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量指的是單位面積内骨骼中礦物質、骨膠原、蛋白質、無機鹽等的含量,是用來衡量骨骼健康情況的一種指标
人體的骨量會随着年齡的變化而略有改變,出生時,人體骨量較低,随着年齡的增長,骨量逐漸增加,至30歲左右,骨量會到達人生頂峰,而後骨量逐年下降,尤其是婦女絕經後骨量丢失嚴重,一般女性骨量丢失量可達峰值的30%~40%,男性可達20%~30%。因此,年輕時峰值骨量越高,可供人們日後消耗的骨量就越多。
骨量減少又稱低骨量,是指骨密度減低,但未達到骨質疏松的程度,若不加以幹預,則有發展為骨質疏松的風險。
骨密度測定的意義
1、預測骨骼健康狀态,指導營養幹預及治療;
2、診斷骨質疏松症,醫生利用骨密度測量值來判斷患者是否患有骨質疏松症;
3、預測骨折的風險;
4、監測骨質疏松症的治療效果;
5、評價藥物療效。
骨量減少的臨床表現
常見的典型臨床表現為骨骼酸痛、肌無力、乏力、抽筋等,是骨質疏松發病的潛伏階段。
骨量減少的發病往往比較隐秘,缺乏典型的臨床症狀,做骨密度檢查時才發現。如出現腰背酸痛、乏力等症狀時,需及時進行骨密度檢查。
骨量減少的誘因
骨量減少病因較多,常由性激素缺乏、活性維生素D缺乏、細胞因子表達紊亂、峰值骨量降低、骨重建功能衰退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引起。
女性:35歲開始人體骨質開始流失,身體機能開始退化,且低骨量的發生時間逐漸年輕化,常常與以下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
1、過度節食減肥:女性為保持苗條的身材,常常會偏愛素食,營養搭配不合理,造成體内攝鈣不足。另外,脂肪量減少,雌激素亦會随之下降,因而加速骨骼鈣質的流失,加大骨質疏松的發生風險;
2、缺乏太陽照射,維生素D含量減少,影響鈣質的吸收;
3、飲食不規律;
4、加班熬夜,長期飲用咖啡:會影響鈣質吸收與體内雌激素水平,造成骨質疏松。
5、哺乳期和已育婦女:由于垂體分泌大量泌乳素使卵巢處于抑制狀态,雌激素水平降低 ,低雌激素使骨量減少。
男性:骨密度降低常與抽煙、酗酒、房事過度、營養不良密切相關。
定期檢查骨密度含量,是提早發現骨密度減低,骨量減少,預防骨質疏松,評估骨折風險以及評價骨質疏松預後情況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對于高危人群,定期骨密度檢測尤為重要。一旦發現低骨量甚至骨質疏松,及早的開始飲食及藥物的幹預,是維持健康生活的保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