“蜂群思維”的神奇之處就在于,沒有一隻蜜蜂能控制它,但是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一隻從大量愚鈍的成員中湧現出來的手,控制着整個群體。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趙小明70的年輕人遭受網絡霸淩)7

過去傳統的精神分析中,操縱我們的重要他人,變成了群體對我們的操縱。一旦群體開始操縱我們,我們就必須每天都要力求保持與群體情感一緻,包括行為的一緻性、思想的一緻性、觀念的一緻性。

人一旦被群體化後,隻會被裹挾着、推着往前走,永遠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因為群體沒有思考能力,沒有個人意志。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趙小明70的年輕人遭受網絡霸淩)8

這個時代我們稍不注意就會被群體裹挾,被裹挾的命運可能是成為下一個思想“接盤俠”。 互聯網使我們總是被裹挾,想要産生獨立思考太難了。

那些善于運用媒體對群體操縱的人,就如同操縱股價一樣,他們總是先煽動群衆的情緒,讓他們産生情感焦慮和恐慌,群體一旦産生這種無意識的焦慮或恐慌,就徹底失去自我意識了。這就是群體操縱的另一個表現。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趙小明70的年輕人遭受網絡霸淩)9

03 群體規律

那麼群體心理效應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具體影響呢?這裡面一定要重視一個很重要的理論,就是學院派心理學非常重要的理論——信号檢測論。

信号檢測論實際上是現代心理物理學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主要是分清楚了我們人的大腦能感受到的阈限的值,包括情緒、接收信息的基線等。

而如果我們把大腦的這種能夠檢測到的信息,或者無法檢測到的信息的這種規律,就是信号檢測論。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參加一個晚會,晚會上,大家舉杯邀約、吃飯聊天,整個房間充斥着各種各樣的聲音。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趙小明70的年輕人遭受網絡霸淩)10

這個時候,大家都在說的話,我們不會聽到,這就叫做噪音。因為,這些信息不會被我們的大腦檢測進去,所以它是噪音。

但是有時候,有幾種聲音我們的大腦突然就會接收到了。

第一種就是如果你在跟一個人說話的時候,你鄰座的某個人,他說的話你原本聽不清楚,但他如果突然說出了你的名字,或者突然在跟别人聊天時聊到你的名字,這個時候你一下就聽到了。這說明大腦在檢測信号的時候,有它的偏好,有它的傾向性。

第二種就是一種不相幹的、超出我們平均噪音基線的聲音,也會被我們的大腦聽到,比如有人突然把一個杯子摔破了。因為它和大衆的噪音不一樣,它的聲音有區别度,它的聲音的量也超過了平均的基線。這也是能夠被我們檢測到的。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趙小明70的年輕人遭受網絡霸淩)11

綜上所述,信号檢測論的幾種情況:

  • 第一個就是與你有關的信息;
  • 第二個就是這個聲音的量超出了平均的基線,你就可能會聽到;
  • 第三個就是這個聲音具有差異性,我們可能會聽到;
  • 第四個就是某一個小群體在這個大群體裡面,他們同時發出一種聲音,我們也會檢測到。

本文節選自《聚英國》(未完待續)

三個人評價網絡暴力(趙小明70的年輕人遭受網絡霸淩)12


小明語錄:

人生,就是要讓精神獲得成就,而我們獲得的回報就是自由。途徑之一就是通過智慧達成。心理學取向的精神分析可算是常人得解脫,悟真谛的理論與技術準備了。心理學取向的精神分析與醫學取向的精神分析的側重點就在于前者更關注人們心智的提升。


原創公衆号:心夥伴(ID:xhbeap)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