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省考行測鐘表問題出幾題

省考行測鐘表問題出幾題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3 06:10:05
公考常識之十二時辰,你了解嗎?

公考各種資料在這裡分享,每天都不斷更新,更多點贊關注評論轉發

1、 十二地支十天幹

十二地支分别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幹分别為: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2、十二時辰對照表

省考行測鐘表問題出幾題(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知)1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個時辰。十二時辰相當于24小時,每個時辰等于2小時。

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産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

3、十二時辰詳解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醜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省考行測鐘表問題出幾題(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知)2

4、刷題練習

1、(2017重慶)關于中國古代天文曆法,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

A.中國人通常所用的農曆并不是純粹按月相周期排定的曆法

B.農曆中幹支用來編排年号。一個天幹搭配一個地支,地支在前,天幹在後

C.“更”是古人計時的單位。“三更”指的是晚上九點到十一點

D.古代人們根據天幹紀時,把一日分為12個時段,稱為十二時辰

【解析】A。

本題考古代天文曆法的相關知識。

A項正确,農曆既依據地球回歸年所用時間,又依據月相變化而指定,而且以身邊的氣象與物候條件、農事活動為參照。即并不是純粹按月相周期排定的曆法。

B項錯誤,天幹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天幹在前,地支在後,而非選項中“地支在前,天幹在後”。

C項錯誤,“更”是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即五個時辰,每“更”為現今的兩個小時。三更是晚上十一點至次日淩晨一點,選項中“晚上九點到十一點”為二更。

D項錯誤,古代人們“其以一日分十二時,而以幹支為紀。”是根據天幹地支紀時,而僅非選項中的“天幹”。

後續不斷更新内容.........................................

公考各種資料在這裡分享,每天都會更新,求點贊關注評論轉發

感謝您的閱讀收藏,今天常識積累主要總結十二時辰相關知識,如有遺漏,請大家評論留言分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