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活動中,髌骨承受的壓力約為體重的7倍。如此巨大的力量通過髌骨發揮作用,因此骨骼形态、軟骨表面、動力或被動拮抗結構或下肢力線的微小異常都會改變髌股關節的精細平衡,導緻輕微的或廣泛的病變。所以體重大,髌骨承受的壓力更大,髌骨出現問題的概率也更大。
起因:
過度使用
膝蓋過度屈曲:反複屈伸膝關節(跑步和上樓)會在髌骨和滑車間産生過大的壓力,并導緻持續性的關節疼痛,甚至在停止這些活動後也會出現疼痛。通常,這種疼痛會導緻股四頭肌抑制,進而導緻患者産生症狀。
膝關節屈曲15度時髌骨所受的壓力約為111牛頓,在屈曲110度時約為4003牛頓
改善方案
運動模式改變,先屈髋,後屈膝;
腓腸肌拉伸
3.加強股四頭肌訓練;
靜蹲
4. 減少膝關節屈曲的動作;
生物力學
髌骨在股骨滑車内上下滑動時,不同屈曲角度會産生旋轉和傾斜的趨勢,所以髌骨和股骨接觸面的位置和面積會産生變化。一些可以導緻下肢力線改變的解剖和生物力學因素也會影響作用在髌骨上的各種力量之間的精細平衡。
膝内扣:
足部的旋前,導緻胫骨的外旋。因此,足部力學性能的改變會影響胫骨的旋轉,進而也會影響髌股關節的生物力學特點。髋部外展和外旋力量的減弱可以導緻髋内旋和骨盆傾斜,這也會導緻髌骨向外滑動。
改善方案
加強臀部肌肉;
臀中小肌訓練:蚌式
2.松解大腿内收肌,髂胫束,闊筋膜張肌,松解腘繩肌;
腘繩肌拉伸
3.改善足背屈。
肌力不平衡:股内側肌是髌骨的内側動力穩定結構,如果肌肉萎縮或發育不良同樣會導緻髌骨向外滑動。股外側肌過強或還有髂胫束過緊會導緻髌骨向外傾斜,并在髌股關節的外側産生過大的壓力。
改善方案
松解髂胫束;
2.加強股内側肌。
側卧擡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