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菩提是經過打磨的菩提子,它的種類有很多種,例如元寶菩提子、金蟾菩提子、淺色金蟬菩提子、摩尼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冰花星月)。
菩提子原子
《佛說較量數珠功德經》中開示:以菩提子佛珠念佛持咒,數誦一遍,其福無量。因此菩提子成為最受推崇的佛珠品類之一,星月菩提子佛珠不但有成就菩提的深刻含義,還有辟邪的作用,佩戴星月菩提子佛珠能增長智慧,去除煩惱。《安樂集上》記載:“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星月菩提子均為天然的植物籽種,剛把玩的新珠子不可與水接觸(浸水會導緻脫皮、褪色、開裂和發漲),等把玩一段時間後,珠子的質地更加堅硬時,才方可碰水(建議不要浸入水中)。
弦月,月與中軸成一定角度。
陰皮,陰皮包括三種,一個是表皮是大面積綠色,甚至全是淡綠色,一個是返青,小面積的星星周圍的淡青色,還有幹脆就是黃色。
陳籽老星月,籽制作成珠子長時間沒有人盤玩,被放置,表面氧化變黃,基本上一年以上就開始有變色了,越長越黃。
盤,經常性的搓撚把玩神器:搓澡巾,一般是用搓澡巾粗糙面,再用柔軟面,起到抛光作用。
挂瓷,一般認為的摸索或者用布盤玩形成的類似于抛光的表面,隻是更具靈性,不像機器抛光那麼生硬 高抛:一般是用400-2000目左右的砂紙及布片進行抛光,表面出現鏡面光。
包漿,由人體分泌的汗液、油脂與珠子分泌的物質以及氧氣作用在珠子表面形成的一層物質,最好看的包漿會讓珠子發出玻璃光。
上色,珠子經過人的長期盤玩會由原色逐漸變成棗紅色。
花皮,陰皮、色差形成的各種顔色都有的珠子,一般以綠、白、深黃為主 倒角:桶珠打磨成鼓珠那樣,邊角由直角變成弧形 開片:這個詞源自于瓷器,就是表面形成裂紋,類似于哥窯瓷的表面。
原籽,未經人工打磨雕琢過的籽 喇叭孔:打孔口做成喇叭狀,一般為減小線的磨損 做舊:指不法商販把菩提子經過一些特殊手段做出老籽樣子。
供,如朱砂供等,是藏傳佛教的一種盤撚供奉方式後産生的與常态把玩佛珠形态不同的一些特殊類的把玩效果。
順白,整條佛珠一樣的白色,顔色非常的順。
瓷白,白瓷一樣的。
星月菩提開片
開片是一種自然開裂現象。
開片又稱冰裂紋, 按顔色分有鳝血、金絲鐵線、淺黃魚子紋,按形狀分有網形紋、梅花紋、細碎紋等。
密度越好的越不容易開片。對于高密星月,初期的開片隻限于包漿的開片,仔細觀察表面的包漿會有不規則的冰裂紋,而這些紋路是不和内部的星月相連的。
我們看過很多其他木質材質的物品,應該都明白一個道理,自然界裡的一些木質物品,在長時間暴露自然的環境下,就可能在表面出現一些裂紋或脫落的現象,這就和開片類似。
星月菩提的開片是指在星月菩提表面出現一些細小的裂紋, 遍布在珠子的表面,裂紋越深,說明菩提手串的年代越久遠,顔色越深,包漿就越厚。
一款開片的星月菩提子手串看起來蒼勁古樸,是非常漂亮的。
(注:本文來源于木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删除)
---------------------------------------
如果您也是一個收藏品和文玩愛好者,請收藏此賬号,或者加我的zitanvi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