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終得善報,是故事最美的結局。
2005年9月1日,北京八寶山殡儀館内,一場特殊的悼念會正在緩緩舉行。
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參加這場追悼會的人,大都身份非凡。
張藝謀、葛優、徐峥夫婦、周迅……從導演到演員,再到歌手,幾乎大半個北京的演藝圈成員,都聚集在此。
馮小剛負責維持現場秩序,張國立念悼詞,就連韓紅和李少紅也都守在靈柩旁,向每一個前來送行的人鞠躬緻謝。
親人和好友悼念結束,輪到普通人入場時,上萬名觀衆紛紛湧進門口,險些将大門擠踏,隻為送那個人最後一程。
他就是傅彪,一個一生行善無數,被稱為半個娛樂圈恩人的好人。
那一年,年僅42歲的傅彪因癌症去世,留下妻兒相依為命。
為了讓好友安心離開,諸多明星紛紛伸出援手,解決傅彪遺留下的難題。
馮小剛替他還清200萬元的債務,張國立夫婦扶持他的妻子創業,就連他年少的兒子,也被葛優收養。
如今距離傅彪離世已經過去了16年,他的兒子過得怎樣了?
1963年9月,河北省臨西縣一個石光榮式的軍人家庭中,傅彪出生了。
他出生時,全家人幾乎都将其當成金疙瘩看待,連生三個女兒的母親,更是把他捧在懷裡,忍不住流下了淚水。
作為家裡唯一的男丁,傅彪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承載着太多的期望,父親給他取名“傅彪”,希望他能健康成長,體格彪悍。
名字的寓意好是好,可放在傅彪身上,卻是好過了頭。
父親發現:兒子不止長得彪,就連渾身上下也都透着“彪味”。
當同齡人還在為自己的樣貌稚嫩發愁時,傅彪已經長成一副小大人模樣,淡淡的胡須挂在嘴角,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成年人。
可這還不算啥,傅彪的性格和做事,同樣彪悍得很。
繼承了父母南北方人特點的他,外表看起來大大咧咧,内心卻十分溫柔細膩,調皮搗蛋的時候能把長輩氣得半死,可等到該見好就收時,又絕不含糊。
這種看似矛盾卻又融洽的性格,造就了傅彪在村裡頭一号“孩子王”的稱号,讓大人們又愛又愁。
傅彪從沒想過自己會走上演藝之路,受父親和家庭的影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幾乎把參軍當成人生唯一的選擇。
但命運有時候就是這麼戲劇性,很多年少時認定的事情,長大後卻悄悄改變。
那是1972年的一天,延綿不斷的喧鬧聲,把正在睡午覺的傅彪吵醒,他走出家門一看,原來是有人暫借了他家的院子拍戲。
那個年代,電影可是個稀罕物,甭說看人拍電影,就是看電影,一年也看不到幾次。
家裡好不容易來了個機會,傅彪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引藏起來,他叫上幾個小夥伴,急匆匆地爬上牆頭,結果腳底一滑摔了下去,差點沒把他摔成瘸子。
愛子如命的父親看見兒子一瘸一拐的腿,心疼得眼角直抽搐,為了讓傅彪不鬧騰,他隻能是“厚着臉皮”去找導演崔嵬商量,讓他給兒子一點東西作紀念。
崔嵬也不是不講情理的人,戲拍完後,他拿出兩個膠片盒子,塞進傅彪的懷裡,說是給他當玩具。
拿到“珍寶”的傅彪格外珍惜,之後幾個月,他時不時就搗鼓那兩個膠片盒子,就差抱着它們睡覺。
那時,他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或許,當演員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夢想的鑰匙攥在手裡,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傅彪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父親聽,但父親卻認為這隻是小孩子的一時興起,過段時間就忘了。
父親不在意,可傅彪卻打心裡記住了這個夢想。
時隔多年後,傅彪曾回憶起自己的演員之路,他唏噓地說:“或許這就是命,老天爺注定讓我吃這碗飯。”
1982年,傅彪參加了高考,原本信心滿滿的他,認為自己就是再不濟,也能混個大學,可等到成績放榜那天,他蒙了。
傅彪沒能考上大學,他的成績距離分數線還差了整整24分,肉眼可見的分數差,讓他迷茫了:計劃好的未來瞬間被打亂,接下來的人生該何去何從?
就在傅彪一籌莫展的時候,一所民辦的大學——中華社會大學,闖進了他的視野内。
當時,中華社會大學正在招收表演專業的學生,本就對讀書沒什麼興趣的傅彪,一下子樂呵得不行:這不是打瞌睡剛好抱着枕頭嘛?
于是他瞞着家人,偷偷報了名。
等到臨近面試的時候,傅彪才和家裡人坦白自己的選擇,父親不希望兒子學表演,問他:“你以後遇到困難了會不會後悔?”
傅彪搖着頭說:“不後悔!”
“碰到天大的難題也不會後悔?”
“絕對不後悔!”
“賺不了多少錢,三餐都成問題了都不會後悔?”
“肯定不後悔,我發誓!”
一連三個“不後悔”算是把路堵死了,父親拗不過傅彪,隻能任由他去闖蕩,臨走之前,父親對他說:“你在外面,不管什麼時候,做什麼事,都要對得起良心。”
傅彪重重地點了點頭,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裡。
面試那天,考官在傅彪的簡曆印象欄裡,寫下了“農民型”三個字,之後就把他錄取了。
傅彪的“演員夢”實現了,可這條路,卻比他想象的還要難走。
18歲的年紀,同班同學都是稚嫩的小鮮肉,唯獨傅彪年少老成,一副大人的模樣,别人演風華正茂的少年郎,他卻隻能當老大爺、老大叔。
換成其他人,或許已經開始動搖,質疑自己适不适合這一行了,但傅彪卻沒有,這個骨子裡帶着倔強的北方小夥,硬是靠着對表演專業的熱愛,堅持了下來。
“外表不夠,努力來湊”,傅彪不在乎演什麼角色,隻要有得演就行,他對表演的熱情似乎與生俱來,在排練的過程中,經常能沉浸在角色裡,如癡如醉。
憑借着實在又努力的性格,傅彪很快就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
1984年,王好為出于對傅彪的欣賞,決定讓他參演電影《北國紅豆》,盡管演員表裡沒自己的名字,但傅彪依舊很開心,他不僅開闊了眼界,而且還拿到了900塊錢的片酬。
雖然在父親面前口口聲聲說“不怕困難”,但能選擇吃飽,誰又願意挨餓呢?
然而,沒等傅彪把這筆錢捂熱,學校領導的一個來電,讓他傻眼了。
“聽說你私下出去拍戲,經過學校同意了嗎?你得補交1500元,不然以後就不準出去拍戲了。”
傅彪覺得很無辜,自己都快畢業了,出去拍戲實習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更何況一趟下來才賺了900塊錢,上哪找1500元交給學校?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傅彪脾氣是好,可也不是甘願白白吃虧的人,“彪味”的性格一下子湧了上來,最後,他幹脆“炒了學校的鱿魚”,跑到鐵路文工團話劇團。
此時的傅彪并不知道,他将在話劇團度過人生至暗的一段時光,同時,遇到生命裡最重要的那個人。
“提桶跑路”一時爽,可接下來的日子就難了。
話劇團畢竟不是單純的表演專業,“一身好武藝”沒有用處,這讓傅彪難免有些失落,就在他灰心喪氣的時候,張秋芳走進了他的生活裡。
非科班出身的張秋芳,不僅身材氣質樣樣出衆,而且在表演方面也有着很高的天賦,原本從事空姐工作的她,因為熱愛表演,最後才選擇到文工團,
她的到來,讓傅彪原本一片灰蒙蒙的生活,驟然亮起一束光。
在看到張秋芳的第一眼,從不知“愛情是何物”的傅彪,就認定她是自己要相守一生的人,張秋芳不懂演戲,傅彪就手把手教她,兩人逐漸熟絡之後,傅彪還邀請她一起出演《駱駝祥子》。
靠着勤勤懇懇的付出,傅彪最終抱得美人歸,和張秋芳談起了人生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戀愛。
那時,說唱團的領導看中傅彪,想讓他從話劇團轉到說唱團,去說評書、相聲,但傅彪隻對表演有興趣,他三番兩次拒絕了領導的邀請,最後逼得人家不得不下硬性要求:“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傅彪覺得很委屈,可又改變不了現實,于是幹脆“把頭埋起來”,裝作什麼都沒聽到。
張秋芳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兩人約會時,她拿出一沓侯寶林的相聲磁帶,塞進傅彪懷裡,想讓他好好學習,傅彪滿臉愁容地說:“我不喜歡幹說唱。”
“多接觸些領域不是什麼壞事,你那麼有天賦,肯定能幹出一番成就的”,看着男友委屈得和孩子一樣,張秋芳慢慢哄着他。
最後,傅彪咬了咬嘴唇,同意了。
張秋芳像一支筆,讓傅彪這本空白的書,逐漸寫滿精彩的内容;
而傅彪的付出則是一部精彩的電影,每一個畫面都牢記在張秋芳心中。
為了給張秋芳多買點小零食和小飾品,傅彪不斷勒緊褲腰帶,節約開支,連最初一包2塊錢的煙,也縮減到了8毛錢一包。
有一次,傅彪邀請張秋芳共進晚餐,結果錢沒帶夠,兩人點了一盤海參後,就沒錢點其他菜了。體貼的傅彪,硬是讓張秋芳吃海參,自己吃配料。
其實,誰也不知道“愛情”長什麼模樣,但看着眼前一臉憨厚,細心溫柔的傅彪,張秋芳覺得,這或許就是愛情。
有情人終成眷屬,1989年,攜手曆經5年愛情長跑的傅彪和張秋芳,正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雙方父母在一起吃了頓飯,找木匠打了幾件家具,連婚紗照都沒有拍,兩人的婚禮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張秋芳依舊很滿足。
她說:“嫁給彪子,就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人生總有遺憾,傅彪在情場上的得意之時,卻是職場的失意之刻。
他在話劇團待了整整十年,事業停滞不前,期間也想過換回演員老本行,但每一次都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功。
看着妻子的事業蒸蒸日上,自己卻窩在家裡一事無成,傅彪苦悶不已,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男人,靠着妻子養活家庭,他感到很羞愧。
尤其是兒子傅子恩的出生,更是讓傅彪内心的焦慮進一步擴大,直至頂峰,心急如焚的他,四處尋找增加收入的辦法。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很多錯誤的發生,往往都是起源于太過心急。
傅彪被騙了,盡管這件事和他的心急有關,但更多的還是因為“仗義”二字。
那是1992年的一天,一個曾經很要好的“哥們”找到了傅彪,希望他能一起下海做生意,起初傅彪不願意,但朋友卻反問他:“難道你要靠嫂子養活一輩子,你們多久沒去買新衣服了?”
是啊,傅彪看着妻子身上縫縫補補的衣服,不禁感到一陣心酸,自己苦點無所謂,但不能苦了老婆和孩子。
為了家庭,原本怎麼都不願意放棄“演員夢”的傅彪,最終還是選擇“眼前的苟且”,和朋友下海做生意。
可是,做生意也需要本錢啊,哥們對傅彪說:“我手上有商機,你去找人借錢,隻要30萬,很快咱們就能回本了!”
講義氣,沒吃過虧的傅彪信了,可結果卻讓他大跌眼鏡。
拿到錢的“好哥們”,腳底抹了油連夜跑路,留下啥都不知道的傅彪,被一堆債主堵在門口。
所有人都是看在傅彪的面子上,才把錢借給那個人,如今對方跑路了,他自然成了“替罪羊”,但反過來說,人們心裡也沒有底,如果傅彪不認真,誰也拿他沒辦法。
“大家放心,這筆錢,我一定想辦法還給你們”,傅彪沒有選擇置身事外,他始終把父親的告誡記在心裡,義無反顧地承擔了這筆債務。
“無愧于心”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是那麼難。
一個人的做事風格,注定了他被外界認可的程度,傅彪的“仗義”,早已注定了他的結局。
那時候,傅彪還是“跑龍套”,一個月隻有幾百塊錢收入,為了頂債,他隻好幹起了廣告公司跑業務的活,用喝酒換來一筆又一筆的訂單。
有一次,為了拿下一個難纏的客戶,傅彪在飯桌上連喝了8兩白酒,周圍的人被他吓得不輕,可他卻硬是說自己沒事。
事實上,那天傅彪在衛生間趴了半個多小時,吐到實在吐不出來,難受得想一死了之,妻子接他回家的時候,傅彪哭得像個孩子,崩潰地說:“我恨死喝酒了,我想回去當演員。”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劇情,沒能在傅彪身上發生,他依舊保持着“仗義”的性格,遇到有困難的人,還是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事實證明,當一個人足夠善良時,命運也會對他格外寬容。
1994年,張藝謀打算拍《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但劇裡的“三爺”始終找不到合适人選,無奈之下,他隻好讓劇組的其他成員幫忙物色。
恰恰副導演認識傅彪,于是一通電話過去,傅彪馬不停蹄地趕去面試,最終,靠着過硬的演技,“三爺”落在了他的手裡。
後來,傅彪回憶起這件事,感慨萬分地說:“接到确認名單的消息後,我有種“妃子被點中”的感覺。”
誰都能理解,對于一個肩負家庭重擔的男人來說,這是多麼耀眼的希望!
在拍攝《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期間,傅彪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向李保田和孫淳等老戲骨請教,他把工作的心得寫在日記本上,寫了足足兩本。
傅彪工作認真的态度,讓張藝謀刮目相看,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好運不斷向他湧來。
1997年,馮小剛拍攝《甲方乙方》,取景地點恰好是在傅彪家附近的309醫院家屬大院。這部電影的制片主任陸國強是傅彪的朋友,在得知劇組經費困難後,傅彪選擇主動過去幫忙。
後勤、幹劇務、訂餐,把外賣從一樓拿到四樓,各種髒活累活,傅彪都願意做。一來二去,他也和劇組的人熟絡了起來,其中自然包括馮小剛。
早在1991年拍攝《編輯部的故事》時,傅彪和馮小剛就已經認識了,當時兩人還為了台詞有過争執,馮小剛說傅彪夠較真,演技不錯。
經過“幫忙”這件事後,馮小剛更覺得傅彪合自己胃口了:“幫朋友能幫到這個地步,這個人可真夠仗義的。”
愛才之心一觸即發,馮小剛問陸國強能不能把傅彪招進劇組,讓他當制片,結果陸國強聽完,搖頭大笑:“人家是幹演員的,你要是真有這個心意,就給他個角色。”
于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真的落在了傅彪頭上,馮小剛點了點頭,讓他演《甲方乙方》裡的“張富貴”。
傅彪成為“馮家班”的一員,事業節節高升。
1999年,馮小剛拍攝的《沒完沒了》正式上映,傅彪在這部電影中扮演的“阮大偉”,深受觀衆喜愛,這是他在事業上的又一個巅峰,連北影廠廠長韓三平在看完電影後,都忍不住拍着傅彪的肩膀說:“小子,你演的真不錯。”
人們常說“演員靠演技征服觀衆”,可傅彪卻是個另類,相比于他的演技,人們更喜歡的是他的人品。
在演藝圈混迹多年,傅彪的人品有目共睹,很多人在提到他的時候,都會由衷的地說:“彪哥是個好人”。
“好人”,是人們對傅彪的尊稱,也是他人品的見證。
傅彪曾對徐帆說:“咱們有今天不容易,得珍惜,看到其他不容易的人,能拉一把是一把。”
丁志誠的女兒生病,他在外地趕不回來,傅彪聽說後立馬帶着孩子到醫院,驗血、打點滴,無微不至,一直到深夜才回家;
傅彪和侯勇在一起拍戲時,兩人共用一部車,後來傅彪聽說侯勇有急事,就讓他把車開過去,最後自己的事情耽誤了,也沒有絲毫怨言;
李晨剛出道時,經常會因為一緊張就忘詞,也是傅彪慢慢指導他;
張涵予拍攝的第一部戲《夢開始的地方》,是傅彪推薦的。
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傅彪的心中,似乎從未有過這樣的顧及,就像詠梅所說的:“沒有人要求他那樣做,他是出自對拍戲的責任,和對年輕同行的扶持之心”。
做一件好事容易,但要把做好事當成習慣,卻沒有多少人能做到。
唯一一個讓傅彪朝同行發火說狠話的人,是王勁松。
那時的王勁松剛有點成績,卻不思進取,傅彪勸他離開安樂窩,到北京闖蕩,還說自己在北京等他。王勁松沒當回事,等到幾天後傅彪打電話過來,他才匆匆趕到北京,不好意思地說:“我來看看你”。
一向好脾氣的傅彪聽到這句話,氣得破口大罵:“什麼叫你來看我,我是讓你來這裡演戲的。”
和傅彪沒有多大交集的王勁松,就這樣被拉着去見了許多導演,傅彪對着導演說:“這是我的好朋友,隻要你給他機會,我就給你串戲,一分錢都不要的那種。”
事實上,傅彪幫助過的人太多太多,多到難以一一列舉。他這一生,無愧于“好人”的外号。
但命運有時候就是這麼殘酷,在不經意間,噩夢降臨了。
奔波半生的傅彪,還沒來得及真正享受事業的巅峰,就離開了人世。
2004年,傅彪被查出患有嚴重的肝癌,是他當初做業務員時,大量飲酒和通宵熬夜留下的後遺症。
那時,傅彪剛客串完馮小剛的《天下無賊》,誰都沒有想到,這部電影會成為他的絕唱。
為了救治傅彪,家裡人不但花光了積蓄,還欠下200萬元的外債,可依舊于事無補。
2005年8月30日清晨,陽光明媚。
傅彪坐在病床上,手指夾着香煙,卻一口未吸,他平靜地望着窗外的天空,似乎在回憶什麼事情。
煙霧緩緩升起,朝着窗戶飄去,傅彪回過身,給妻子打了個電話,之後又繼續發呆。
夾在手指上的香煙燃盡了,而傅彪的心電圖,也從蜿蜒的曲線,變成一條直線。
“好人”傅彪,走向了他生命的終點,享年42歲。
事實上,傅彪從未放棄與病魔的對抗,有一段時間,他的身體出現過康複的迹象,那時,他在醫院經常把自己當例子,主動安慰那些惶恐不安的病人。
不少人得益于他的安慰,才有了面對未來的勇氣。
傅彪用大半輩子積累的人緣,在他離世後徹底爆發了出來。
追悼會上,馮小剛幾近哽咽,淚流滿面,好友們也都泣不成聲,心痛不已,上萬名普通觀衆也自發地來為他送行。
而葛優也實現了自己的承諾,在收養了傅彪的兒子傅子恩後,16年來對他視如己出,期間還将其送到外國深造,2010年,大學畢業回國的傅子恩,在衆多長輩的勸說下,成為一名導演。
傅子恩繼承了父親的做事風格,為人低調實在,這幾年來,他也推出了自己的電影作品《站住!别跑!》。
傅彪的妻子張秋芳沒有再婚,而是在張國立夫婦的幫助下成功創業,默默守護着孩子和傅彪的父母。
她說:“雖然彪子離開我們很久了,但在我心裡,他一直沒有離開過。”
命運是殘酷的,它讓傅彪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42歲,但人間是溫暖的,它向人們證明:真情永在,好人有好報。
對于這個時代而言,傅彪不單單隻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更是一種精神,助人為樂,一生行善,這樣高尚的品質,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其實,在許多人心中,傅彪從未離開,一如我們心中的善良,從未熄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