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從古至今,可以說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和多種藝術形象共存的空間,作為一個“四維空間”藝術,園林藝術的形象展現首先是園林中的山石、花草樹木、亭廊樓閣等,它們通過視覺、味覺、聽覺、嗅覺和觸覺等把美直接傳達給他人,給遊人以審美的精神享受。
▼
古人認為園林的美通過人的各種感觀凝練綜合以後,上升到另一個高度,即審美意識,但這種美要傳達給他人以引起共鳴,還需要借助文學、繪畫、音樂等手段來實現。
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一出,洞庭湖、嶽陽樓頓時名聲大振,從此文人騷客紛至沓來,就是因為文學表達了古典園林之美,向世人傳達了園林的美。
所以,他們認為匾額是園中一個重要元素,可以将園林整體意境再次升華,利用文字的力量讓人感受到别樣的氛圍感。
▼
什麼是匾額呢?匾額中的“匾”字在古代也作“扁”字,《說文解字》曰“扁,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
扁是會意字,由戶和冊組成,本義是在門戶上題字。匾額的形式有兩種,橫的稱“匾”,豎的叫“額”,統稱為匾額。
▼
匾額分豎匾(額)、橫匾,橫匾又分矩形橫匾、邊飾橫額和變形橫匾。豎匾用于殿宇、寺廟,橫匾廣泛用于古典園林之中。
扁的主流形制為橫長形,明清多用此形,也是用途最廣,存世最多的一種。清宮檔案記載,清代帝王會對匾額造型的選擇瞎打明确的指示,乾隆更是親自指導。
▼
曆史上曾出現“無處不匾”、“無門不匾”的盛況,匾額被稱為“古建築的靈魂。”在一些皇家園林或大戶人家的門頭上,更是極盡華麗之能事來裝扮匾額,鎏金鍍銀、鑲嵌珠寶,或雕刻華麗的花紋,彰顯身份與品位。
▼
我國古建築上用的匾額有兩種意義;一是表明建築本身的名稱,另一種挂在房檐下銘牌則是建築對事業、對環境、對建築本身的贊揚語句。用文字藝術來表現,用語言文學來進行裝飾,意義深遠。
▼
中國古典園林在宋代廣泛運用匾額,匾額橫置門頭或牆洞門上,在園林中多為景點的名稱或對景色的稱頌,以三字四字為多。
它的出現賦予園林以标題的性質,仿佛繪畫的提款,它直接通過文學的形式來抒發主人的情懷,傳達創作者的審美信息,加深鑒賞者的理解和感受,使園林的意境更加深化。
▼
中國園林意境大緻有3個層次,即外層物質層次、中層心物結合層次、核心心理機制層次。不同園主的文化美學素質決定了園景命名的不同風格,包括辭藻華麗、純樸直叙、恢弘豪放、婉約诙諧、開朗明快、含蓄隐晦。可以說,利用匾額起到了文化傳承的作用。
這些中國園林中的文學品題是建築物典雅的裝飾品、景觀的說明書、園主的心靈陳詞,是園林景觀的一種詩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