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店,可以被粗糙地定義為“商場店”的反義詞。與後者相比,社區店更了解當地的居民生活習慣和社區文化,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更能夠滿足人們對熟悉感和安全感的需求,也更能夠與人們建立起真正的聯系。
以咖啡店為例,如果商場店象征的是自助點單、随時take out的高效和标準化的出品,那麼社區的咖啡小店代表的則是“慢磨”和“松弛感”。
社區小店像是家的延伸,你可以和朋友約着坐上一個下午。/圖源:Pexels
在豆瓣、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有關年輕人辭職開社區店的經驗分享帖比比皆是。美好的社區店,成了年輕人的下一站——他們決心逃離996、不想再與工作辛苦糾纏,回到生活的細節裡。
DT财經和智聯招聘聯合發布的《年輕人理想工作報告》顯示,當代年輕人(30歲以下)選擇理想工作時最看重的是“自由”,而最理想的職業則是開一家自己的小店。
作為一個居住在一線城市、每天要在早晚高峰中争分奪秒的社畜,我對“社區感”也抱有某種幻想,希望它能夠滿足我“慢下來”的需求,把我從快節奏的“都市感”中解放出來。
我希望家樓下能有一家小小的咖啡店,這樣我上班前就能站在小店門口聽一會吱呀吱呀的磨豆聲,一邊聞着濃郁的咖啡豆香,一邊思考今天是喝美式還是奶咖;我還希望周末能獨自到社區的小破書店好好待上一個下午,不用擔心被那些喜歡到精修書店裡擺拍的俊男美女打擾,安心當一個周末限定版文青。
《深夜食堂》,我對“社區感”想象的元場域。/電影截圖
真實的社區環境和社區小店的經營狀況是怎麼樣的呢?這些天,我去廣州的幾個社區看了看,與社區店的老闆們聊了聊。
事實上,理想社區店的另一個真實,離不開有關進貨成本、水電費、鋪租、外賣平台傭金、翻台率等的計算。
總有人退場,也總有人進場
對于渴望自由的年輕人來說,成為商業巨富太遙遠,當一輩子的996打工人又不甘心,開一家情懷與出品兼有的社區小店?這個夢想的size似乎剛剛好。
據專業人士預測,“社區類商業”将成為新的流量中心。相比起成本更高、近年來更容易遭遇“階段性停擺”的商場店,社區店的經營自由度更大,客群更穩定,最重要的是經營成本更低,因此成為不少年輕人創業的第一站。
8月的一個下午,我去到了廣州近年在社交平台上走紅的街區——江南西。20世紀末、21世紀初,江南西是名副其實的廣州頂流。然而,随着廣州經濟中心的東移,江南西不可避免地沒落了。最近幾年,因為社區改造,一大批富有特色的社區小店入駐江南西,就這樣,粵式old school的江南西帶着不同的面貌重新進入了年輕人的“打卡列表”中。
社交媒體上可以搜到海量江南西的遊玩攻略。/圖源:小紅書截圖
位于江南西的青鳳社區和紫龍社區,是廣州兩大著名網紅社區。這裡除了咖啡店和甜品店等初代的網紅店外,手工體驗坊、古着店、大頭貼店、潮牌店也陸陸續續開了起來。這些店鋪的裝修“網感”濃度非常高,包括但不限于日系小屋風、濟州島風、美式複古風、北歐簡約風,随便一拍就很“出片”。
在社交平台上,這些小店似乎總是熙熙攘攘,有時還需要排隊消費。但當我親身走進社區時,卻發現,不少店鋪處于空置狀态,門口的玻璃上張貼着“旺鋪招租”的告示。幾個月前人氣爆棚的網紅店,業已搬空離場。
一位小店老闆透露,在江南西,很多新店都逃不過“半年之癢”的倒閉詛咒,靠着社交平台的流量火起來的店,客流量大多“來得快去得也快”。等到消費者嘗鮮的勁頭過去了,這些店也就離“關門大吉”不遠了。
在江南西,可以看到不少“旺鋪轉讓”的告示。/碗幾攝
在江南西開手工意面店的幸姐告訴我,附近每新開一家社區餐飲店,她都能明顯感覺到客人被分流了。她的小店約50平方米,容納着吧台、廚房、六七張小桌子,還有三隻愛貓的小窩。
開店3年來,她眼看着附近的餐飲店換了一批又一批,“旺鋪招租”的告示也貼了一波又一波。不少人因情懷而入場,卻因為生意中的真實計算而退場。能存活下來的,總是少數。
有人為糊口,有人為情懷
在江南西這樣店鋪流動率大的網紅街區,一家小店能存活過3年,已經可以拿“終身成就獎”了。
幸姐原是酒店的大廚,3年前“被失業”,思來想去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麼,于是咬咬牙開了這家小店,想着收入應該能比打工高不少。
然而,受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影響,社區店生意難做了,堂食變少,隻能轉做外賣。
可由于菜品制作成本較高,她的菜品在外賣平台上與十幾塊一大份的預制菜相比,在價格上毫無優勢;另一方面,消費者點外賣圖的是方便和快捷,而手作餐飲店主打的是體驗感和精細感,在講求“快”的外送流程面前,社區小店的這些優勢被通通抹平。種種原因下,在今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幸姐的小店都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态。
幸姐的小店裡,哪怕是客滿,也頂多能接納20位左右的顧客。/碗幾攝
阿朱的咖啡小店開在中山大學南校門的對面。她的店是附近街區唯一 “像樣”的咖啡店,主要做的是附近三所院校的學生生意。店内面積約20平方米,整體裝修、布置都以實用為主,天氣好的時候,阿朱會把店外的遮陽傘打開,讓客人可以坐在露營帆布椅上,邊聊天邊呼吸新鮮空氣。
不少熟客總擔心她賺不到錢。一瓶冷萃咖啡,制作時間一般需要10個小時甚至以上,在阿朱店裡堂食賣26元,在外賣平台上賣30元(扣除外賣平台近30%的傭金和各類活動滿減後,她真正能拿到手的不足20元),而相近的品質放在高檔小區或者寫字樓附近則可以輕松堂食賣到38元。對此,阿朱并沒有太多怨言,她認為,在社區開店,首先就不能抱着要賺大錢的心态。
每天上午,阿朱都忙着給外賣訂單出餐。/碗幾攝
小店剛開起來時,學生們喜逢甘露:“這附近終于能有一家可以坐下喝咖啡的店了!”她還主動跟我聊起她發現的一個“怪象”:她的店裡,很少有大一大二的學生來,來的大多是研究生和博士生。
她開玩笑道,他們大概是吃過生活的苦,便不覺得咖啡苦了吧。對于學生們來說,去阿朱店裡,不但能夠喝到新鮮的咖啡,還能有個讓自己暫時忘掉繁忙學業的窗口,不但能和她聊聊不順心的事,還能聽她講冷笑話。紮進社區創業的年輕人相信,這樣的“人情味”是社區店獨有的魅力。
講起和學生間的趣事時,她臉上露出了姨母笑。實際上,阿朱今年才25歲,來她店裡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大多比她年紀要大。他們向她吐槽科研裡的不順心事,也談年齡焦慮。有個老熟客跟她抱怨道:“我快30歲了,博士也快畢業了,卻不知道自己以後能做什麼。”說這話時,眼神裡帶着對阿朱和她的小店的羨慕。
是的,人們對社區小店帶有一種電影《深夜食堂》式的濾鏡——老闆寡言但有智慧,總是會以自己的方式關懷那些疲倦的靈魂。對于他們的人生命題,阿朱當然沒辦法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她可以提供的僅僅是一杯給他們續命也好,撫慰也罷的咖啡,一個他們在“精神内耗”期的喘息地,一次于學生們而言是“圍牆”之外的治愈對話。
社區小店裡,似乎總是藏了很多故事。/《深夜食堂》截圖
當然,也有“明知不賺錢,偏要把店開”的社區店“玩家”。
與幸姐及阿朱相比,95後子華開店的壓力似乎要小得多。他在五羊邨開了一家茶、咖啡、中藥元素相結合的飲品店。作為傳媒工作室的老闆、抖音和小紅書上頗有經驗的創作者,他并不打算把新媒體營銷那一套用在自己的店裡,原因很任性——他想要和客人逐個聊天。這樣的底氣,來自于他已經做好了靠其他副業來給這家小店供血的準備。
子華并沒有對上一任租戶留下來的鋪面進行大改造,隻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了些瓶瓶罐罐和宣紙的裝飾。他的小店店面光亮、整潔,适合久坐。
他半埋怨道,剛開業時來的人太多了,遠超他可以用心招待的顧客量了。而随着時間的推移,客流量慢慢在變少,這倒讓他感到舒适。
在我去他店裡的那兩個小時裡,可能是天氣的原因,店裡隻有一位客人。子華對這樣的狀态似乎“心滿意足”,他稱希望能把店做得慢一點,沉澱下來,才能做得長久一點。
子華店裡的裝飾品體現着他個人的審美和巧思。/記者攝
我離開子華的店3分鐘後,發現他更新了一條朋友圈——是那位唯一的顧客給他留下的字條,上面寫着“好喝的龍井和溫柔的老闆讓我(心裡)亮堂了”,子華的願望正在一步步成真。
社區小店夢,是明碼标價的
對很多人來說,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小店,更多隻是表面風光。
我問一位本地的咖啡博主何卡飛,有沒有想過開一家自己的社區咖啡店。對方秒回:“不想,賠錢玩意兒。”他随手給我算了一筆賬,房租、人工、出杯效率、産品成本,這些都是壓垮社區店的因素。他身邊不乏懷揣着夢想開店的年輕人,但最後發現夢想太貴了,自己養不起,即使勉強養得起,也心力交瘁。
确實,幾乎所有的店主都會面臨着經營焦慮。焦慮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不一定賺錢。由于進貨量少,小店店主在供應商面前幾乎沒有議價權,加之市場不确定因素越來越多,門店随時會面臨停擺的風險;
二是社區店内卷嚴重。不少店主跟我抱怨,現在開一家自己的小店,不但要懂行業知識,還要會做海報、會拍短視頻做引流,還要懂得建社群搞促銷。
店主如果手頭寬裕的話,還可以把推廣外包出去,如果預算不足,就隻能事無巨細,大到店鋪裝修、選材、設計新品,小到機器保養維修、包材設計、打掃衛生、通水渠,都親力親為。
小店老闆總是“身兼數職”。/圖源:視覺中國
“為什麼不把推廣外包呢?是因為不想嗎?”面對我的魯豫式發問,幸姐無奈地說:“我是真的沒錢做推廣。”她曾經也了解過推廣的費用,若要把推廣外包給提供一條龍服務的廣告公司,一個季度起碼要好幾萬,而這筆費用已經等于她門店一個淡季的總收入了。
如果是自行聯系網紅寫探店筆記,價格則從幾百到幾千不等,這對社區小店來說确實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另一方面,靠做營銷火起來的店一般後勁不足,因為“總會有新的店把上一家店的流量熱度給覆蓋下去”。一位在五羊邨社區裡做了7年面包的師傅告訴我,他甯願把心思放在做好産品上,“為了營銷而營銷沒有必要”。
他見過很多把營銷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新店,這樣大多積累不了用戶口碑,最後做營銷把店給做垮了。那些熬過了新店“半年之癢”的店主也大多認為——與其把錢投在不确定性高的廣告上,不如把錢花在提升産品質量上。
面對同質化的探店筆記,消費者都快要看麻了。/小紅書截圖
和幸姐一樣,阿朱沒有做推廣。對于阿朱不打廣告的行為,附近的學生“看不下去”了,就在課餘時間來她店裡幫她拍咖啡小視頻,幫她運營抖音,還給她建立了一個60多人的小社群。
對于未來,阿朱并沒有太多想法——幾乎全年無休,每天死守在店裡十幾個小時,似乎很難有時間和精力去想更遠的事。幸姐也一樣,我問她有沒有什麼“小目标”時,她想了一會,最後說:“還是先把這兩年給熬過去吧。”
我去阿朱店裡那天是七夕,她的熟客在外賣單裡備注祝她“節日快樂”,阿朱說,她喜歡和客人以這種方式對話。店裡生意不忙時,她還會在外賣小票手寫上密密麻麻的回複。
阿朱經常和熟客在小票上聊天。/記者攝
那些所有關于社區小店的美好故事,都離不開那一份永遠無法被标準化的人情味與人際間珍貴的連接感。
忽略掉社區店的生存危機,這樣的松弛與溫情實屬難得。
(幸姐、子華、阿朱均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