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菌作為一名婦産科醫生,寫慣了“生育”之類的話題,今天換一種新的視角,我們一起來談談“丁克”。
丁克概念進入我國是在上世紀80年代,現在已經快40年過去了,第一批丁克已經進入中年或者老年。
那麼,當時堅決不要孩子的他們,現在過着什麼樣的生活呢?
丁克十幾年後
我們離婚了
我跟老公是大學同學,畢業後就順勢留在了當地。
我倆本身就不是喜歡孩子的人,以前約會,公共場合遇到小孩吵鬧,我們就不約而同地相視一笑,馬上躲開。
時間久了也就形成了一種默契,所以不要孩子我倆剛開始反倒沒有怎麼掙紮,雙方父母雖然不願意,但在我倆的堅持下也慢慢妥協了。
直到20年,婆婆大病一場,痊愈後生活不能自理,老公和他的幾個兄弟姐妹開始輪流照顧。
這時老公開始有了變化,會小心翼翼地問我覺不覺得有個孩子更好些。
一開始我沒在意,問的多了,我詢問原因,他說“你看媽生病了,有幾個孩子輪流照顧,我不想我們将來病了,沒人照顧。”
我問,你難道一開始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嗎?
他說,剛開始隻看到了養孩子的壞處,現在才意識到有孩子的好處。
幾番争吵過後,我選擇了妥協。
由于身體原因,去醫院檢查後,醫生建議先試管看看。
就這樣,我走上了試管嬰兒的道路。
但這條路并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在接連經曆了胚胎着床失敗、胎兒停止呼吸等打擊後,我有些崩潰。
本以為老公會跟我一起度過難關,沒想到他選擇了放棄。
他放棄了我們的婚姻,跟比他小10歲的女同事在一起了。
提出離婚的時候,他說:對不起,我實在等不起了。
就這樣,我們迅速辦理了離婚,房子歸他,車子和大部分存款歸我。
現在我上班之餘讀書、健身,終于不用再一趟趟跑醫院,一次又一次的紮針了。
嗯,真好。
丁克到一半我們要了孩子
很幸福
我跟老公在結婚之前就達成了一緻:不要孩子。
我們并不是怕承擔責任的人,隻是想将有限的精力都留給自己。
好在雙方父母都很開明,沒有多加幹涉。
就這樣,我們倆悠閑的過了好幾年二人世界,旅遊、讀書、還學了一門樂器。
但兩個人日子久了,慢慢就感覺少了點什麼。
走在小區看到别的小朋友叫媽媽,我恍惚在想,如果也有人叫我媽媽會是什麼感覺。
那段時間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情緒很低落。
老公覺察到我的不對勁,問我怎麼回事,我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說了,然後跟他說:
要不咱倆要個孩子吧!
老公也被我的話說動了,就這樣,本打算一直丁克到老的我們,開始積極備孕。
現在女兒已經三歲多了,每次聽着她甜甜的叫媽媽,心中的母愛就被無限激發。
有時候我還跟老公開玩笑,早知道有孩子這麼香,咱倆為啥早點要呢?
看吧,人的觀念真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順其自然就好。
目前為止
我們一切都好
原生家庭,是我決定丁克的原因。
從我記事起,我的家庭就沒有和睦過。
我從沒見過爸爸媽媽一起和氣吃飯的樣子,通常就是吃着吃着一個碗就飛起來了。
當然我這麼說,你們可能覺得有些誇張,但這确實是我小時候經常經曆的場景。
從小看着爸爸媽媽的相處模式,我對結婚、生孩子一直非常排斥。
我怕我以後的婚姻也充滿争吵,害怕我未來會變成那樣的家長,更害怕我的孩子跟我過一樣的童年。
前幾年我也談過男朋友,但因為我不想要孩子這件事掰了。
我也尊重他的選擇,畢竟沒有幾個男人會心甘情願的為了你不要孩子,就算他接受,他的父母也不會接受。
沒想到後來我真的遇到了一個非常愛我的男朋友,他很理解我,也費了很大力氣說服他的父母。
現在我們已經結婚快7年了,他從來沒在我面前提起過孩子的事情,反倒快将我寵成了一個孩子。
目前我們兩人一貓,有房有車,其樂融融。
至于以後我們會不會後悔,現在誰也說不清楚,畢竟沒有人可以預料到未來會發生什麼,先過好當下吧。
總之,每一條路都有不同的風景,如果你選擇這條路,那你就去看這個風景,就不要再貪戀别人的風景了。
要不要孩子
都是一種人生選擇
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大中城市已經有超過70萬家庭自願不育。
結婚5年以上不要孩子的夫婦,北京家庭占10%,上海占12.4%,深圳占11.8%。
曾經比較小衆化的丁克已經成了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的家庭模式。
有人說丁克族就是隻顧自己享樂,不顧自然規律和社會責任,是一種自私自立的行為。
知乎上曾有個提問:丁克是一種自私嗎?
有超過一萬多人關注,其中有個點贊最高的回答說:
随着社會結構的變遷、社會化養老之風東漸,生育被承認是一種權利而非義務,是個人的自由,丁克或者生孩子都不是自私。
丁克是一種選擇,有人因為種種原因開始,也有人因為種種原因結束。
每種生活狀态都是自己的選擇,每個人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就好。
人生的答卷,不是一兩道題就能簡單評判的,支撐我們寫答案的因素也各不相同。
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有人說,不生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也有人說,正是因為沒有孩子,我把青春多活了兩倍。
菌菌覺得,每個人都有享受自由、擁有幸福的權力和能力,與有沒有孩子無關。
想過怎樣的人生,要不要孩子,是每個人的自主選擇,不存在對錯也不存在好壞。
一切選擇,自己開心就好。
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菌菌希望所有人都可以由心決定。
但作為一名醫生,菌菌還是想提醒一下大家:
生育,對于女性的年齡限制要比男性更嚴格,因此很多丁克家庭女性反悔成本比男性更高。
所以希望大家不管在做哪一種選擇之前,都能有充足的準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