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課題研究的方法?前言什麼是課題?很多理論書籍中都有闡述,但中小學教師所從事的研究課題和專家的研究有很大的區别,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中小學教師課題研究的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前言
什麼是課題?很多理論書籍中都有闡述,但中小學教師所從事的研究課題和專家的研究有很大的區别。
首先,“課題”就是一個問題,是自己在一段時間内需要關注、澄清和解決的一個真實存在的教育教學問題。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分析問題的本質和存在的根源,尋求問題解決的路徑,總結有益的經驗,記錄自己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些許感悟和心得。
其次,“課題”就是一個願景,是自己在先進教育理念、教育價值觀、教育理想的驅使下對所向往的“未來”教育教學的憧憬和勾畫,是自己在一段時間内需要努力去構建或打造的一個工程,如某一種特色教育、理想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等。
第三,“課題”就是一個主題。每個教師每天總在反思,經常會用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記、教學劄記、教育論文、教育随筆等林林總總的形式記錄自己在教育實踐中的點滴思考,但往往比較淩亂、零散、随意,而課題就為這些研究提供了一段時間内相對集中的主題,有了貫穿的線索,使我們的這些研究主題集中,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總之,一線教師課題研究活動,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層次上展開教學活動,即強化從日常教學中蘊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審視教學過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并通過教學實踐使其得到驗證與完善,從而使教學工作逐步向最優化方向發展,同時也使自身的素質水平得到提升與飛躍。
一、為什麼要做課題
這個問題可以從學校與個人兩方面的發展來考慮。
學校發展的需要
當前學校的發展面臨着許許多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這些都制約着學校的發展,影響着教育教學的變革,如果不及時加以處理和解決,就難以使教育适應社會和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難以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标。由于這些問題或矛盾是伴随着教育的快速發展和社會轉型而出現的,原有的經驗不能奏效,已有的老辦法不能破解,教育科研自然就成了解決這些問題或矛盾的最佳切入點。
同時,當一個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逐漸建立和完善之後,自身的發展也正越來越處于一個新的“高原期”,此時要凸顯學校的特色,破解學校所面臨的“瓶頸”問題,将學校的潛在資源提升到顯在的層面上加以整合,使學校呈現出新的發展态勢,隻有科研才能實現。
個人成長的需要
1、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時代發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會裡,要立足就必須有不斷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要有勇于實踐、創新的能力。為了适應素質教育對我們老師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應從“經驗型”轉向“科研型”。實踐表明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上能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學習理論,更新觀念,以科研帶教研,教研促教改,對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大有裨益。
2、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做課題主要是為了解決在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惑。這些問題包括自己教學實踐上的問題、學生表現上的問題、學校教育上的問題等。
3、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的需要。課題研究的嚴密性,也促使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化。
4、形成科研教學意識的需要。我們都知道,做課題時查閱資料是免不了的事。當你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後,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科研實踐活動不但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更重要的是使我們養成一種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的習慣。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進行反思教學。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課題驅動,行動研究不僅是教師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師職業化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助推器。
二、怎樣做課題
1、怎樣選題
選題的基本原則:一是前瞻性原則,對象要新,視角要新;二是科學性原則;三是可行性原則,選題要與客觀實踐相符,可實現;四是價值性原則,要有理論和應用價值,應該能夠運用于教學實踐,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五是明确性原則,選題能夠準确反應各研究要素的内涵和外延。
選題注意事項:一是從實際出發,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不要貪大求全;三是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着手,要有問題意識,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在平時教學中發現問題,總結教學經驗;四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選課題從哪些方面入手?
⑴從有關部門發布的課題指南中得到問題
每個地方都有教育科學研究管理機構或教育科研規劃領導小組,這些機構或部門在一定的時間範圍裡都會定期或不定期地發布一些教育科研課題指南。對這些《指南》中的課題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進一步具體化,提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問題來。當然,這些問題是否有研究的價值,還得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論證。
⑵從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問題
在你的工作中哪些問題是急需解決的?是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問題?是學校課堂教學質量不盡人意?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像這樣一些問題中往往就有你要找的課題。
例如,有些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很有成效,特别是對一些“搗蛋”的學生的教育管理很有一套,于是有教師就提出:“運用非常規性方法進行班級進行管理的研究?”的課題。
⑶從平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
對于一般的人來說,天天完成的教學工作和所看到的現象好像沒有任何特别的感覺,對這些工作和現象似乎都已成為了一種習慣,甚至也不願意多考慮它一下,因為它太平常、太普通了。然而,一個具有敏銳思維的人往往可以看出其中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正是值得我們研究的、有價值的課題。
比如,有些教師通過大量的聽課發現,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很多話學生并沒有注意聽、也沒有認真地去聽的,而在老師看來這些話又是對學生的學習有影響的,于是就可以提出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研究?”的課題。
⑷從其他領域的先進經驗和方法中移植和借鑒而提出問題
人們常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先進經驗、方法應用在不同學科和不同領域将會産生什麼樣的效果和作用呢?這恐怕也是一個很具有吸引力的問題。
例如,能不能采用活動課的教學方法進行數學教學?英語教學中特别注重情境教學和對話,這是為了加深學生對語法和詞彙的理解和應用,如果将它應用到語文教學中來又将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
像這樣的問題很多,隻要你放開思路,大膽地設想,就不愁找不到你所關心的、有價值的問題,隻要你能提出問題,課題也就會很容易得到了。
2、怎樣對課題進行論證
我們既然選定了一個課題,就必須對這個課題進行分析、預測和評價,避免選題中的盲目性。了解這個課題目前在國外、國内的研究情況,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了解這一課題所屬的理論體系等等。對課題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少走彎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論證一個課題主要是弄清如下幾個問題:
⑴所要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類型。
⑵要研究的問題具有什麼現實意義?它的理論與實踐價值。(即在理論與實踐上預計有哪些突破?)
⑶要研究的問題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和研究的動向。
⑷要研究的問題所應具備的條件分析。
⑸課題研究的策略、步驟及成果表述形式。
3、怎樣制定課題方案
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方案,是開展課題研究的具體設想,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内容和步驟。
研究方案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着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對于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說,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我們避免在課題立項後,開展研究時出現無從下手的現象,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以說,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也是科研管理部門進行課題中期檢查和結題鑒定的重要依據。
課題研究方案基本内容
教育科研課題的種類多種多樣,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種類,但究其結構,則大同小異。它基本上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
⑴課題的表述
一項研究課題必須有一個名稱表述其所研究的内容。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确、不恰當,從而影響了整個課題的形象和質量。
一個好的課題名,要符合準确、規範、簡潔、醒目的要求。
準确,就是課題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研究内容)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課題名稱的表述是否清晰、是否能涵蓋所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在一定意義上說,也是檢驗與衡量研究者認識程度和水平的标志。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緻,不能太大,有一個适宜的切口,能準确地把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範,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規範、科學,一些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号方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果作為一篇經驗總結論文的題目還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則不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讨,正準備進行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此外,在确定課題名稱時,還應慎用疑問句。因為,疑問句表述的是一個問題,而不是一個論點或假設。課題應以陳述式句型表述。比如,“家庭壓力對小學生學習成績有何影響”就是一個問題,一般不宜用作課題名稱。如果要作為課題來研究則應改為“家庭壓力對小學生學習成績影響的研究”或“家庭壓力與小學生學習成績關系的研究”。
簡潔,就是名稱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醒目,就是課題研究的切口适宜、新穎,使人一看就對課題留下深刻的印象。
⑵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作為課題方案,首先應對課題研究的背景和要達到的研究目的進行闡述,回答“為什麼要進行研究”這樣一個問題。
在方案中,課題研究的背景通常以“課題的提出”或“課題的背景”的方式來闡述的,主要是介紹所研究課題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号。
⑶國内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針對課題的研究内容,要陳述課題範圍内有沒有人研究,哪些方面已有人作過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這些成果所表達出來的觀點是否一緻?如有分歧,那麼他們的分歧是什麼?存在什麼不足以及正在向什麼方向發展等。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論證本課題研究的地位和價值,另一方面也說明課題研究人員對本課題研究是否有較好的把握,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因為我們對某一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必須對該問題的研究現狀有清醒的了解。
⑷研究的理論依據
我們中小學教師現在進行的課題研究,基本上是應用研究,這就要求我們的研究必須有一些基本的理論依據來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比如,我們要進行活動課實驗研究,我們就必須以課程理論、學習心理學理論、教育心理學理論為試驗的理論依據。我們進行教育模式創新實驗研究,就必須以教學理論、教育實驗理論為理論依據。
⑸研究的假設
課題選定後,根據事實和已有資料對研究課題設想出一種或幾種可能的答案、結論,這就是“假設”。假設是根據一定的科學知識和新的科學事實對所研究的問題的規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種推測性論斷和假定性解釋,是在進行研究之前預先設想的、暫定的。
在研究的假設中要涉及到一些研究的變量,研究的變量依其相互關系可分為:自變量、因變量、控制變量。
自變量是由研究者主動操縱而變化的變量,是能獨立地變化并引起因變量變化的條件、因素或條件的組合。如在學習内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上研究者采取的變革措施。
因變量是由自變量的變化引起被試行為或者有關因素、特征的相應反應的變量,它是研究中需要觀測的指标。
控制變量是與某特定研究目标無關的非研究變量,也叫無關變量,由于它對研究結果将産生影響,所以需要在研究過程中加以控制。
⑹研究對象與範圍
教育研究總是指向一定的對象。這些對象往往是人、由人組成的群體、組織及他們的行為和特質。由于人及其行為和特質的極其複雜性,所以對之進行研究時必須先對之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同人從不同的視角理解而帶來的混亂。
①對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
有一些研究對象帶有模糊性,例如“薄弱學校”、“品德不良學生”。我們可根據某一标準(有權威性的标準最好)來做出劃定,例如根據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的評估标準,評估分數在多少分以下的就是“薄弱學校”。
②對研究對象總體的範圍進行界定
總體是統計學概念,是指研究對象的全體。研究對象的範圍大小,得根據研究目标考慮。其範圍有來源範圍和特征範圍。來源範圍有地域、學校、班級;特征範圍有性别、年齡、心理特質等。例如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學生的範圍是某一地區還是某一學校,在什麼類别的學校,在什麼年級或年齡段,這些都要進行明确的界定。範圍不同,最後得出的研究結果會很不同。
③對一些關鍵概念進行界定
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由于學派林立、觀點各異,所以有許多名詞術語往往會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現象。為了避免由于一些關鍵性名詞概念上的歧義,造成科研管理者和研究者在評審、研究過程中産生認識上、觀念上的不統一,避免由于這些歧義造成他人對研究成果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分歧,有必要在制定研究方案時,對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詞下一個比較明确的定義。
⑺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體,回答的是研究什麼問題,問題的哪些方面。它把課題所提出的研究問題進一步細化為若幹小問題。研究内容的多少與課題的大小有關,課題越大内容就越多。但許多老師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内容特别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内容,這對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細化,一點一點地去做。
⑻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教育研究方法,它回答如何研究的問題。教育研究的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有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
根據各種研究方法的所起的作用不同,大緻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收集研究數據資料的方法,如調查法、觀察法、測量法、文獻法等。這些方法旨在獲得對象的客觀資料,而不給予對象任何影響。另一類方法是旨在改變和影響變量的方法,如實驗法、行動研究法。這些方法是要通過施加某些幹預而獲得某些期望的結果。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單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則可能采用多種方法。例如采用實驗法或行動研究法,也必然要采用第一類的數據資料收集方法,以了解實驗的最終結果如何。
⑼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内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要達到什麼要求,用多少時間,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它使得研究者一開始就心中有數,在實施研究中一環接一環、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從而保證研究能按預定要求如期完成。步驟基本上包括方案準備階段;方案實施階段;專家論證評價,總結驗收和結題三個階段。
⑽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後的研究結果以什麼形式出現。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論文和報告,專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學儀器,教學軟件(包括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研究周期較長的課題,還應該分别有階段成果和最終成果。階段成果可以按學期列出。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就沒有完成。
⑾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
課題組成員要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而确定。課題組成員并不是越多越好。課題組的成員必須都承擔課題研究的某一方面任務。不應有光挂名不幹事者。課題組各成員承擔的任務的性質應與承擔者的學識、能力相适合。計劃中要把課題組負責人、成員的名單、分工寫出。必要時,還應把各人的專業、能力特長,曾有的研究經曆和成果列出,以便課題管理者對課題組的研究力量有所了解。
⑿、經費預算與設備條件要求
經費與設備是開展教育科研的物質條件。不同的研究所要求的條件是不同的。經費的支出主要包括:1、資料費:購買、檢索或複印文獻資料;2、印刷費:印刷問卷調查材料、成果材料;3、旅差費:外出調查;4、會議費:組織或參加研讨會、課題論證會;5、設備費:購置研究所需的設備、器材,如電腦等。作為小課題一般可以不寫這部分内容,因為所需經費不多,學校一般都能實報實銷。但确需添加設備的課題和某些大課題的研究。在方案中要把開支的項目、用途和金額—一列出、所列的項目應是研究所必需的,要本着少花錢辦大事的原則,實事求是地謀劃。
4、怎樣“做”題
做題應是課題研究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它也是确保課題方案得以具體實施的現實基礎。我們當前的不少課題研究注重立項、申請,而輕視做題,這樣的課題研究隻是在玩文字遊戲,沒有具體的課題研究過程,沒有取得課題研究應有的效果。因而,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應加強做題方面的工作,擺正做題在課題研究中的位置,從而,保證課題研究紮實、深入、有效。
做題一般按照以下流程來實施的。
開題——制定課題方案——制定階段性實施計劃——按計劃開展各項活動——收集相關資料和數據——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完成階段性小結——建立課題檔案——完成研究報告,申請結題。
按照以上的程序,根據課題研究的内容選擇适合的策略,紮實、有步驟地去實驗,不走過場,不玩花哨。同時,在具體實施研究的過程中,及時記錄、收集實驗中的原始材料,包括階段性報告、總結、個案分析、對比數據等,收集的内容要客觀、詳實。課題按照這樣的方式認真做題,整個課題的研究必然會“飽滿、厚實”。
在做題時,要注意增強以下幾方面的意識。
規範意識
科學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科學的過程和結論可以在相同的條件下重複和再現,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運用科學結論。我們搞教育科研,當然希望最終的結果能夠令同行們信服,得到社會的承認,并且能夠運用或推廣。而為了做到這一點,必須保證教育科研的嚴肅性,規範性,可重複性,防止随意性。因此,教育科研必須有目的、有計劃、有實施方案,并嚴格按照預定的計劃和方案進行活動。
團隊意識
教育科研必須依靠團隊的力量,群策群力。要争取有權之士(各級領導)的理解和支持;要争取有識之士(專家學者)的關心和指導;要争取有志之士(有志于教育科研的一線教師)的積極參與。
要組建一支教育科研骨幹隊伍,使之成為教育科研的中堅,通過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帶動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要把教育科研與園丁工程結合起來,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學習意識
科學研究必須有理論的指導,教育科研必須有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課題組應該建立理論學習制度,經常地、定期地進行理論學習。
除了積極參加各級教育科研理論培訓之外,各校或各課題組還可以組織一些針對性比較強的課題培訓,盡可能使每個參與教育科研的教師、特别是骨幹教師都能掌握一定的進行課題研究所需要的基本理論。
科學意識
把研究對象分解成若幹比較簡單的要素,然後分别加以研究,這是一種重要的科學研究方法。因而,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應對研究的課題加以分解,把一個大課題适當分解若幹個比較簡單、具體的子課題,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揮每個課題組成員的積極性、又可以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
策略意識
俗話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對于課題研究來說也是如此。如果面面俱到的話,可能效果不是很好,并且,我們都知道解決任何問題都有一個關鍵,抓住了這個關鍵,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在人力、财力、物力、時間都非常有限的條件下,重點突破、以點帶面是比較明智、有效的辦法。
5、怎樣結題
課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後,預定的研究設想基本完成時,就進入了結題階段。結題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準備。
⑴結題所需的材料
課題的結題是整個課題研究的工作總結、是對研究成果的鑒定。課題的結題一般需要準備以下材料:
①結題申請報告;
②課題立項申報表;
③課題立項批複文件;
④課題的開題報告;
⑤課題研究終結性結題報告;
⑥課題鑒定書;
⑦附件。
⑵結題的方式
我市的課題結題一般分兩種,一種是函件結題,也是通訊結題,結題者隻需要向相關的部門提交課題研究結題材料,由相關部門組織專家組進行評議、鑒定;二是現場結題,這主要是針對一些重大課題進行的。
⑶結題報告
結題報告是實施研究計劃,保證課題研究任務完成的工作總結,是課題評價驗收的重要文本。
結題報告一般由四部分組成
①概說:概述課題研究的基本情況,包括級别、文号、課題背景、課題組成員,主要研究的步驟、過程、時間等。
②方法:研究本課題的做法、體會、經驗,包括指導思想,研究策略,具體方法,處理各種關系,推廣階段性成果等。
③結果:列舉本項研究所取得各種形式的理論成果、應用成果、社會效益或階段性成果。
④評價:對成果和不足做出評估,對成果的應用推廣、對本項研究的進一步深化,提出建議與意見。
三、課題研究中一些現象的思考
現象一:注重形式,忽視過程。現在有不少課題就是開題、結題,沒有過程,結論事先都有了的,做幾節課,寫幾篇文章,把一些尚未消化的理論拿來,東拼西湊,甚至把過去做的事情拿來炒炒冷飯,套上新的理念,貼個新标簽,升華一下,就宣稱解決了重大難題、意義深遠。我曾經聽到有位老師說:“學校有課題,教師也有課題,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都忙于事務,忙于應付,末了寫一個報告什麼的算是課題的小結或者成果,對學校、對老師一點提高也沒有。”其結果是造成教育科研中很多泡沫和虛假的東西。
現象二:急功近利,熱衷炒作。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課題“開題”的消息,領導、專家親臨光顧。有關方面也津津樂道于有多少課題、課題的等第級别,結果課題成了追逐名利的方式,研究成了個别人冥思苦想的胡造亂湊。更離譜的是一節課就可以歸納出一種模式。我覺得,這樣的做法,“有嘩衆取寵之心,無實事求是之意。”一線教師一看就明白,實際沒有什麼價值,因為你不能指望老師天天都“表演”。
現象三:跟風而上,創新不足。課題研究要有創新,創新不是跟風,著作要讀,專家的理論要學,研究的方法要學,但不能總停留在“複述”的層面上,要想辦法使專家的理念、方法落地,就必須使課題研究的内容貼近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遇到的真實問題,範圍不宜太寬太泛,目标不宜太高太玄。我覺得越是本土的、富有個性的東西,越有新意。研究的方法最好是以解決具體問題為主的微觀研究,研究過程應該與改進和提升教師自己的教學能力密切相關,策略、方法應該方便教師與自己的教學實踐建立關聯,使而後生成的東西可以成為校本研究的對象和過程,一旦“校本”的東西實實在在了,這個研究才有了存在的價值。
現象四:閉門造車,缺乏引領。要使研究具有生命力,就要獲得各個方面的支持。一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離不開專家的支持。而我們當前的不少課題研究活動都是單打獨幹,缺乏與專家、教研主管部門的溝通,課題做的不是虛浮,就是打不開眼界,造成很多課題最終做不下去或流産。
為此,我們在做課題的過程中,要去找教研員、找科研專家溝通。盡可能得到他們的指點,使研究的課題更具有嚴密性、科學性。
現象五:貪大求全,不切實際。有些學校教育科研選擇的課題常常比較寬泛,涉及因素衆多,動辄就是學校的整體性變革或綜合變革。在這樣的課題中,一個大問題關聯到一系列的小問題,并沒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甚至沒有鮮明的問題意識和線索。選擇這樣的課題以後,即使從事研究,各方面問題的探讨也多為淺嘗辄止,有欠深入。真正的研究并非“大題小做”,而多為“小題大做”;學校的智慧也并非“一鶴沖天”,而多為“積小智而成大智”。對局部的關鍵性問題的腳踏實地的研究,所産生的輻射、互動、連帶作用,有時遠勝過浮于表面的面面俱到的研究。
現象六:輕視行動,強調論文。很多人一談到課題就想到論文,好像沒有論文發表,就不能稱之為研究似的,沒有認識到論文隻是教師課題研究成果中的一種表達方式,這種方式更多地是專業研究者借助表達思考的一種方式,中小學教師的研究應有自身獨到的問題表達方式。案例、叙事、日志、反思記錄等,都是教師教科研活動的重要載體,它們既可以成為教師研究活動過程的記錄,也可以成為課題研究活動結果的表達方式。是教師課題行動研究過程中真實軌迹的再現,是中小學教師在課題研究中最具有說服力研究成果。
對于以上的種種現象,我們在做課題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這樣才能把課題做實、做好、做出特色,才能讓課題研究在提高教育教育質量上,真正發揮其助推器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