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台“新華号”賬号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号的立場及觀點。新華号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
文/蘇 醒
文徵明《五瑞圖》是劉海粟先生早年收藏的一件精品,現藏劉海粟美術館。這件作品尺幅巨大,是一件青綠山水。此圖舊題《五瑞圖》,可能是源于畫中的柏樹、萱花、靈芝、磐石、祥雲等元素。畫上有一行單款“嘉靖己酉二月文徵明制”。嘉靖己酉為嘉靖二十八年,文徵明此時已近80高齡,故此圖是一件體現其晚年風格的作品。
文徵明,原名文壁,徵明是他的字。其名“壁”的偏旁從“土”而不從“玉”,這是因為文徵明兄弟三人,兄文奎、弟文室以及其本人文壁,皆以星宿為名。故凡書畫中題為“文璧”者,皆僞。而曆史上确有文璧其人,此人即文天祥之弟。文徵明42歲時以字行,更字“徵仲”,書畫遂署文徵明,直到終老。
董其昌《山水》冊頁
他在20歲時,在雙娥僧舍觀沈周畫《長江萬裡圖》,遂拜沈周為師,自此一發不可收拾,繪畫上的天才逐漸被激發出來。就劉海粟美術館所藏《五瑞圖》而言,雖然是其晚年極富自我風格的作品,但依然可見沈周的影子。尤其是畫中的萱花,與沈周《椿萱并茂圖》的萱花如出一轍,體現了其早年受到沈周的巨大影響。同時,此圖雖是一張青綠山水畫,但其中花卉這一元素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顯得别具一格。考察山水結合花鳥的作品,宋時有崔白《雙喜圖》、趙士雷《湘鄉小景圖》等,但宋畫中多為禽鳥、走獸與山水結合,有些甚至可視作山水中的點景。而《五瑞圖》中則以萱花、靈芝等花卉為重要元素,體現的則是花木與山水的結合。
唐寅《歲寒三友圖》
《五瑞圖》中的柏樹枝節盤錯,穿插繁複,樹幹繪有諸多紋路,表現樹皮的質感,這是文徵明畫樹木的典型特色。可見,在他的繪畫理念中,筆法與結構、造型是并重的。而在他之後,以董其昌為首的松江派極少重視物象的自然質感,将繪畫的重心完全寄托在筆墨線條的抒寫上。故唐志契提出“吳門畫重理,松江畫重筆”,闡明了吳門派與松江派在具體畫法與繪畫理念上的區别。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圖的設色技法。此圖是一件典型的青綠山水,設色有豐厚潤澤之感。衆所周知,文徵明從沈周學畫,繼承的主要是“元四家”的畫法,但“元四家”似乎并未以青綠山水見長。就他們的存世作品而言,要麼是水墨,要麼是淺绛淡設色。因此,文徵明的青綠畫法,應該來源于更早一些的趙孟頫。細觀《五瑞圖》中的山石,有的地方綠中偏黃,有的地方綠中帶青,色彩變化非常豐富。這是因為多次薄染的緣故,文徵明敷色時會将顔色調得很淡,經反複多遍層層渲染而成。在後續幾道的上色過程中,對山石作局部渲染。這使得畫面中得青綠之色帶有豐厚得變化:其一,是深淺的變化;其二,是顔色厚薄得變化,其三,是色調的變化,畫面便有豐厚潤澤的感覺。
文嘉《楷書募塼塔銘一節》
此圖作于嘉靖己酉年,同一年中,文徵明還畫過兩張結構較為近似的作品,其一是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古木寒泉圖》,另一張《灌木寒泉圖》現藏美國。此兩圖在主題上都以古木與泉水為主題,在結構的安排上,皆在畫面左下方安排高大的灌木,右上方一條瀑布飛流而下。而《五瑞圖》的畫面元素雖較為複雜,但在整體的結構上依然與此兩圖有相近之處,如柏樹被安排在了畫面左方,右上有流泉曲折流下。事實上,在某一段時間中,畫家确實有可能創作幾件結構大體相似的作品,反映的是其常用的創作思路。
而就在同一年,文徵明還創作過一件重要的作品,即畫與無錫大收藏家華夏的《真賞齋圖》。此圖不但畫法精工,更體現了文徵明與江南其他地區的大收藏家間的交遊。事實上,除了繪畫創作上的成就之外,文徵明在鑒藏領域亦為執牛耳者。在明代中後期,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私人收藏之風鼎盛,無錫華夏、華雲便是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收藏家,而這些人在自己購藏作品時往往會請文徵明作鑒定、題跋,遵循其意見購藏古書畫,當時社會上甚至有“得其一言,辄價翔”的說法。反過來而言,文徵明也借助其他收藏家的渠道拓寬了眼界,滋養了自己的畫筆與眼力。由此,雙方形成一種互動,交往必然日趨密切。
文徵明《五瑞圖》
文徵明壽高年長,活了90年。在其晚年時,其子文彭、文嘉對擴大文徵明的影響力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長子文彭是大書法家、篆刻家,被譽為明刻帖第一的《真賞齋法帖》便是華夏請文徵明、文彭父子一起幫助他勾摹的。而台北故宮博物院藏蘇轼《前赤壁賦》前六行的蘇字真迹在明時便已殘損,現今看到的六行舊傳是文徵明補書。但據徐邦達先生鑒定,這六行實為文彭代父所書。而另一個兒子文嘉,曾在嚴嵩、嚴世藩父子倒台後,奉命抄點嚴氏父子的藏品,并撰寫了《钤山堂書畫記》。由于嚴嵩父子極少钤印或作題跋,故今日研究嚴氏父子的古書畫收藏,便多依靠這部《钤山堂書畫記》。因此,文彭、文嘉對文徵明的影響力的擴大亦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就整個明朝而言,沈周是第一代領袖,文徵明是第二代領袖,第三代領袖則是董其昌。這三人的共同點在于:其一,三人皆為大書畫家,書畫創作上的成就極高,影響深遠;其二,三人又都收藏宏富并精于鑒定,這使得周邊的其他藏家産生了圍繞他們的收藏活動。反觀其他一些大家,如唐寅,其繪畫上的天才和成就并不下于文徵明,但在鑒藏領域卻沒有什麼影響;而收藏極富的項元汴,在繪畫創作上又幾乎沒有成就。由此可見,能夠集書畫創作與鑒藏于一身者,僅沈周、文徵明、董其昌三人。而此三子中,文徵明正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
來源:新華号 《藝術博物館》雜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