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了一篇新聞,一名女士因為怕暈車結果餓着肚子不吃東西,最終導緻死亡。真是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因為她隻要有點暈車常識,就可以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暈車并不是個什麼多厲害的病症,但确實很令人頭疼讨厭。現在出門離了交通工具可謂寸步難行,可一坐車就難受,讓人不能随心所欲的到處旅行,實在懊惱。那麼人為什麼會暈車呢?我們又究竟該如何預防暈車發生呢?
暈車的成因
暈車、暈船、暈機都統稱“暈動症”,意思就是指當人們乘坐交通工具時,由于人的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簡稱内耳前庭器)受到了過度的運動刺激,内耳前庭器官産生了過度的生物電流,影響到了神經中樞,從而導緻了出汗、惡心、頭暈、心慌、嘔吐等症狀。
乘車前一定不能吃太飽,也不能吃太多油膩的食物,否則會加重腸胃的負擔,使腸胃的蠕動速度加快,這種蠕動與車身的晃動互相影響,讓人的胃部很容易出現不适症狀,産生暈車的感覺。但是,也不要空腹暈車,饑餓使人身體虛弱,對各種不良刺激的忍耐就會下降。
另外乘車前喝一杯加了醋的溫開水,可以預防暈車的發生。
随身攜帶酸味食品、榨菜
出門前可以将果丹皮、話梅等酸味小零食放進包裡,在暈車過程中出現惡心症狀時吃一點,對抑制嘔吐有很好的功效。
而榨菜能通利九竅,能和諧内耳不平衡的狀态,從源頭上阻擊暈車。另外榨菜中含有維生素B1,對神經有安撫作用。
調整坐車位置和姿勢
坐車盡量坐到前面的位置,後排颠簸會比較厲害,容易導緻暈車。如果坐到後面,可斜躺,腦袋固定在坐墊上,切忌左右搖晃。另外,坐車時盡量向前看,在空氣不好時,将車窗打開通風,這些都可以很好的緩解暈車的發生。
另外坐車時不要看報紙雜志或手機,容易看得頭暈眼花,身體不适。
束腰、抱枕等減震
坐車時選擇穿束腰的衣服,可以減輕内髒的震蕩,從而減輕暈車的感覺。如果沒穿束腰衣服的話,可以把外套脫下來綁在腰上、或者躺在座椅上的時候用雙手輕輕抱住腹部,同樣可以起到降低震蕩的作用。
準備預防暈車的藥物(1)風油精:乘車途中,将風油精搽于太陽穴或風池穴。亦可滴兩滴風油精于肚臍眼處,并用傷濕止痛膏敷蓋。
(2)傷濕止痛膏:乘車前取傷濕止痛膏貼于肚臍眼處,防止暈車療效顯著。
(3)指掐内關穴:當發生暈車時,可用大拇指掐在内關穴(内關穴在腕關節掌側,腕橫紋上約二橫指,二筋之間)。
(4)乘暈甯:在乘車、船前40分鐘用溫開水送服1至2粒,小兒酌減。
(5)感冒通:在無乘暈甯的情況下,可用感冒通替代,方法同上,效果一樣。
(6)也可用安定片1片,維生素B1兩片,乘車前40分鐘溫開水送服,亦能防止暈車。
(7)可取新鮮生姜1片,或鮮土豆1片,貼于神劂厥穴(肚臍),用傷濕膏蓋貼,同時将傷濕止痛膏貼于内關穴,用手指輕輕揉摩穴位,口中亦可再含一片鮮姜,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8)胃複安:胃複安1片,暈車嚴重時可服2片,兒童劑量酌減,于上車前10~15分鐘吞服,可防暈車。行程2小時以上又出現暈車症狀者,可再服1片。途中臨時服藥者應在服藥後站立15~20分鐘後坐下,以便藥物吸收。此法有效率達97%,且無其它暈車片引起的口幹、頭暈等副作用。
(9)桔皮:乘車前1小時左右,将新鮮桔皮表面朝外,向内對折,然後對準兩鼻孔擠壓,皮中便會噴射出帶芳香味的油霧。可吸入10餘次,乘車途中也照此法随時吸聞。
希望我的文章能讓有暈動症的人在旅途過程中減少痛苦,在觀賞車程中美景的同時,收獲美好的心情和健康的身體!
請大家多多關注我,後期會将陸續推出更多的生活小常識及小竅門相關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