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中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到了:“你對薪資有什麼期望和要求”,大家找工作,内心深處都是很希望得到一個高薪的,沒有誰會否認這一點。但是咱們中國人就是這麼含蓄,心裡雖然這麼想,要表達出來,卻得繞一個大圈圈,你說累人不!
是的,所以,雖然大家内心都在呼喊,薪資當然是越多越好了,但這話是絕對不能從嘴巴裡冒出來的,這麼一說,這個工作有可能就黃了。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的地方在于:如果你對薪酬的要求太低,那是在貶低自己的能力,也是在傷害自己的利益;如果你對薪酬的要求太高,那又會顯得你自視甚高,有可能導緻公司受用不起而丢掉這份工作。确實很矛盾,那這個問題該怎麼回答呢。
一般來說,如果是應屆生,這個問題比較好回答:我了解到貴司對于應屆生的工資待遇都是有相應的規章制度,在待遇這塊,隻要和我同級别的同事是一樣的,我都可以接受。這是初步的回答,再上一級可以加一句話:畢竟我們剛從學校畢業,還處在一個學習的階段,待遇這塊我也大概知道公司的薪資範圍,隻要一視同仁,這個薪資水平沒問題,現階段我的重心還是在學習和成長上。
談薪不要扭扭捏捏,特别是應屆生,因為薪資比較透明,結合自身能力和期望,大緻達到自己的标準就好,畢竟剛畢業時同學們薪資不會相差太多,這個階段我們更應看重的是平台和未來的發展空間。
如果是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的求職者,談薪的花樣就比較多了,這裡列舉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況。
第一、如果求職者目前處于上升期,自己所處的企業背景好,名頭響亮,是企業或獵頭主動來找咱們的,那薪資肯定可以要高一些。
1、如果在現在企業工作3—5年,那麼可以要求在現有的薪資總額上,上浮30%左右,這個也是市場上一般的規則。如果求職者目前所處的賽道特别火熱,比如是新能源或半導體領域的關鍵技術崗位,漲幅50%的要求對方都有可能答應,當然也有可能更高,但那畢竟少。
2、如果在現有的企業工作了5—10年,可以要求漲幅50%以上,畢竟穩定性在這邊,所處的行業也不錯,企業對于這種人才還是很看重的。
第二、如果求職者目前處于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态,年齡也在30—40歲之間,行業發展不錯,這時去談薪資,也是可以要高一些的,具體結合自己的情況來談,但這個階段要考慮自己的年齡了,是不是還能拼得動,薪資要高了會不會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
第三、如果求職者是主動去尋找工作,如果還處在25—35歲之間,待遇上要高一些也是可以的,畢竟這個時候最為缺錢,而且企業也願意為這個年齡段的人付費。如果年齡已經過了35歲,那麼就要衡量一下了,在國内,卷得太厲害,35歲之後,企業就會考慮這個人的體力和精力,包括發展潛力,所以如果薪資要的過高,那麼有可能會失去這個機會。
第四、如果年齡在40歲往上,行業還行的話,那麼這個時候是去找個穩定的平台,不求薪資有多高,穩定就好,細水長流,最好能幹到退休,因為這個時候已經拼不動了,即使你認為自己沒問題,企業可不這麼想,這個時候關注的重點是穩定性和長遠性。薪資高一些或者和自己原來差不多也不要緊。
第五,如果年齡在40歲往上,行業不咋地或者在走下坡路,比如現在的地産行業,本來要的就是年輕人,又不景氣,這個時候如果有穩定的工作機會,那麼平薪或者降一點薪資都是沒問題的,形勢不由人,該低頭的時候就要低頭,這個年齡的人,看的是長遠,看的是細水長流。
前面的各種情形都分析過了,咱們還要問清楚工資的構成部分。
比如對方給你30萬的年薪,每個月發80%的工資也就是2萬一個月,剩下的6萬留在年底作為獎金發放。獎金這部分還要結合個人的績效來看,比如比如評級為A,乘1.5倍;評級為B,乘1.2倍;評級為C,乘1;評級為D,乘0.8甚至沒有。
這種情況一般也是可以接受的,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是這種發放辦法。
如果年薪在50萬以上,那麼平時發放的工資可能就是70%了,級别越高,浮動工資的比例也越大,年薪百萬的人選,64開或55開都是正常現象。
企業一般都有一些福利項目,比如交通補貼、通信補貼、節假日的福利費等等,越是國企央企,這塊的金額越高,所以打聽打聽,也是能知道一個企業的文化以及對于員工的重視了。最近比亞迪中秋節給員工發了一個月餅,一罐可樂,兩個大白兔奶糖,兩個棒棒糖,在網上被吐槽了一番,确實,這麼大一個企業做出這樣的事情,格局太低了。
總之,年齡不一樣,行業不一樣,個人能力不一樣,個人追求不一樣,時局不一樣,對于薪資的期望肯定都是不一樣的,我們要結合以上因素,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這樣才能不虧待自己,也不流失該有的機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