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芒種的感想和感悟

芒種的感想和感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0 10:00:56

芒種的感想和感悟?芒種6月6日0時26分,迎來“芒種”節氣,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芒種的感想和感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芒種的感想和感悟(芒種這麼忙這麼美)1

芒種的感想和感悟

芒種

6月6日0時26分,迎來“芒種”節氣!

“芒種”也稱“忙種”,這個時節“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真是個又忙又美的時節啊。

芒種一隅

執一筆純真,畫一隅煙火,贈你一方生趣。

插畫《二十四節氣之芒種》

央視新聞《夜讀》X 水墨畫家皇小小獨家呈現

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快種。所以“芒種”也被稱為“忙種”“忙着種”,是收割和栽種攪纏在一起的時候。“芒種出力出汗,收秋壓斷扁擔。”這一季忙下來,往後吃的喝的都有了。

被稱為“麥黃風”的小南風不斷悠悠吹拂,天藍得透明,清清水流繞着竹樹繁密的村莊。水是長流水,不斷地分出岔去,一灣又一灣。“稻黃一月,麥黃一夜。”圩(wéi)野裡,黃熟的麥子和油菜正開鐮收割,新插下的稻秧已經返青,一片片黃,一片片綠。

田間什麼農活都有了,“小滿不答話,芒種不回頭。”小麥、油菜還有留種的紫雲英收割以後,地要趕快灌水翻耕,把單季中稻秧搶插下田。四野裡都是草帽晃動,水田裡都是倒退着插秧的人。“小滿栽田家把家,芒種插秧普天下。”人們真是忙得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又起早又摸黑,路又遠,田埂窄,中飯送到地裡吃。”

麥子打下後,那些粗壯光潔的麥稈會被挑選出來,剪去外葉和梢頭,紮成一摞一摞地放太陽下曬幹,再稍稍打潮,就可編麥辮子,一盤麥辮子能縫出一頂草帽。

麥上場,杏子黃。南風初起,一樹樹杏子帶雨黃透,果香撲鼻。水靈靈的杏子,黃中透紅,閃着誘人的光澤。櫻桃也紅了,水塘邊的桑果子早就熟透了,成群的麻雀飛到樹上啄食,當然還有白頭翁、八哥和山喜鵲。

這些日子裡,叫天子成天響亮地蕩氣回腸地鳴叫着,常常三五一夥箭一樣從田溝裡直沖而起,像比賽似的一個比一個蹿得高,倏忽間就竄上雲霄。

豆麥下場,早稻揚花,田疇之上一片柔情蜜意。月月紅、紫薔薇、槿柳花、石榴花一齊出台,金銀花四處飄香,茉莉花枝梢上全是圓潤白苞。藏在田埂和坡地邊草叢裡的“栽秧果”鮮紅欲滴,像惹人憐愛的小精靈,小心地摘下捧在手心裡,甜津津的紅色汁水一碰就溢出來。

有時,麥地翻耕後還沒有來得及耖(chào)平,早梅雨就來了,隻好泡着。水嘩嘩地流向低處溝塘,魚逆水而上,在犁出的溝壟裡亂遊。從兩頭追趕堵截,不一會兒就能捉好多。

單季中稻秧全部插完,田腳水清,還要舉行安苗活動。說是請神靈護佑秧苗平安生長,其實更是對自己一番忙碌後的犒勞。用新麥粉捏成家禽牲畜,蒸熟,點上頗見喜氣的苋菜紅汁,先送土地廟祭祀。結束後再端回家,配上瓜果魚肉,大碗裡倒滿青梅酒,相互勸飲,慢慢醉去。

入夜,已有流螢幾點,飛來又去,白蘭花香若隐若現,仲夏夜到了最值得珍惜的時候。

芒種民俗

芒種·三候

芒種一候“螳螂生”,古人認為芒種時節螳螂破繭而出。螳螂是自然界的拟态專家,可以貌如花,形如竹,可以翠如夏草,枯如秋葉。

芒種二候“䴗(jú)始鳴”,成語“勞燕分飛”,“燕”指燕子,“勞”指的就是伯勞鳥,即“䴗”。

芒種三候“反舌無聲”,在古人眼中,伯勞鳥和反舌鳥是善鳴之鳥中的兩類典型代表,此時節,伯勞鳥啼鳴,而反舌鳥收聲。

芒種·送花神

芒種送花神,是中國人綿延千年的歲時風雅。與農曆二月十二恭賀百花生日的“花朝節”(也叫“花神節”)相對應,一迎一送之間,積澱着中國先民欽敬自然的人文情懷。相傳芒種日,百花凋零、群芳搖落、花神退場,民間會在這一天舉行儀式餞送花神,表達對花神賜美人間的感謝,以及盼望花神明年再會的美好希冀。

芒種·青梅煮酒

芒種時節,梅子成熟,正是煮梅、食梅的好時候。由于新鮮的青梅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食用,最常見的加工方式便是“煮梅”。此外,民間還流行釀制青梅酒,味道清爽。《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中便有“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的描述,“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就由此而來。

芒種

草木人間

梅子黃時雨,田間稻花香,渌沼蓮花放,夏日悠悠長……芒種時節的這些絕美風景,入眼入心。不管是煮梅聽雨,小樓看海,還是枕花而眠,聽水入夢,都讓人心生怡然。

在這個又忙又美、又收又種的時節——

希望你“忙而不亂”:莘莘學子就要踏上考場,願你們沉着冷靜,将多年“種植”轉成“收獲”,碩果在前,隻管去摘。

希望你“忙而不茫”:保持内心的節奏,有收獲也有行動,既能得到努力後的犒賞,也不忘繼續向上生長。

芒種之夜

微風輕拂,吹起陣陣麥浪

這是豐收的季節,也是播種的時刻

我們想邀你赴一場“芒種之約”

一起走進經典,共享閱讀之美

6月6日19:00到22:00

總台文藝中心、人民文學出版社

将聯合舉行大型網絡直播活動

【中原作家群聊“網格本”】

主持人張澤群

茅盾文學獎得主李洱、柳建偉

作家梁鴻、馮俊科、邱華棟

邀你“加入群聊”

一起暢聊外國文學經典

等等,你問“網格本”是什麼?

“網格本”是愛書人對人民文學出版社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的昵稱

因其簡約的網格狀封面設計得名

看完是不是覺得很眼熟?

甚至家裡現在就有一本?

更多關于“網格本”的故事

明晚七點來直播間聽個痛快

不見不散!

制片人 | 張天宇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 | 楊瑜婷 校對 | 高少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