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玻纖行業特征

玻纖行業特征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17:13:03

(報告出品方/作者:東亞前海證券,李子卓,丁俊波)

1.概述:性能卓越應用廣泛,中國成為産業主導

1.1.玻纖:應用廣泛的替代性材料

1.1.1.玻纖制品:種類豐富、應用廣泛

玻璃纖維是一種極其纖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玻璃纖維是一種以白泡石、葉蠟石、高嶺土、石英砂、石灰石等天然無機非金屬礦石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經高溫熔制、拉絲、烘幹及後加工等工藝加工而成的無機纖維,其單絲直徑為幾微米到二十幾微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 1/20-1/5。

玻纖分類衆多,分别适用于不同場景。玻纖可以根據成分劃分為無堿、中堿、高堿、高強、無硼無堿等不同種類,性能均有所差異,并根據其性能特點被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例如,堿金屬氧化物含量小于0.8%的玻纖為無堿玻纖,具有良好的電氣絕緣性及機械性能,耐酸性差,因此廣泛用于需要電絕緣的場景或用于玻璃鋼中;堿金屬氧化物含量在11.9%-16.4%的屬于中堿玻纖,耐酸性較強但是電氣性能差,機械強度比無堿玻纖低,國外将其用于對機械強度要求較低的增強瀝青屋面材料;高強玻璃纖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锆,具備拉伸強度高、産量低、成本高的特點,因此被重點用于軍工制品;此外高堿纖維性能較差,已經基本被淘汰。

玻纖可直接用于生産玻纖制品,玻纖制品可細分為無紡制品和紡織制品兩大類,應用廣泛。無紡制品是指采用熱學、化學和機械等非織造方式對玻璃纖維進行加工制成的産品,主要以玻璃纖維氈為主,可用于建築材料、冷藏用具、汽車内飾、玻璃鋼管道等多個領域。玻璃纖維紡織制品是以連續玻璃纖維或定長玻璃纖維為基材制成的紡織制品的通稱,包括玻璃纖維布、多軸向織物、縫編織物和玻璃帶等,其中玻璃纖維布占據主導地位,主要用于生産玻璃鋼、建築材料和覆銅闆,其餘的紡織制品可用于生産電氣設備零件、風電葉片、混凝土薄闆等。

玻纖行業特征(玻纖成長屬性顯著)1

1.1.2.玻纖複合材料:性能優異、前景廣闊

玻纖也可與其他材料複合制成玻纖複合材料,其中玻璃鋼為主要産品。 玻纖可與樹脂合成為玻纖增強塑料(玻璃鋼),或是加入瀝青制成玻纖增 強瀝青等。由于可複合的材料種類衆多,目前玻纖複合材料沒有明确的分 類。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數據,玻璃鋼約占玻纖複合材料與制品市場的 75%, 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我們以玻璃鋼為例,分析玻纖複合材料的性能優勢。 玻璃鋼是一種綜合性能優異的替代性材料。

玻璃鋼是以合成樹脂作為 基體,以玻璃纖維及其制品(氈、布、帶等)為增強材料的複合材料。玻璃鋼 的名字來源于它與玻璃一樣的外觀和堪比鋼材的拉伸強度。與施工中最為 常見的鋼材進行比較,鋼材密度為 7.85×10 3kg/m3,玻璃鋼密度則為 1.9×10 3kg/m3,比鋼材更輕盈,且比強度與耐腐蝕性遠超鋼材;與鋁合金相 比,鋁合金導熱系數達 203.5W/m.℃,玻璃鋼導熱系數則為 0.3W/m.℃,玻 璃鋼保溫性能更好,并且玻璃鋼使用壽命為 50 年,是鋁合金的 2 倍。由于 綜合性能優秀,玻璃鋼作為傳統材料的替代品,被廣泛用于建築、鐵道鐵 路、航空航天、遊艇泊船等多個行業。

玻璃鋼可分為 GRTP 和 GRP,其中 GRTP 性能更優秀。玻璃鋼可分 為玻纖增強熱塑性塑料(GRTP)和玻纖增強熱固性塑料(GRP),兩者差 别主要在于固化過程是否可逆。GRTP 的加熱變軟、冷卻變硬過程是物理變 化,可以反複進行;GRP 的加熱固化過程則發生了化學變化,不能通過加 熱再次進行加工。熱塑性塑料密度低至 1.1g/cm3、處理工序少、原料利用率 高達 95%、且可回收利用。除對固化有要求的領域外,熱塑性塑料性能更 為優秀,因此更受市場青睐。

玻纖行業特征(玻纖成長屬性顯著)2

1.2.工藝:坩埚法逐步淘汰,池窯法成為主流

坩埚法工藝複雜。玻璃纖維生産工藝分為坩埚拉絲法和池窯拉絲法。 坩埚拉絲法工藝複雜,以雙坩埚法為例,雙坩埚法流程為首先将選用的芯 料和皮料進行淨化處理,随後将其投入鉑金雙坩埚加熱到超 1000℃,待芯 皮玻璃熔化後,熔融的芯皮玻璃因自重從漏嘴流出,在收絲輪的牽引作用 下,被拉制成原絲。

坩埚法分為代鉑坩埚法與陶土坩埚法,其中陶土坩埚法已被禁用。陶 土坩埚法與代鉑坩埚法的主要區别在于坩埚材質,陶土坩埚法以陶土坩埚 作為拉絲漏闆進行生産作業,熔化爐較為簡易。陶土坩埚法引入時間較早, 于 20 世紀 50 年代引入我國,技術落後且缺陷衆多。根據左傑《用陶土坩 埚生産的玻璃纖維都是劣質産品》,陶土坩埚法的缺點包括産品品質低劣、 使用壽命短、生産能耗較高等。2020 年 7 月,工信部發布《玻璃纖維行業 規範條件》,規定徹底淘汰陶土坩埚玻璃纖維拉絲生産工藝與裝備。

池窯拉絲法引入較晚,2004 年起開始規模化應用。池窯拉絲法把原料 在窯爐中熔制成玻璃溶液,排除氣泡後經通路運送至多孔漏闆,高速拉制 成玻纖原絲,工藝簡單高效。池窯拉絲法引入較晚,以 1989 年珠海玻纖廠 首次引進年産 4,000 噸無堿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産線全套技術和裝備為标志。2004 年,中國巨石建設了國内第一條年産 60,000 噸池窯拉絲生産線, 該生産線效率提高顯著、能耗降低明顯,标志着我國規模化池窯拉絲的開 始。池窯法已成為國内外主流工藝。與坩埚法相比,池窯法工序簡單、節 能降耗、成型穩定、高效高産,便于大規模全自動化生産,隻是對技術門 檻與初期投資成本的要求較高,受國内外資本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偏愛, 為國際主流生産工藝。2021 年我國池窯法玻纖産量占比約為 93%,僅國内 一些小型玻纖生産企業依然在使用坩埚拉絲法。

1.3.産業鍊:原料易于獲取,下遊覆蓋廣泛

玻纖上遊原料便于獲取,下遊應用較為廣泛。玻纖生産的原材料主要 為礦物原料和化工原料,包括白泡石、葉蠟石、高嶺土、石英砂、石灰石 等,均為我國儲量較大的礦物,獲取難度較小;使用能源主要為電力和天 然氣;下遊應用較為廣泛,主要包括建築材料、交通運輸、電子電器、工 業設備、能源環保等領域。

玻纖行業特征(玻纖成長屬性顯著)3

1.4.中國:三階段兩降本,位居全球主導

我國玻纖行業發展史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1)起步期(1958 年-1988 年):1958 年,上海耀華玻璃廠年産 500 噸無堿玻纖車間正式投産,标志着我國玻璃纖維工業體系建設的開始。在 接下來 30 年的發展中,完整的玻纖工業體系逐步建立,期間玻纖工藝以坩 埚拉絲法為主。 (2)高速發展期(1989 年-2008 年):1989 年,珠海玻纖廠首次引進 年産 4,000 噸無堿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産線全套技術和裝備,開啟了池窯法 生産玻纖的新征程。2000-2008 年期間我國玻纖行業高速發展,2004 年,中 國巨石建設了國内第一條年産 60,000 噸池窯拉絲生産線,标志着我國開始 規模化池窯拉絲生産;2007 年,我國玻璃纖維産量達到 160 萬噸,躍居世 界第一。

(3)成熟期(2009 年至今):目前我國已建立了完整的玻璃纖維原料、 制造、裝備等配套體系,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玻璃纖維生産方式。中國 玻璃纖維工業已經成為世界玻璃纖維制造行業的領頭羊和發動機,根據中 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統計,2019 年我國玻纖産量已占世界玻纖産量的 65.88%。

玻纖行業的發展以降本增量為核心,大緻經曆兩輪降本周期。作為應 用廣泛的替代性材料,性價比高是玻纖的核心優勢,而比起提升性能,降 本增量更适宜作為玻纖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曆史上我國主要玻纖企業經曆 了兩輪降本周期: 第一輪為 2004 年至 2012 年,主線為池窯大型化,規模效應帶動生産 成本下降(人力及折舊成本降低),以巨石集團建設國内第一條 6 萬噸池 窯拉絲生産線為标志;第二輪為 2012 年至今,主線為冷修技改和智能制造 帶來的生産工藝提升(能耗降低等),比如中國巨石“未來工廠”,創新突破 七大玻璃纖維行業智能制造核心裝備,實時采集生産線各類管控信息 1218 項,生産成本降低 12%,生産效率提升 24%,降本增效效果卓越。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玻纖産業中心,國内收入占比持續提升。近年來中 國玻纖産業飛速發展,已占據世界玻纖行業主導地位。根據中國玻璃纖維 工業協會的數據,中國玻纖産量占全球産量的比例從 2000 年的僅 9.8%飛速 提升至 2012 年的 54.3%,随後穩步上升至 2019 年的 65.9%。我國玻纖企業 的出口依存度也有所下降,以行業巨頭中國巨石與泰山玻纖為例,中國巨 石與泰山玻纖的出口收入占比分别從 2012 年的 55.1%和 36.8%下降至 2020 年的 32.6%和 19.6%,國内地區逐漸成為主要收入來源。

玻纖行業特征(玻纖成長屬性顯著)4

2.供給:寡頭競争格局,産能結構優化

2.1.先發優勢明顯,寡頭格局已成

玻纖行業具備較高的資金壁壘,企業入局較為慎重。玻纖行業屬于重 資産行業,玻纖制品及其規模化生産需要在固定資産上有較高投入,主要 體現在池窯、廠區的建設與拉絲機、鉑铑合金等設備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 并且随着玻纖産能的增加,投入也會相應變多。根據國際複材招股說明書, 普通無堿玻纖粗紗池窯每萬噸固定資産投資約為 1 億元。而中國巨石、山 東玻纖和重慶國際的單位産能固定資産投入在 1.3 萬元/噸左右。此外,玻 纖具備供給剛性,産線一旦點火 8-10 年不可停火,企業入局較為慎重。

除資金壁壘較高外,玻纖行業還屬于技術密集型産業,企業先發優勢 明顯。一方面,玻纖生産過程包含窯爐、浸潤劑配方、多孔漏闆、粘結劑 等多方面技術,企業掌握這些技術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另一方面,玻纖 運用範圍廣,用于特定用途的玻纖需要投入時間進行針對性研發,這對玻 纖企業的生産研發能力提出更加嚴苛的要求,率先設立項目并取得成果的 企業具備明顯優勢。 玻纖行業較高的競争壁壘導緻市場格局較為集中。玻纖行業較高的準 入壁壘導緻行業内企業較少,市場逐步形成寡頭競争格局,行業集中度較 高。按産能口徑計算,2020 年全球玻纖市場 CR3 約為 47%,CR5 約為 64%, 其中,中國巨石為玻纖行業龍頭,占比約為 23%。

中國市場已形成“三大三小”格局,市場格局較為穩定。“三大三小” 指國内玻纖行業排行前列的六家企業,中國巨石、泰山玻纖、重慶國際為 一梯隊,山東玻纖、四川威玻、長海股份為第二梯隊。2021 年“三大”合 計産能約占全國玻纖産能的 61%,CR5 約為 72%,市場集中度較高。由于 玻纖行業具備較高的準入門檻和競争壁壘,新進入者追趕行業前列企業難 度較大,市場格局較為穩定。

玻纖行業特征(玻纖成長屬性顯著)5

2.2.我國産能有序擴張,2022年供給沖擊有限

近年來,我國玻纖産能與産量有序擴張。2017 年玻纖行業迎來池窯項 目建設熱潮,在玻纖協會協調及頭部企業帶領下,行業産能有序擴張。根 據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數據,産能方面,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國玻纖總産 能為 623 萬噸/年,2015 至 2021 年上半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12.7%。産量方 面,我國玻纖産量從 2015 年的 323 萬噸增長至 2021 年的 624 萬噸,年均 複合增長率為 11.5%。2022 年玻纖新增産能投放集中于 5 月及以後,供給沖擊有限。根據各 公司公告,我國未來計劃投放玻纖産能約 217 萬噸,其中 2022 年計劃投放 73 萬噸,2023 年計劃投放 26 萬噸,另有約 118 萬噸仍未确定投放時間。 由于 2022 年新增産能投放多數在 5 月及以後,考慮産能爬坡期的存在,該 部分産能釋放或将延續到2023年,疊加國内部分産線放水冷修,總體對2022 年供給沖擊有限。

2.3.準入門檻提高,産能結構優化

政策推動産業結構升級,行業準入門檻提高。2019年1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将 8 萬噸/年及以上無堿玻璃纖維粗紗(單絲直徑>9微米)池窯拉絲技術、5 萬噸/年及以上無堿玻璃纖維細紗(單絲直徑≤9微米)池窯拉絲技術以及超細、高強高模、耐堿、低介電、高矽氧、 可降解、異形截面等高性能玻璃纖維及玻纖制品技術開發與生産列入鼓勵 類。2020 年 7 月,工信部發布《玻璃纖維行業規範條件》,規定徹底淘汰 陶土坩埚玻璃纖維拉絲生産工藝與裝備,推動行業生産模式向大型池窯拉絲生産線轉型,同時對玻纖生産企業的大型池窯設計建造與運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玻纖行業準入門檻。

池窯法占比逐步提升,落後産能淘汰帶來替代式發展空間。由于池窯 法相較坩埚法優點衆多,近年來池窯紗産量占比大幅提升,從 2006 年的 76.8%提升到 2021 年的 92.9%,但仍有約 7%的産量是由坩埚法生産。随着 《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與 2020 年《玻璃纖維行業規範條 件》對坩埚法産線進行限制,預計老舊的坩埚法産線将逐步退出,或被替 換為池窯法産線,行業供給或面臨結構性缺口。

《“十四五”規劃》指引下,玻纖産業結構有望持續優化。2021 年 9 月,中國玻璃纖維行業協會發布《玻纖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要求 截至“十四五”末,各類高性能及特種玻璃纖維紗在玻纖紗總産量中的占 比要提升至 50%及以上,行業産品外貿出口比例降低至 20%以内。我們預 計在“十四五”規劃的指引下,我國玻纖産品自給度将進一步提升,産品 叠代進一步加快,高端産品占比提升。

玻纖行業特征(玻纖成長屬性顯著)6

3.需求:風電汽車多點開花,周期成長屬性切換

3.1.我國成長屬性凸顯、龍頭企業邁向高端

我國玻纖表觀消費量高速增長,産業向高端化轉型卓有成效。2010 至 2021 年,我國玻纖表觀消費量從 160.7 萬噸增長到 473.9 萬噸,年均複合增 長率為 10.3%;我國出口量從 121 萬噸增長到 168.3 萬噸,年均複合增長率 為 3.0%;進口量則從 25.7 萬噸下降到 18.2 萬噸。根據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 會的數據,我國進口玻纖多為技術含量較高的高端玻纖,單價約為我國出 口玻纖的 3 倍。進口量減少表明我國技術實力增強,産業向高端化轉型卓 有成效。

我國玻纖行業成長屬性凸顯。玻纖需求端既有偏向周期的建築、管罐 行業,也有偏于成長的風電、汽車輕量化等領域。因此,玻纖行業兼具周 期與成長屬性。就全球來看,玻纖行業與宏觀經濟關系密切。根據國際複 材招股說明書,玻纖表觀消費量增速與 GDP 增速以及工業增加值增速有一 定的相關性,玻纖行業表觀消費量的年平均增速一般為 GDP 增速的 1.5-2 倍。以歐洲玻纖增強塑料市場為例,歐洲玻纖增強塑料表觀消費量增速/歐 洲實際 GDP 增速多在 1.3-2 之間。但是近年來我國玻纖市場飛速發展,玻 纖表觀消費量增速遠高于國内實際 GDP 同比增速,成長屬性更為突顯。

玻纖消費量有望繼續提升,潛在空間較大。根據 Wind 和中國玻璃纖維 工業協會數據,近年來我國人均玻纖消費量不斷攀升,從 2011 年的 1.32 千 克/人上升到 2021 年的 3.35 千克/人,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9.7%。但是,當前 我國人均玻纖消費量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以美國為例,2018 年我國玻纖 人均消費量為 2.34 千克/人,美國約為 5.9 千克/人,遠高于我國 2018 甚至 是 2021 年的水平。我國玻纖消費量提升空間依然較大。

我國玻纖下遊應用以建築為主,新興領域增長潛力較大。據華經 産業研究院數據,建築為我國第一大玻纖應用領域,2020 年建築領域 玻纖消費占比達 34%;其次為電子電器,占比為 21%;交通運輸、管 道、同業應用占比分别為 16%、12%和 10%,而新能源環保占比僅為 7%,增長潛力較大。随着新能源行業高速發展與國家政策發力,未來 新能源環保占比有望持續提升。玻纖行業龍頭持續向新興領域滲透。近年來我國玻纖企業持續向高端 化發展,發力新興領域。以泰山玻纖為例,2013 至 2020 年,泰山玻纖下遊 交通領域需求占比從12%提高至20%,風電領域需求占比由6%提高至27%, 建築領域則相對穩定。玻纖龍頭需求結構的優化,體現了我國玻纖産業需 求結構高端化,行業龍頭不斷向新興領域發展邁進的過程。

玻纖行業特征(玻纖成長屬性顯著)7

3.2.建築:基建托底穩增長,配合降碳需求提升

3.2.1.基建托底建築業,玻纖筋有望實現替代

基建托底下建築業預期向好,拉動玻纖筋需求。建築行業是玻纖下遊 應用中占比最高的領域,2020 年消費占比達 34%。近年我國建築業增長較 為穩健,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 年建築業總産值為 29.31 萬億元, 2011-2021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9.67%。2022 年以來,為拉動經濟穩定增長,克服疫情影響,國家加大基建投資力度,充分發揮基建托底作用。據國家 統計局數據,2022 年上半年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含電力)累計同比增長 7.1%,新增專項債高達 3.4 萬億元。當前我國經濟持續複蘇,建築工程投資 和地産投資增速有所回升,有望拉動包括鋼筋與玻璃纖維筋在内的建材需 求提升。

與傳統鋼筋相比,玻璃纖維筋性能存在優勢,有望形成替代。根據葉 轶的《彌補玻璃鋼筋與鋼筋之間的差距》,玻璃纖維筋存在以下優勢: ①質量輕:玻璃纖維筋的重量是鋼筋的 1/4,便于搬運和管理;②工時 少:安裝同等長度玻璃纖維筋所需工時比鋼筋少 1/3 到 1/2;③成本低:玻 璃纖維筋之間的間距較鋼筋間間距可增加 0.5 英寸,結合關稅等因素,玻璃 纖維筋比鋼筋成本更低;④安全性好:玻璃鋼的重量更輕,降低了搬運時 玻璃纖維筋意外掉落導緻工人受傷的可能性,且在玻璃纖維筋在搬運時手 上不易打滑;⑤價格穩定:與鋼材相比,玻璃鋼的成本更穩定可測;⑥使 用壽命更長:玻璃纖維筋不會生鏽,因此混凝土橋面闆不會劣化,從而提 高了橋梁結構的使用壽命。

3.2.2.運行降耗迫在眉睫,玻纖節能優勢明顯

建築運行耗能巨大,降低能耗需求迫切。建築能耗是指從建材制造、 建築施工到建築使用的全過程能耗,可分為建材生産、建築施工和建築運 行能耗。其中建築運行能耗則是指人們的日常用能,包括采暖、空調、照 明、洗衣等,其中采暖、空調為主要部分。根據《中國建築能耗研究報告 (2020)》,2018 年全國建築全過程能耗總量為 22.33 億噸标準煤當量(tce), 碳排放總量為 49.97 億噸二氧化碳(tCO2),其中建築運行過程能耗總量為 10.3 億 tce,碳排放量為 21.3 億 tCO2,分别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 21.2%和 碳排放比重的 21.6%。降低建築運行能耗迫在眉睫。

綠色建築政策提出近零能耗建築面積指标。綠色建築是指本身及其使 用過程在全生命周期的各階段皆達成環境友好與資源有效運用的一種建築。 近零能耗建築則是指建築能耗水平較國家标準和行業标準降低 60%~70%的一種建築,這對建築的建造方式,包括建材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2年3月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要求到 2025 年,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面積3.5億平方米以上,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 築建設面積 0.5 億平方米以上,為此,尋找保溫效果更好、能有效降低建築 運行能耗的新型建材迫在眉睫。

玻纖行業特征(玻纖成長屬性顯著)8

玻璃纖維筋在節能方面同樣比傳統建材更具優勢,以建築門窗為例, 玻璃鋼的節能優勢具體表現為: ①熱膨脹性與建築一緻。玻璃鋼的熱膨脹系數為 8×10 -6 /℃,與建築物 和玻璃相當,因此溫度變化引起的膨脹和收縮均一緻,避免産生裂縫的同 時也減小了熱量外洩。②導熱系數小。玻璃鋼材料的導熱系數是鋼材的 1%, 鋁合金的 1‰,能阻礙熱量在門窗上的傳遞。③密封性好。玻璃鋼門窗在組 裝的過程中縫隙用橡膠密封,且空腹結構玻璃鋼門窗的密封性好于其他種 類門窗。④保溫成本低。玻璃鋼門窗主要是通過提高自身隔熱保溫性能來 實現建築節能的。鋁合金材料門窗要達到理想的導熱系數,每平方米增加 成本 102 元左右,但玻璃鋼門窗無需增加成本便可達到理想的導熱系數。 此外,玻璃鋼在建築管道運行時的節能上同樣有着優秀的表現。

綜合性能優勢協同降耗驅動,玻璃纖維筋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根據 歐文斯科甯的數據,即使是在美國,目前玻璃纖維筋的滲透率也不到 20%, 在中國甚至更低,在《“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的指引下, 在質量、使用壽命、成本與節能降耗等多方面都具有優勢的玻璃纖維筋滲 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3.3.交運:輕量化驅動增量,軌道交通前景廣闊

3.3.1.乘用汽車:政策市場雙驅動,輕量化帶動需求

我國汽車市場有所回暖,新能源汽車發展加速。根據中汽協數據,2021 年,我國汽車銷量達 2627 萬輛,同比增長 3.8%,結束了近 3 年來下降的局 面;2022 年 1-7 月銷量為 1446.7 萬輛,同比下降 1.9%,降幅較上半年有所 收窄,其中 7 月國内汽車銷量為 242.0 萬輛,同比增長 29.9%。其中,2021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52.1萬輛,同比增長 1.6 倍,2022年 1-7月銷量為 318.5 萬輛,同比增長 117.5%。綜合來看,汽車銷量迎來複蘇,新能源汽車銷量 也進入高速增長期,行業整體景氣向上。

玻纖增強塑料在減重降本方面效果明顯,可對鋁鎂合金和鋼材形成替 代。玻纖在汽車及廂内設施制造方面應用廣泛,據華經産業研究院數據, 2020 年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玻纖消費占比達 16%,其中多為玻纖增強塑料。 由于玻纖同時具備質地輕盈與強度較高的特點,在确保整車安全的前提下, 在前端模塊、發動機罩、新能源汽車電池保護盒、複合材料闆簧、儀表闆、 底護闆等部位皆可使用玻纖增強塑料,可有效降低整車質量,降低成本。 據方鲲《長纖維增強熱塑型塑料在汽車輕量化與節能減排中的應用》,采 用玻纖增強塑料的零部件相對成本僅為钛合金鋼部件的 80%,鋁鎂合金的 40%,而重量較同等體積的钛合金鋼部件下降 25%-35%。

汽車輕量化是實現提升汽車續航裡程、降低油耗電耗的重要路徑。根 據《汽車輕量化設計的技術路線分析》,燃油車方面,汽車整車重量降低 10%,燃油效率可提高 6%-8%,汽車重量每降低 1%,油耗可降低 0.7%; 純電動汽車方面,整車重量降低 10kg,續駛裡程可以增加 2.5km。

玻纖行業特征(玻纖成長屬性顯著)9

政策驅動下汽車輕量化有望加速實現。由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和中國 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組織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2.0》提出, 到 2025、2030 和 2035 年,燃油乘用車整車輕量化系數需要分别降低 10%、 18%和 25%,純電動乘用車整車輕量化系數要求更高,需要分别降低 15%、 25%和 35%。在路線圖的指引下,汽車輕量化進程有望加快。 汽車輕量化帶動玻纖增強塑料滲透率大幅提升。改性塑料是通過特定 方法對樹脂進行加工或改造獲得的具有特定性能的塑料制品,玻纖增強塑 料就是改性塑料的一種。政策驅動協同技術進步下,玻纖增強塑料在汽車 上的使用有望進一步深化,持續拉動玻纖需求。

3.3.2.軌道交通:市場穩健增長,應用場景豐富

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市場規模穩健增長。為解決城市交通擁堵與環境污 染,節省出行時間,我國處于軌道交通建設的繁榮時期,2008 到 2020 年, 我國鐵路營業裡程從 7.97 萬公裡增長到 14.63 萬公裡,高鐵營業裡程從 0.07 萬公裡增長到 3.79 萬公裡,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别為 5.2%和 40.0%。我國成 為世界上最大的軌道交通市場。2015 年至 2021 年,我國鐵路貨車保有量從 72.3 萬輛增長到 96.6 萬輛,動車組保有量從 1883 标準組增長到 4012 标準 組,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别為 4.9%和 13.4%。除新造軌道交通裝備帶來的增 量市場外,大量軌道交通裝備進入維修期,疊加技術更新換代等因素影響, 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市場規模穩步提升。

玻纖在軌道交通裝備市場應用前景廣闊。在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玻璃 纖維既可以應用于應急疏散平台、電纜架、隔音屏障等設施中,又可用于 車頭前端部、車門、座椅、牆闆、轉向架、司機台儀表框、車頂受電弓罩、 蓄電池箱等高鐵列車部件。在國家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的政策背景下,玻璃 纖維在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市場前景廣闊。

3.4.風電:碳中和協同降本,葉片大型化促增長

“雙碳”政策引領下,風電行業持續景氣。在全球節能減排的持續推進和我國“雙碳”目标的引領下,2020年以來風電産業高速發展。2020、2021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分别為111.03GW、93.6GW,較2019年水平分别增長 90.1%、60.2%。其中,2020、2021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分别為71.67GW、45.57GW,較 2019 年水平分别增長 178.4%和 77.0%。

裝機成本和度電成本的降低為風電行業高速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根 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的《2020 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告》, 2010 至 2020 年,全球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裝機成本分别從 1971 美元/kw 降至 1355 美元/kw、從 4706 美元/kw 降至 3185 美元/kw,降幅為 31.3%和 32.3%;全球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平準化度電成本則分别從 0.089 美元/kwh 下降至 0.039 美元/kwh、從 0.162 美元/kwh 下降至 0.084 美元/kwh,降幅為 56.2%和 48.1%。裝機成本和度電成本的大幅降低為風電實現平價上網和推 廣提供了必要條件,在政策推動的協同下,未來全球風電産業将保持高速 增長态勢。

玻纖行業特征(玻纖成長屬性顯著)10

風電高速發展拉動玻纖需求提升。根據聚合科技招股說明書,玻纖在 風電葉片中的應用主要為蒙皮和主梁,蒙皮材質一般為玻璃鋼,主梁一般 為玻纖或碳纖複合材料,因為當前碳纖成本較高且平價化可能性較低,所以主流仍為玻纖複合材料。由于玻纖主要為風機蒙皮和主梁,因此與葉片 長度、風電裝機量和風機數量正相關。根據中材科技投資者互動問答,每 GW 風電裝機玻纖用量約為 1 萬噸。風電裝機量的提升将持續拉動對玻纖 的需求提升。

風機葉片大型化進一步推動玻纖需求增長。在風機零部件成本中葉片 占比最高,占原材料成本比重超 23%。單個風電風機葉片直徑越長,掃風 面積越大,發電量越高.。根據徐燕鵬《平價時代風電項目投資特點與趨勢》, 以 3MW 組為例,若葉片加長 5m,掃風面積可增加 0.81m2 /kW,年利用小 時數可提升 208 小時,相當于投資節約 600 元/千瓦。因此風機大型化和組 件大尺寸化是風電裝機降本的核心驅動力。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 業委員會(CWEA)統計,2010 至 2020 年,我國新增風電機組的平均風輪直 徑從 78 米增長到 136 米。由于玻纖材料具有輕量化和高強度的優勢,且其 需求量與風機葉片長度正相關,風機葉片的大型化趨勢或将帶動玻纖需求 量大幅提升。

3.5.PCB:PCB市場穩健增長,拉動電子紗需求

印刷電路闆市場穩健增長。印制電路闆(PCB)是我國電子業的上遊 基礎行業,決定了我國電子産品的競争力。根據深南電路公司公告,2020 年中國 PCB 産值為 350.1 億美元,市場規模龐大。按下遊應用來看,通訊、 計算機、汽車電子與消費電子為主要應用,占比分别為 30%、26%、15%和 13%。長遠來看,雲計算、5G 基建、人工智能等“中國智造 2025”的推進将 持續拓寬 PCB 下遊應用領域,5G 網絡建設、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 PCB 行 業持續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PCB 市場規模增長拉動電子紗需求提升。電子紗是直徑 9 微米以下的 玻璃纖維,具備優異的電氣及力學性能,是覆銅闆的基礎材料。覆銅闆則 是 PCB 的關鍵原材料,其需求與 PCB 行業發展息息相關。根據中商産業研 究院,覆銅闆占 PCB 原材料成本的 30%,是制備 PCB 最重要的原材料。 而根據智研咨詢數據,2020 年電子紗約占覆銅闆成本的 18%,占比僅次于 電子銅箔。随着 PCB 市場的穩健增長,電子紗需求量有望持續攀升。

玻纖行業特征(玻纖成長屬性顯著)11

4.趨勢:下遊需求複蘇,供需維持緊平衡

玻纖行業景氣上行,供需有望維持緊平衡。2019 至 2020 年,玻纖池窯 紗産能增長放緩,主要是因為玻纖行業産能過快投放緻行業景氣下行緻産 品銷售單價承壓,疊加 2020 年新冠疫情下需求疲軟。随着 2021 年全球經 濟複蘇,下遊行業中新能源車與風電蓬勃發展,玻纖景氣度有所回升。根 據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2021 年我國池窯紗在産産能為 610 萬噸,産能 利用率超 95%。此前的供給沖擊已基本消化,預計未來維持緊平衡狀态。 庫存方面,以中國巨石為例,2021 年中國巨石存貨周轉天數為 63 天,2022 年上半年為 62 天,整體持續下行,反映了玻纖需求複蘇、行業景氣向好。

5.重點企業分析

5.1.中國巨石

中國巨石為國内玻纖行業龍頭,生産基地布局全球。公司産品全面, 有 100 多個大類和近 1000 個規格品種,主要包括無堿玻璃纖維無撚粗紗、 短切氈、電子布等。公司實現全球産能布局,擁有浙江桐鄉、江西九江、 四川成都、埃及蘇伊士、美國南卡五個生産基地。按産能口徑計算,2020 年中國巨石占據全球玻纖市場的 23%,為玻纖行業絕對龍頭。 業績方面,2021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97.07 億元,同比增長 68.92%; 實現歸母淨利潤 60.28 億元,同比增長 149.51%。2022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 業收入 119.10 億元,同比增長 39.13%;實現歸母淨利潤 42.06 億元,同比 增長 61.96%。

公司産能穩步擴張,帶來新的成長空間。截至 2021 年底,公司各類玻 璃纖維産品的設計産能已達到 235.6 萬噸/年,2017 至 2021 年年均複合增長 率為 15.4%。此外,公司目前在建和規劃産能包括無堿紗 75 萬噸、電子紗 6 萬噸與電子布 0.6 億米,預計将于 2022 至 2024 年逐步投産。公司産能利 用率和産銷率均常年維持在 95%以上,新增投産産能将為公司帶來新的成 長空間。公司持續降本增效,布局上遊原料。公司持續優化生産效率,2017 至 2021 年,公司人均産能從 136.7 噸/年/人增長到 176.8 噸/年/人,生産效率大 幅提升。此外公司布局上遊,2012 年收購磊石微粉,并于 2016 年投資新建 60 萬噸葉蠟石粉産能,充分滿足公司産能擴張對葉臘石的需求增量。

玻纖行業特征(玻纖成長屬性顯著)12

5.2.山東玻纖

山東玻纖為國内玻纖行業後起之秀。山東玻纖成立于 2008 年,由山東 省國資委控股,控股權集中,是國内玻纖企業後起之秀。公司立足交通發 達的沿海地區,不斷健全産業鍊,布局原材料與能源産業,生産成本持續 下降。業績方面,2021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7.59 億元,同比增長 37.72%; 實現歸母淨利潤 5.46 億元,同比增長 216.78%。2022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 業收入 15.95 億元,同比增長 10.27%;實現歸母淨利潤 3.48 億元,同比增 長 5.27%。

公司産能加快擴張。目前公司主營兩種玻纖産品無堿紗和 C-CR 特種纖 維。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玻纖紗設計産能為 41 萬噸,織物年産能約 1 億 平方米,其中,C-CR 特種纖維産能為 8 萬噸,無堿紗設計産能為 33 萬噸。 根據公司戰略規劃綱要,至“十四五”末和“十五五”末,公司玻纖及制品總 設計産能規模計劃分别達到 115 萬噸和 151 萬噸,按此規劃計算,2021-2025 年,公司産能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29.4%,擴産速度大幅提升。 公司布局國際合作以提高技術實力。2017 至 2021 年,公司研發費用從 4857 萬元增長到 9735 萬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19.0%。公司與 OC 等多家 國外企業合作,持續引入先進技術的同時加大研發力度,增強自身技術實 力。

5.3.中材科技

中材科技三大主業協同發展,歸母淨利潤高速增長。公司于 2016 年收 購泰山玻纖,聚焦于特種纖維、複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賽道,大力發 展風電葉片、玻璃纖維及制品、锂電池隔膜 3 大主導産業。在新能源與風 電行業高速發展的當下,公司歸母淨利潤維持高速增長态勢。 業績方面,2021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02.95 億元,同比增長 7.58%; 實現歸母淨利潤 33.73 億元,同比增長 65.40%。2022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 業收入 99.20 億元,同比增長 5.99%;實現歸母淨利潤 18.71 億元,同比增 長 1.33%。

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公司擁有玻纖産能約 120 萬噸,目前在建和規劃 玻纖産能 42 萬噸。截至 2022 年上半年,中材科技玻纖年産能約為 120 萬 噸,2017 至 2021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10.7%。公司目前在建和規劃産線包 括泰山玻纖鄒城“6 改 12”無堿池窯拉絲産線、6 萬噸高強高模玻纖産線以 及太原年産 30 萬噸高性能玻璃纖維智能制造生産線項目。

玻纖行業特征(玻纖成長屬性顯著)13

公司充分發揮産業協同效應,産品結構持續優化。公司于 2007 年成立 中材風電,正式進軍風電葉片行業;2015 年起開始培育锂電池隔膜業務; 2016 年正式收購泰山玻纖,實現玻纖産業與風電葉片協同發展。玻纖為風 電葉片主要原材料之一,公司生産葉片使用的玻纖主要來自于泰山玻纖, 價格穩定,供應鍊保障性強,此外,泰山玻纖研發的高模玻纖可适配大型 化的風電葉片,支持公司風電葉片産品的叠代升級。2021 年公司無堿玻纖 制品,風電葉片和锂電池隔膜業務營收分别為 87.52、69.76 和 5.76 億元,營收占比分别為 40.7%、32.5%和 5.2%,2017 至 2021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分 别為 10.85%、18.89%和 81.55%。公司整體營收結構較為均衡,锂電業務占 比有所提升。

5.4.長海股份

長海股份深耕玻纖制品。公司擁有完整産業鍊布局,持續推進産能擴 張。與其他龍頭企業不同,長海股份深耕玻纖制品而非玻纖紗,包括短切 氈、濕法薄氈、複合隔闆、塗層氈等,打造自身獨特優勢。 業績方面,2021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5.06 億元,同比增長 22.71%; 實現歸母淨利潤 5.72 億元,同比增長 111.46%。2022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 業收入 15.37 億元,同比增長 30.42%;實現歸母淨利潤 4.28 億元,同比增 長 64.99%。

公司玻纖産能穩步擴張。根據公司債項跟蹤評級報告,截至 2022 年 3月末公司玻璃纖維紗年産能達到30萬噸,公司 5 條薄氈生産線項目于 2021 年建成第二條,推動公司薄氈年生産能力提升6,000萬平方米。此外,公司 60 萬噸高性能玻纖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尚在審批中,此外,子公司天馬集團 拟将原有的一條年産3萬噸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産線升級改造為一條年産8萬噸高端高性能玻璃纖維及特種織物生産線。待薄氈和基地項目建成後,公司玻纖年産能可達95萬噸。公司布局全産業鍊,經營較為穩健。樹脂是玻纖複材的重要原料,公司自身擁有以玻纖紗、玻纖制品及玻纖複材為主的縱向産業鍊,并通過天馬集團進行樹脂的研發、生産和銷售,布局橫向産業鍊,并通過産業鍊一體化平滑周期波動,經營較為穩健。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系統發生錯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