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把wifi等同于wlan,其實二者是不同的東西。
wlan是無線局域網,是個技術,有這個技術,我們就可以無線上網了。
wifi是wifi聯盟,用來做無線産品之間兼容性認證的,當我們的手機和無線路由器上都有wifi的logo,代表他們倆是可以兼容的。
所以,為了保證wlan産品之間的兼容性,幾乎所有wlan廠商都會把自己的産品送到wifi聯盟,做下認證。
所以,幾乎所有無線産品上,都有個wifi标,wifi标又好看,大家就都記下了wifi。
但是偶爾可能會把單詞寫錯。比如下圖wifi就寫成了wife(狗頭/)。
最早使用電話線上網,然後使用網線上網,然後使用無線上網,然後使用更快的無線上網。
跟百哥一起來康康上網技術的發展吧!
以及wifi和wlan的關系,為什麼wlan技術需要wifi聯盟做兼容性認證,而有線網絡卻不需要。
青銅時代最早的電腦是沒有網卡的,隻有個貓,此貓非彼貓哈。
這讓我想起一個段子。
小明家裡的網不行了,跑去營業廳問技術人員是怎麼回事。
技術人員說:明天把你家的貓帶過來看看。
于是第二天,小明抱着自家的橘貓就來了。
技術人員懵了,小明懵了,小明手裡的橘貓也懵了。
大“橘”為重啊。
話說回來,貓(MODEM)實際上長這樣,是用來接電話線的。
電話線上網的速度是56k每秒,注意是kb不是kB,換成下載速度也就是5-6k每秒。
小b(比特)和大B(字節),是8倍的換算關系,再加上一點損耗,帶寬速度除以10就差不多是真實下載速度了。
當時的貓,完全遵循電信電話線傳輸那套标準,不需要另外做兼容性認證。
白銀時代後來有了高速網絡(以太網技術),使用網卡進行局域網連接,可以實現10Mb每秒的傳輸速度,網卡的形态和現在一模一樣,都是接網線的。
不過現在的以太網,發展到了家用普吉千兆,企業普吉萬兆的速度。
這個就是網卡,插網線的,大家都見過。
網卡的技術,嚴格遵循成熟的以太網技術,所以也不需要再另行兼容性認證。
黃金時代再後來就有了今天的主角,wlan,無線局域網技術。
顧名思義,不需要連網線,就可以實現類似網線的高速局域網傳輸。
最早的民用普及的wlan技術标準是802.11b,理論速度11M,實際速度到不了5M。
再然後802.11g,理論速度54M,實際速度最大22M。
再然後802.11n,理論300M,實際速度最大100M。
再然後就是現在的802.11ac,新的手機和筆記本都是ac的,最大可以達到千兆無線速度。
從最早的wlan技術到最新的wlan技術,中間也沒經過幾年,發展是相當快的。
每次ieee(國際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協會)出了新協議的草案,注意是草案,不是确定的标準,這時各大廠商就會根據草案來進行産品的設計和生産了。
因為當草案确定成正式标準,市場都被友商搶完了。
但是既然叫草案,那裡邊的一些技術細節就會經常變動,那麼各個廠家生産的産品,你的手機,我的路由器,就不一定能互相連的上。
那麼消費者在購買wlan産品的時候,怎麼才能确定可以互相連接呢,就需要有個第三方組織,來幫忙做實驗驗證。經過這個第三方組織驗證過的所有産品之間,都是可以互相連接的。
這個就是我們熟悉的wifi認證logo,當時802.11n還是草案。
未來時代前面的802.11系列無線技術,還都是無線局域網技術,雖然越來越快,但必須要借助無線路由器才可以訪問互聯網。
5G時代的到來,無時無刻都可以高速連接互聯網,這也是首次中國通信技術在世界領先。
今日分享結束啦~
如果你看到了這裡,百哥想請你幫個小忙:
1.關注@衆元百哥,這是一個會陪你至少10年的技術号,定期分享ICT技術。
2.幫我點贊,轉發,評論三連,也讓更多的人真正愛上ICT技術,學好ICT技術
獲取hcia/hcip/hcie學習及備考資料,歡迎加入技術讨論群:662736393
今日話題讨論:wifi和wlan的區别搞清楚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和百哥留言互動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