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3 05:51:24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1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497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李觀雲@李觀雲,1951年出生的廣東人,現居住在廣州。

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人可以無愛,但不可以無好。人有好,人必有趣。”這段話出自我第一本書《觀雲奇石》,是作家賈平凹在序中所寫。

如今,我的人生真正做到了既有好又有趣。45歲放棄工廠,涉足奇石界,成為中國觀賞石一級鑒評師。

為尋覓石頭,54歲駕車環遊中國邊境線。愛上旅行繼而愛上騎行,63歲一個人騎行2120公裡,從成都沿着川藏線到達了拉薩。

如今71歲的我,依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想把畢生所藏的上萬件石頭,打造成廣州的奇石觀賞景點。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心若年輕,何懼歲月老去?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2

(63歲騎行川藏線成都到拉薩)

我出生的那個年代,中國家庭都很貧困,父母都是工人,勉強可以吃飽飯。

雖然生活條件不好,但是孩子們很快樂,無憂無慮地成長。我喜歡畫畫,愛拿着筆,畫日常所見,還喜歡鼓搗機器,當時隻有手電筒可以供我拆裝。如果家裡凳子、桌子壞了,我可高興了,終于有了動手修理物品的機會了。

上了初中,趕上學校不上課,每天都在玩。那時候上山下鄉最光榮,沒有人會覺得苦,都是高高興興去接受勞動改造。

1968年,我從廣東省實驗學校畢業後,也響應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号召,來到雷州半島徐聞縣下面的國營農場。

徐聞縣是一個人迹罕至,遍布原始森林的地方,國家為了發展橡膠産業,調了大量人員去開荒。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3

(登上5360米的聖湖拉姆拉措)

我們被分配到連隊割橡膠,割膠是一個既辛苦又細緻的工作,淩晨四點出發,上午10點鐘收工,因為這個時候的橡膠産量最高。

徐聞縣天氣悶熱潮濕,長期的戶外勞動,不知道流下多少汗水。但是人生沒有白流的汗,每一滴都會在未來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因為多年的知青生活,艱苦的環境實實在在鍛煉了我的意志。

後來因為手巧又喜歡鑽研,陸續改良了很多農具,深得領導賞識。先是被調往拖拉機隊,後來又調到場部修配廠,負責農機技術的革新。

忙忙碌碌近十年,直到1977年知青返城,我才得以回到廣州,順利考進建築工程學校,選擇了建築機械專業。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4

(徐聞縣知青時代)

由于知青時期已經初通機械技術的皮毛,所以我的學習成績不錯。畢業後,分配到一家國營建築企業,憑借過硬的技術,一路升遷到科長級别,擔任機械處主任。

就這樣兢兢業業幹了十幾年,直到1991年,中國經濟開始穩步發展,廣東省更是走在全國前列,我也有了别樣的心思。

那時候的廣州像一個大工地,到處是在建的高樓大廈。我非常看好建築行業,而且自己擅長機械,正是賺錢的好時機。于是我堅決辭去公職,創辦了一家生産塔吊的工廠。

塔吊是建築工地最常見的起重設備,需要靠它運送鋼筋水泥。那時候房子越蓋越多,塔吊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我的産品供不應求。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5

(奇石小觀園)

後來,我借由手中資源,在廣州郊區建了一個三層樓小院,沒想到這裡會成為未來上萬件石頭藏品的栖息地。

賺錢的行業從來不缺少跟風的人,1995年以後,行業競争開始激烈,而且國家對塔吊的重量和速度,提出了嚴格的行業标準。我覺得再做下去,風險太大,于是關閉了工廠。

無事可做又閑不住的我,無意中看了一個石頭展,發現石頭真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物。

那裡的石頭形态各異,有的惟妙惟肖,有的鬼斧神工,還有的玲珑剔透。我當時想天然形成、未經雕琢的石頭能這麼漂亮,肯定有收藏價值。

其實賞石在中國古代一直存在,在宋朝達到巅峰,90年代,又重新興起。我很快被吸引,到處尋找奇石,可以說達到了癡迷程度,人送外号“石瘋子”。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6

(2018年再次來到珠峰)

隻要聽到哪裡有奇石,就會立刻開車去找,找到就買回來。最初因為不懂行,花了不少冤枉錢。

所以我決定學習賞石知識,鑒賞能力也得以逐步提高。在首批國家級鑒評師評選中,獲得了“中國觀賞石一級鑒評師”的稱号,當年僅有30餘人獲此殊榮。

後來曾多次擔任各地奇石展覽的評委,并在2001年被推選為廣東賞石協會常務副會長,還參與設計過2008年北京迎奧運觀賞石展館。

随着鑒賞力的提升,我把收藏的石頭開始分門别類放置。形似食品的石頭歸為滿漢全席,此概念是我在國内奇石界首次提出來的。

我收集的食品石已經達到200多個,涵蓋200多道菜。另外還有陰陽石、觀雲石、文字石、摩爾石等。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7

(我與賈平凹老師合影)

1998年,我還寫了《觀雲奇石》一書,選取了66個别有趣味的石頭故事。

作家賈平凹老師專門給我提了序,序中介紹了我有藏石近萬件,大若櫃,小如珠,五光十色,千奇百怪。

我和賈平凹老師的相識也頗具戲劇性,1997年賈老師來廣州簽名售書,他向朋友詢問哪裡有欣賞奇石的地方,他的朋友推薦了我。

就這樣,賈老師光臨了我的奇石小觀園,隻是當時水平有限,有部分石頭并沒有收藏價值,但是賈老師還是覺得很震撼,因為數量驚人,擺滿了整個三層小院。

《觀雲奇石》是我唯一有書号的書,出書之前已經預料到會虧錢,因為看此類書的人非常少。

但是為了鼓勵自己一直走下去,也為了留下有關石頭文化的資料,我覺得散盡千金也值得。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8

(穿越羅布泊)

因為喜歡石頭,我經常開車去全國各地找有價值的石頭。找石頭的同時,看到了不同的風景,體驗到了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慢慢愛上了旅遊。

2005年,為了尋石,我駕駛着一輛吉普車環遊中國邊境線。北至漠河,東到撫遠,西至伊爾克什坦,沿東海岸回到廣州,曆時79天,行程三萬五千公裡。

當時的邊境線基本是土路,西藏阿裡地區更是難走,每當太陽出來,雪水融化,路就成了河。

最大的困難是不熟悉路,當時網絡不發達,隻能靠地圖。記得去西藏古格王國時,專門雇了一個藏族司機,結果他也迷路了,在林間土路上轉了兩個多小時。

雖然一路上經曆了很多險情,但當我第一次看到了露出真容的珠穆朗瑪峰,零距離觸摸了千年古柏時,沿途景色帶來的震撼與喜悅難以言表。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9

(2005年第一次到珠峰)

可惜的是,當時沉醉于美景之中,路過川藏地區時,看見很多原始石頭,因為急于趕路沒有購買。沒想到後來那些奇石的價格竟一路飙升,我才悔不當初,真是撿了芝麻丢了西瓜。

不過我沉浸在一邊自駕賞景,一邊找石頭的惬意生活中,丢了“大西瓜”的煩惱,早就被抛到了腦後,反而是途中遇見的趣事,至今記憶猶新。

記得很随意買了一塊一公分厚,形狀像蓋子的石頭,賣家告訴我是在後山找到的。閑來無事,我便跑到那裡,看看是否能有收獲。

很快找到一塊表面凹凹凸凸,形似珍珠的石頭,覺得很特别就撿了回去。清洗完以後發現,與那塊像蓋子的石頭如同一體。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10

(2005年環遊中國邊境線)

當我将兩塊石頭放在一起時,驚喜地發現,原本一體的石頭,在地殼運動的時候分開了。現在竟然有緣相逢,真是太難得了,于是我為它們起名“分久必合”。

經過多年努力,我還找到三塊特别的石頭,上面分别是我的名字“李、觀、雲”,其中“觀”字是登廣告求來的。令我感動的是,石頭的主人為了圓我的夢想,竟然分文未取。

找石頭不是隻有趣事,還有危險,因為必須要去到偏僻的地方。一次我和朋友們到哈密一處戈壁灘,看見一條深幾百米,長五十公裡,寬十幾公裡的大溝,這裡仿佛是藏寶之地,紅碧玉、瑪瑙、千層石……我們尋得不亦樂乎。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11

(62歲騎行台灣島)

結果返程時,車在溝裡來來回回走了三個小時,就是找不到出口。禍不單行,其中一輛車恰在此時壞了,拖拽它的車又不小心陷在泥沙裡。

眼看着車越陷越深,無奈之下我們隻好放棄了那輛故障車,又忍痛丢掉一些辛苦尋到的石頭,重量減輕後,車才從泥沙中艱難駛出。

隻不過所有人都得擠在剩餘的兩部車裡,顧不得擁擠和狼狽,邊走邊尋找出口,終于在拂曉時分駛出了深溝。

還有一次途徑大興安嶺的時候,車輛因為失控發生了720度翻轉,緻使車輛嚴重損壞,幸運的是我安然無恙。

艱險并沒有阻擋我尋石的腳步,要找奇石,必須親力親為去到産地,進戈壁走荒灘,上山下河是常事。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12

(騎行在崇山峻嶺間)

但是總有汽車進不去的地方,這時我想到了騎行,于是花甲之年,又做了一件瘋狂的事,并且成為我人生中的裡程碑。

62歲時,為了尋石,也為了挑戰自我,我迷上了騎行,一年時間騎行了六千多公裡。

騎行台灣的旅程讓我至今難忘,因為路況不熟悉,所以經常需要問路,沒想到台灣民衆特别友好。

記得有一次,路人告訴了我方向,結果剛騎到下一個十字路口,又茫然了。令我感動的是,之前給我指路的人,從後面追了上來,把我帶到了目的地。台灣民衆的淳樸,至今都令我心生感動。

騎行上瘾的我,63歲時一個人從成都出發,沿川藏線騎到拉薩,曆時29天,騎行了2120公裡。翻過了十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兩座5000米以上高山。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13

(63歲騎行川藏線)

面對如此險峻的路線,準備同行的人都臨陣退縮了,反倒是年齡最大的我,一直躍躍欲試。猶豫再三,還是鼓起勇氣選擇了繼續前行。

在成都武侯祠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啟程儀式後,我開始了獨自一人騎行兩千公裡的旅行。

這一路真是險象環生,騎行路上不僅看到過很多事故,自己也遭遇過。印象最深的是在業拉山,不知何故刹車失靈,差點墜入怒江。

業拉山行程40公裡,落差高達2000米,有130多個彎,更驚險的是,旁邊就是波濤洶湧的怒江。

記得在最後一個彎道向下滑行的時候,突然刹車失靈。當時驚恐萬分,但關鍵時刻,自己沒有慌亂,腦子十分清明。當即放低重心,用腳拖行在地面,靠着鞋子的摩擦力,成功把車停了下來。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14

(騎行上瘾的我,絲毫不覺疲憊)

驚魂未定的我,就勢坐在一旁,大口喘着氣。過了好久才緩過勁來,最後自己搗鼓了一番,修好車才得以繼續前行。

驚險之後是征服一座座高山的成就感,隻是一個人騎行還是太孤單。騎到高爾寺山的半山腰,風特别大,吹得我一直轉圈,而且氣壓很低,感覺自己快要吐血了,環顧周圍,卻發現一個人也沒有。

但是我這個人就是這樣,認準的事情就會堅韌不拔地做下去。于是咬緊牙關,硬撐着騎到山頂。到達山頂舉起自行車的那一瞬間,激動地又滿血複活了。

騎行中,每征服一座高山,我都會舉起自行車拍照留念。我覺得一次次托舉,正是生命的意義所在,因為隻有經曆過、挑戰過、堅持過、成功過,才不枉此生。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15

(希望也能練出肌肉)

雖然經曆過種種困難,但是我最後成功到達了拉薩,實現了自己騎行到拉薩的夢想。

人生雖然短暫,但是多去嘗試各種有趣的事情,人生才會其樂無窮。

我就是在花甲之年,才開啟了人生的另一種活法,騎行過西藏、台灣、青海、海南……如今的自己越活越年輕,還走進了健身房,大有與年輕人一較高低的架勢。

回看自己近些年的經曆,從老闆到“石瘋子”,又因尋石結緣騎行。如今我已71歲,準備用一到兩年時間把我的奇石小觀園,打造成廣州的奇石觀賞景點。

近年來,小觀園随着名氣漸長,接待過不少慕名而來的奇石愛好者,也有衆多媒體前來采訪過。相信經過這次打造,将來一定會成為廣州新的網紅打卡地。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16

(裝修中的奇石屋)

近萬件石頭裡,有的收藏價值的非常大,有的已經沒有多少價值,但是它們都是我一路辛苦找尋而來。縱使收藏價值不大,觀賞價值依然在。

很慶幸,我一生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用文字記錄所見所聞,陸續寫了十一本書。

現在我每去一個地方,無論找石頭還是看風景,都會用視頻記錄下來。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願我的分享也能帶給更多人歡喜與感悟。

騎行西藏旅行心得(我50後廣州人45歲開始玩石頭)17

(我與收藏的石頭合影)

“老骥伏枥 ,志在千裡。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縱使暮年,也要永懷希望。

雖然我已年近古稀,但生活豐富多彩,賞石、旅行、自駕、騎行、健身、做視頻……生活如此多嬌,哪有時間傷悲秋。

生命不息,我便永遠走在路上,賞石、旅遊不停息。因為它們已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恰如賈平凹老師序中所寫:“觀雲好石也知石,石能歸他也怡他。如果石能語,石類必有言傳。”

歲月沉澱的不僅是衰老的容顔,還有豐富的閱曆。無論何時,隻要心中充滿渴望,就能活出個精彩人生。

【口述:李觀雲】

【編輯:8月的柳絮】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别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采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