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賞畫家馬哲的作品,馬哲是中國東方國畫研究院院長、吉林松花湖書畫院院長,他受西方繪畫影響比較深遠,但是卻融彙了國畫的筆法,作品形神兼備,中西繪畫藝術在其筆下融會貫通,有鮮明的個性藝術特色。
上圖是他畫的《關聖帝君》,關二哥威武的站在哪裡,左手執劍,右手握着青龍偃月刀,犀利的小眼神可以秒殺一切。馬哲筆法含蓄中透豪放、細膩中含粗犷、雄渾靈動、厚重潇散、蒼勁雄健、嚴緊精緻,給人一種清新明快之感。
上圖是《歸鄉圖》,老者含笑問少年過往鄉情,少年手指放在嘴中,微微思考着怎麼回答。馬哲的人物畫造型接受了西方注重寫生的方法,強調通過形體寫實來達到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
上圖為《鐘馗嫁妹圖》緊緊抓住有利于傳神的眼神、手勢、身姿與重要細節,強調分别主次,有詳有略,詳于傳情的面部手勢而略于衣冠,詳于人物活動及其顧盼呼應而略于環境描寫。
上圖為《曹操圖》一代枭雄的霸氣一覽無餘,馬哲作品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反映現實生活的主題性作品,二是描繪古典文學的曆史性題材作品,他筆下的曆史名人、悲歌之士、古代賢哲等均刻劃得有血有肉、壯懷激烈、叱咤風雲、超轶拔群、栩栩如生,每幅作品都清新淡雅、超凡脫俗、形随神似,氣勢力透紙背,空間意境不俗,峻峭挺拔而深藏筆力,那磅礴的氣勢和内在的神韻,強烈地震撼着人們的心靈,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馬哲的繪畫語言特性表現在将傳統筆墨色彩與西畫造型理念進行巧妙的結合,強化作品内蘊的傳達,從而産生凝重、堅實、厚樸的審美效果,無論畫今人、古人、神人、凡人,總有一種豪宕、雄壯、樸直的氣勢和哲理内涵。品讀他的畫作,讓人感到有一股濃郁的時代氣息、鮮活的生活氣息、芬芳的泥土氣息,作品以樸實厚重的造型、濃烈凝練的筆墨透射出滴水穿石、追尋真愛的力量。下圖的《捕魚圖》就是诠釋。
上圖為《伏虎圖》畫面中面對旁邊的猛獸,而伏虎羅漢何等的放縱自我,閉着眼睛在打盹,根本不當一回事,而老虎乖乖的安靜的躺在前面,還幫着他看着拐杖,背着葫蘆。
馬哲具有深厚的西畫功底,畫法融中西之長,又不失東方神韻,不拘一格,自成體系。馬哲的貢獻更在于将傳統的文人國畫與西畫相結合,以最精練的筆法,更典型、更集中、更生動地表現主題,在傳統文人國畫的基礎上,探索出一條國畫發展之路。
一幅好的人物畫首要是透過人物形象來顯現畫家所要表達的觀念主題,這個主題不是人們輕易了解的政治主題,而是畫家的某種思想、志向、煩惱,甚至轉瞬即逝的情感,如果一個觀者了解了這幅畫,他就與這幅畫發生了共識,他就會亢奮、感慨,一同他的精力也進去了一種審美享福的境遇,這就證實他們讀懂畫了。一般來說,行家看人物畫,最先看"酷似"。然後再看筆墨樂趣,也即使用筆、用墨,用筆要有力、飄逸、講求書法用筆,用墨要考究層次、水墨交融。然後再看格局、着色等等。但凡你牢牢地抓住"神韻"這個重點,你就必須能讀懂中國人物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