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土樓
在前往福建永定之前,我對土樓的印象大概隻有“神奇古老的建築”“位于遙遠南方的世界文化遺産”。無論是《大魚海棠》中的“神之圍樓”,還是迪士尼版《花木蘭》中的木蘭家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電影選擇以土樓為背景,展現帶着些神秘色彩的古中國。從廈門出發,一路向西,當眼前的風景從濱海都市逐漸過渡成山野田園,當路側土色的巨大圍合建築開始變得越來越密集,我們便來到了這種神奇建築的故鄉——永定。
建築奇觀承載文明變遷
在閩西,土樓比我們想象的更多。這些形态各異的巨型建築散落在山野之間,成為田園詩中的點睛之筆。據了解,目前永定現存土樓有2萬多座。2008年7月以永定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其中包括了初溪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及衍香樓、振福樓。在永定停留的3天裡,我們走訪了諸多具有代表性的土樓。那些令人驚歎的建築雖然外觀或圓或方,看似相似,但是走進其中,你才能品味到形态和結構的各異。
“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曆經滄桑三百年。”這首童謠唱的便是有“土樓王”之稱的承啟樓。這座雄偉、厚重、粗犷的巨型土樓在鼎盛時期有七八百人居住于此,相傳有姑嫂分别居于樓東樓西,竟數年不曾相識。這樣規模的土樓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小城市了。幾十戶人家聚集而居,共樓居住,出門相見,一樓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也難怪,承啟樓被稱為“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範”。
行至于此,或許你不免好奇,這種神奇的共居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其實,這正是土樓建造背後承載的中國多元文化發展的進程。據了解,大多數的永定客家人是南宋、元、明時期從河南中原一帶遷入的。飽受戰亂饑荒、漂泊流離之苦的永定客家先民,選擇閩粵贛交界的山區作為安身立命之所,既要防禦時常出沒的虎狼野豬、盜賊匪寇的侵擾,又要化解與土著居民的摩擦,聚族而居、集體防衛成為他們生存的必然選擇。因此,他們運用中原古老的建築技藝,建造起融居住防禦于一體的 “堡”“寨”。一般客家土樓是一個由四五層樓房圍成的方形或圓形建築,中庭是祖堂——舉行祭祀和家族活動的地方。而在外圈建築中,一、二層通常是廚房和谷倉,對外不開窗或隻開極小的射孔,三層以上才住人開窗,可以說這種建築防禦性極強。客家土樓有3種典型樣式——五鳳樓、方樓和圓寨。在洪坑村的福建土樓客家民俗文化村,這些典型的土樓樣式一應俱全。
碧水中流,田宅錯落,雞犬相聞,榕蔭掩映。步入洪坑村,一幅客家鄉村的田園畫卷便在眼前鋪陳開來。洪坑土樓群依山就勢沿洪川溪而建,選址布局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布局的“風水”理念。客家人巧妙地利用了山間溪旁狹小的平地,建造了一棟棟形态各異、精巧繁美的土樓。在河對岸的觀景台上遠觀福裕樓,高低有序、形似三山,巧妙地融于周圍的自然之中,堪稱五鳳樓的經典之作;宮殿式的方形大土樓奎聚樓與其背後的山脊連為一體,遠觀猶如猛虎下山,氣勢非凡;臨河而立的圓樓如升樓精巧玲珑,有“袖珍”土樓之稱,這裡也是《大魚海棠》中神婆的居所,站在中庭仰望天空,恍然中有一種“坐井觀天”之感……
在洪坑,振成樓是遊客不會錯過的一棟。這座有“土樓王子”之稱的圓形土樓擁有福建土樓中獨一無二的“官帽”外形。其主體結構是依八卦圖設計的,卦與卦之間設防火牆,若是遇上失火,隻會燒一卦,不會蔓延。振成樓不僅外觀富麗堂皇,内部設計也相當精美,石雕柱腳、木刻門面、琉璃瓦當……蘇州園林和古希臘建築的元素在這棟土樓中完美結合,堪稱一座中西合璧的土樓。
如果說洪坑古村落展示了土樓形态的多彩多姿,那麼距離洪坑約20公裡的初溪古村落則更能令人感受到質樸與原生态。爬上高高的觀景台,可以看到初溪大大小小、形态各異的土樓盤亘在山水之間,這裡既有現存最古老的圓土樓集慶樓,還有最年輕的圓土樓善慶樓。群山環抱中初溪少了幾分喧嚣,多了幾分清幽,行至此間,你也會多了幾分閑适之心,去細細探訪那傳統的客家世界。
客家文化靈活展現
如今的洪坑村也是福建土樓客家民俗文化村,在這裡不僅能欣賞到各種精巧的土樓建築,更能感受到存在于方方面面的客家文化。我們行至振成樓前時,悅耳動聽的古樂傳來,引得遊客紛紛上前觀賞。原來這是由數位民間藝人演奏的“十番音樂”。這種集打擊樂與吹奏樂為一體的交響樂原是古代舉行大型慶典的宮廷音樂,流傳閩西至今已有600餘年曆史。如今,十番音樂已與閩西漢劇、土樓營造技藝一起入選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迎賓客》《步步高》等傳統音樂不僅優美動聽,更是展示出了客家人的熱情好客以及對生活的美好企盼。曲罷,樂師李德忠向我們熱情介紹起十番音樂的曆史以及他們演奏使用的樂器。“其實民間的十番音樂還會有唢呐等吹奏樂器,不過在景區表演為了配合整體環境和氛圍,我們因地制宜,主要使用弦樂和打擊樂器。”熱情悠揚的十番音樂似乎讓人穿越到土樓家族正門大開、宴請貴賓的繁華場景。李德忠望着不遠處的振成樓說道,“你看,那是物質遺産,我們這是非物質遺産。來到土樓,就是要讓你們全方位地感受到客家文化哩。”
聽罷十番音樂,不遠處傳來的客家山歌将我們引至慶成樓,也是如今的客家家訓館。在慶成樓的中庭,一位身着傳統服裝的大姐一邊打着竹闆,一邊高聲吟唱。“客家山歌遠傳揚,條條唱來情義長,聲聲唱出哥心事,句句唱出妹心腸。”清亮的山歌配着竹闆的韻律回蕩在土樓的圍廊之中,讓人不禁想到客家人在山間勞作,阿哥阿妹曲通心意的傳統生活場景。
如今,很多客家人依然生活在這些土樓之中,我們步入的每一座土樓都不隻是冰冷的建築。五月的永定豔陽高照,午後阿爺大姐們就坐在那些古老的楹聯下聊着天,看到我們進來還會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喝茶。走在其間,你會感到那種綿亘數百年的生活方式依然沒有被現代化的浪潮沖洗殆盡,傳統的客家人依然飽含着那份好客熱情。
而客家人堅守的,還有那些刻在楹聯門楣上的家訓。千百年來,在數次長距離遷徙中,客家人跨黃河、渡長江,曆盡艱辛。不論走到哪裡,他們都将家訓帶在身上、刻在心中。“甯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彰顯的正是這種家風家訓對于客家人的重要性。也正是這種家訓,讓客家人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依然奮發,在陌生的粗粝之地構造出屬于自己的家園。客家家訓館記載了這些影響着一代代客家人的箴言。念祖追宗、耕讀傳家、勤儉持家、孝悌仁愛、禮義廉恥等是貫穿多家家訓的核心思想。
在土樓之中,關于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的楹聯更是随處可見。“土樓王”承啟樓大門的楹聯為“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後孫謀讀與耕”;振成樓的門聯則是“振綱立紀,成德達材”,另有楹聯“振作那有閑時,少時壯時老年時時時須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國家天下事事事要關心”;衍香樓的門聯為“積德多蕃衍,藏書發古香”……土樓建造者們将内心裡的價值觀念和對子孫後代的期待要求都镌刻在這些楹聯之上,希望這些精神與土樓一樣世代相傳。
古老土樓活化新生
在永定的鄉野遍布着2萬餘座土樓,除了被列入文保單位的土樓,還有很多土樓面臨居民流失、無人照看的問題。在福建客家文化旅遊集團、福建省客家土樓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開梅看來,對這些土樓進行活化利用和開發,不僅能夠切實地将這些古民居保護起來,還能夠将永定的土樓旅遊開發出更多業态,注入更多活力。
在永定的湖坑鎮,數百座大小、形态各異的土樓,依山就勢分布在南溪河兩岸,蜿蜒十幾公裡,錯落有緻,蔚為壯觀,被當地人稱為“土樓長城”。行走在南溪的村落之間,體味到的是恬靜悠哉的客家鄉間生活。據張開梅介紹,南江土樓是永定區規劃未來永定土樓五大民宿集群項目之一,為了加大對民宿項目的打造力度,福建客家文化旅遊集團計劃先期投入建設标杆民宿項目,帶動國内知名民宿連鎖品牌及網紅民宿主進駐永定土樓,創投民宿項目,建設以永定土樓元素為主的民宿大集群。經過與廈門讀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商洽,雙方決定共同開發南江讀旅·朝陽樓民宿項目。“推進讀旅民宿項目的創新開發模式後,目前我們增加開發東昌樓、洪坑民宿中心、崇盛樓、永昌樓等項目,同時有4家民宿品牌正在洽談合作項目,創新的開發模式将作為今後民宿項目招商的樣闆項目。”張開梅說道。
此外,在南江,福建客家文化旅遊集團還聯合湖坑鎮打造了南溪鄉村振興示範帶,鎮村企合力推進景區項目建設,景區項目開發依托土樓精品民宿集群、世遺土樓、南江3A級景區、福建土樓第一漂等項目,整合土樓及相關資源,打造土樓實景演藝、高空索道創新觀景、高山露營基地等項目。此外,福建客家文化旅遊集團還挖掘南溪連片基點村及“紅色小延安”革命曆史,打造了紅色旅遊新品牌,讓具有豐富業态的南江具備永定土樓旅遊的核心吸引力。如今,随着南江旅遊的升溫,遊客逐漸增多。鄉村旅遊的發展讓南江的村民們嘗到了甜頭,青壯年慢慢回流村裡就業。據了解,目前村裡有50多個賣農副産品和小工藝品的攤位,村民自家産出的柿子餅、百香果、筍幹、茶葉等供不應求,每個攤位年均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
談到永定土樓未來的規劃和發展,張開梅表示,永定土樓将不斷延伸“旅遊 ”的概念,升級打造旅遊産品。“客家土樓文化是永定土樓最核心也是最獨特的文化特征,我們将會對客家土樓文化的内涵進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張開梅說道。目前景區正在大力推進“客家文化進土樓”項目,借助客家家訓館、客家楹聯、客家婚慶表演等項目,通過創新的表現形式,為景區注入創新的文化血液。“一樓一景緻、一樓一特色”,永定土樓希望遊客走進不同的土樓,能夠收獲到不同的文化體驗。此外,他表示,永定土樓還将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特别是村民參與土樓美食、特色農産品、主題休閑遊等業态的開發,并進一步完善洪坑景區的夜遊土樓和商業街區項目,全面促進景區的産業升級。
圖源:景區提供及自采
環球時報汽車周刊
環球時報時尚周刊
環球時報地産觀察
環球時報前沿觀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