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鳥叔
盡管觀衆對張藝謀執導的《長城》褒貶不一,但有一點不可否認:《長城》的視覺效果已跻身世界一流水準。
這其中自然體現出張藝謀在色彩運用方面的獨到見解(色彩叙事這事兒他早在《英雄》中就嘗試過),但影片制作設計師約翰·邁爾(John Myhre)和藝術指導科林·吉布森(Colin Gibson)也對此貢獻良多。兩人可都是奧斯卡獎得主。
或許很多人不了解制作設計師、藝術指導這些工作。鳥哥先來科普一下。
制作設計師(production designer),即我們常說的美工設計或美術指導,負責影片的“外觀”設計,監督所有視覺元素的呈現,包括但不限于場景、道具、服裝、化妝、視效,确保這些元素能夠和諧共處、符合導演的要求。
藝術指導(art director)主要負責場景的設計與布置,包括實景拍攝的場景與後期加入的虛拟場景。
許多觀衆吐槽《長城》中無影禁軍的盔甲配色像極了《恐龍戰隊》。《恐龍戰隊》有黑藍紅黃粉五位戰士,《長城》則有黑衣熊軍、藍衣鶴軍、紅衣鷹軍、金衣虎軍、紫衣鹿軍。
如果把鷹換成猿,這就是華佗的五禽戲了。鳥哥本以為五種顔色或許暗合五行,但黑色藍色同屬水,紅色紫色同屬火,看來五行配色是講不通了。
其實,科林·吉布森正是1995年電影版《恐龍戰隊》的藝術指導。
雖然《恐龍戰隊》中五色戰士和《長城》中無影禁軍的五色铠甲應該都不是科林·吉布森的主意(他在片中隻負責場景設計哦),但似曾相識的配色總會讓觀衆聯想到科林這位同時參與過這兩部影片的幕後工作人員。或許他是個自帶五色屬性的藝術家。
言歸正傳,鳥哥今天就來說說這位科林·吉布森。科林·吉布森是一位來自澳洲的制作設計師和藝術指導。
作為制片人兼導演喬治.米勒(GeorgeMiller)的禦用班底,科林·吉布森曾參與過《小豬寶貝》(Babe)、《小豬進城》(Babe: Pig in the City)、《快樂的大腳》(Happy Feet)、《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Mad Max: Fury Road)等多部作品,并且憑借《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奪下了第88屆奧斯卡最佳制作設計獎。
在《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中,科林·吉布森為喬治.米勒設計了所有車輛,比如:
Buggy #9
FDK
Interceptor
Mack
Peacemaker
Plymouth Rock
The Big Foot
The Gigahorse
The Nux Car
The War Rig
這些造型各異的車輛不僅外觀酷炫,而且真的能夠按照喬治.米勒的要求正常行駛。
甚至那把噴火吉他也真的能夠噴火。
《長城》中雖然沒有車輛,但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攻堅武器令人目不暇接,比如投石器、鶴軍吊索、大剪刀、基于孔明燈設計原理的熱氣球等等。
而整部影片的場景在科林·吉布森的指導下壯美恢弘,無論是靜态的長城還是戰火中的戰場、無論是饕餮攻城還是饕餮肆虐皇宮,場面之壯觀華麗均令人印象深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