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現代農業發展的實踐與思考

現代農業發展的實踐與思考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09:53:45
——楊淩設施農業産業25年轉型升級見聞

2022年7月29日,将迎來我國首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楊淩的25歲生日。

她一路走來,筚路藍縷。她不忘初心,砥砺奮進。

從1997年成立至今,在這筚路藍縷、砥砺奮進的“趕考”路上,楊淩不斷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聚焦提質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在國家農業高新區的“雁陣”中,以“頭雁”的昂然姿态和責任擔當,奏響了一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歌。

現代農業發展的實踐與思考(25歲正青春一份設施農業的)1

“中國設施農業在世界上占據着重要的發展地位,目前我國設施農業發展面積已經達到了6000多萬畝,幾乎占世界設施農業發展的85%以上,我國已經發展成為設施農業的大國。楊淩示範區作為國家級農高區,成立25年來,一直在我們中國設施農業結構、環境控制、栽培技術等方面做了重要工作。”鄒志榮介紹說。

2022年6月15日,在2022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雲上推介會上,我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創始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鄒志榮教授在回答印度尼西亞ELSHINTA電台記者Dedeh Shanti提問時如是說。

設施農業 助農增收顯奇效

早春二月,楊淩農科城細雨霏霏。五泉鎮王上村村民王社謀連日來都在自己的蔬菜大棚作務。“3個棚能收入10多萬元,這得感謝設施農業‘3 2’技術呀。”王社謀掩不住高興的心情。

王社謀的受益得益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鄒志榮教授研發的設施農業“3 2”技術,其是将雙拱雙膜溫室大棚、基質袋式栽培、水肥一體化、碳基營養肥、病蟲害全程生物防控五種技術集成應用于設施大棚,從而有效提高作務品質和産值。

現代農業發展的實踐與思考(25歲正青春一份設施農業的)2

王社謀在大棚裡作務 (資料圖片)

王鑫宇是楊陵區大寨街道辦西小寨村村民,其依靠傳統方式種植蔬菜已有20餘年。從2008年開始他建設了設施大棚。“通過建設設施大棚,收入比原來提高好幾倍,借助楊淩現代化的種植技術,讓我的農業生産效益更高了,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王鑫宇說,在他的帶動下,村民也跟着建起了現代化溫室大棚,往日靠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的農民們如今依靠現代農業技術實現了收入翻番。

在楊淩,通過建設設施大棚,走上緻富路的新農民很多,揉谷鎮楊淩中來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中來有着切身感受。“設施農業的發展,不但改變了種地理念,還有效促進了農業産業發展。農民收入是以前的好幾倍,科技和理念的變革讓農民更有收獲。”王中來充分利用楊淩農科優勢,通過建設設施大棚發展農業,實現了從傳統農民向職業農民的轉變,也推動着楊淩現代農業向特色化、專業化、創新化發展。

現代農業發展的實踐與思考(25歲正青春一份設施農業的)3

王中來在新建的溫室大棚裡查看火龍果長勢(資料圖片)

“ 楊淩智慧”使現代農業更“智慧”

随着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智能控制、衛星定位等技術的發展應用,設施農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智慧農業階段,為農業生産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從而使農業更“智慧”。

5月14日,一場大雨突襲楊淩。在楊淩智慧農業示範園,一座座針對“一帶一路”國家氣候特點設計的智能溫室裡,鄒志榮在操作着溫室智能控制系統。

現代農業發展的實踐與思考(25歲正青春一份設施農業的)4

鄒志榮正在操作智能控制系統。

“園區智能控制系統會根據作物需求,自動進行進行肥水營養的輸送,其監測系統能對作物生長全過程畸形實時監測監控,對風速、風向、降雨等自然環境都可以進行預警和檢測。”鄒志榮說,楊淩智慧農業園智能管控系統能根據不同需求搭配組合,可以組合智能卷簾系統、智能放風系統、智能節水灌溉系統、水肥霧化系統、智能通風系統、智能光照調節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智能溫室管理系統,能實現設施農業從田間到餐桌的全流程“可視、可控、可管”。

鄒志榮介紹,楊淩設施農業發展從最初的牛耕地馬拉車的1.0階段、機械化的2.0的階段、自動化管理的3.0階段到如今4.0的智慧農業階段,始終走在我國設施農業發展的前列,為我國設施農業創新發展貢獻了重要的“楊淩力量”。

“楊淩智慧”奏響上合“豐收曲”

楊淩示範區成立25 年來,先後制定出台若幹支持發展設施農業的相關政策,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特色産業進行智能化設施建設,并對全區老舊溫室大棚進行智能化設施改造提升,積極探索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并學習借鑒國内外先進經驗,很好促進了楊淩農業産業的高質量發展,順利從設施農業的1.0階段演變到了如今的4.0智慧農業階段。多年來,楊淩規劃建設了一批集規模化、智能化、綠色化、循環化、數字化等為一體的智能溫室大棚,并形成了衆多可複制、可推廣的示範模式。

現代農業發展的實踐與思考(25歲正青春一份設施農業的)5

楊淩智慧農業示範園鳥瞰圖(資料圖片)

6月15日,在2022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範基地雲上推介會上,鄒志榮向參加會議的衆多上合組織成員官員介紹了楊淩設施農業發展的三個階段。他說,從楊淩示範區成立之初,就設計建設了以新天地農業科技示範園為代表的首批設施農業基地,從此便開啟了楊淩設施農業示範引領的新篇章。2008年,楊淩又設計建造了以現代農業創新園為代表的設施農業基地,其從品種選育、栽培、移植、生産、加工、運輸等環節打造了現代農業全産業鍊發展模式。

“2018年設計建設的智慧農業示範園,集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于一體,目前處于國内領先、國際一流的水平。楊淩設施農業在我國設施農業發展進程中起到了引領作用,相應新技術新設備也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家推廣應用。”他說,楊淩示範區設施農業始終發揮着示範引領作用。

近年來,楊淩已先後與全球60多個國家在現代農業領域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已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2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設施農業、節水灌溉、花卉苗木種植等多個農業領域合作,累計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活動300餘項。

如今,楊淩設施農業發展、現代農業科技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生根發芽,結出了豐碩果實。

記者:耿蘇強 李煜強

編輯:張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