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的護理及注意事項?新手寶爸寶媽們,最擔心的莫過于寶寶的健康問題剛随媽媽出院回家的寶寶,大多正處在新生兒黃疸的高峰期,因此,家長掌握新生兒黃疸的居家觀察與護理要點,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新生兒黃疸的護理及注意事項?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手寶爸寶媽們,最擔心的莫過于寶寶的健康問題。剛随媽媽出院回家的寶寶,大多正處在新生兒黃疸的高峰期,因此,家長掌握新生兒黃疸的居家觀察與護理要點,顯得尤為重要!
什麼是新生為黃疸呢?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征的病症。黃疸在新生兒中非常常見,大約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産兒會有肉眼可見的黃疸。
黃疸分類: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出生後4~6天是最黃的時候,7~10天以後逐漸消退,家長不必過分緊張。黃疸測試數值不是特别高的情況下,不需要特殊處理。
病理性黃疸: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産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内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需要進行住院光療、甚至是需要換血治療。
那麼家長在家裡如何判斷新生兒黃疸的程度呢?
1、仔細觀察黃疸變化
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局限于面頸部、軀幹、鞏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過肘、膝,寶寶情況好、吃奶佳,一般為生理性黃疸。如觀察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即為重度黃染,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和治療。
2、觀察寶寶日常生活
隻要覺得寶寶看起來愈來愈黃,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體溫不穩、嗜睡,容易尖聲哭鬧等狀況,都要去醫院檢查。
3、注意寶寶大便的顔色
注意寶寶大便的顔色,如果是肝髒膽道發生問題,大便會變白,但不是突然變白,而是愈來愈淡,如果再加上身體突然又黃起來,就必須帶給醫生看。
4、家裡光線不要太暗
寶寶出院回家之後,盡量不要讓家裡太暗,窗簾不要都拉得太嚴實,白天寶寶接近窗戶旁邊的自然光,照自然光的原因是,自然光裡任何波長都有,照光或多或少會有些幫助。而且家中太暗對寶寶吸收維生素D有影響,但不要讓寶寶直接曬到太陽,怕會曬傷,而且也怕紫外線帶來傷害。
5、勤喂母乳
若為母乳性黃疸,囑可繼續母乳喂養,如吃母乳後仍出現黃疸,可改為隔次母乳喂養逐步過渡到正常母乳喂養。
劃重點:
首先要做到的是先去醫院确診,畢竟孩子的抵抗能力沒有那麼強大,還有很多疾病可能是和它有所相像的,所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确診疾病類型。
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可以自行消退的,但是病理性黃疸是由許多原因引起的疾病,必須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常見的幾種黃疸原因是:溶血性黃疸、感染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母乳性黃疸等,有嚴重黃疸的新生兒應警惕核黃疸的發生,特别是未成熟兒,月齡越小發病率越高,一般可于嚴重黃疸發生後12~48小時之内出現精神萎靡、嗜睡、吮奶無力、肌張力減低、嘔吐、不吃奶等症狀,此時如及時治療,可以完全恢複。
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可引起“核黃疸”,其預後差,除可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嚴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如發現有病理性黃疸的迹象,應及時送醫院診治。
文章作者: 杜豔 王豔豔
作者單位: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