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白描,原來是中國繪畫的傳統技法,指不着顔色,也不畫背景,隻用墨線勾勒人和物的形象的畫法。它重在以形傳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後來人們把這種寫意的技法引進寫作。白描的作品,沒有過多的風景描寫,沒有過長的人物對話。不抽象地描繪人物的心理,不瑣碎地摹寫人物的裝飾。對話、心理、環境和服裝,都緊扣在人物的行動性格上。絕對避免浮誇,要求簡練。一切描寫叙述都在顯示着人物的個性,絕不模糊或遮蔽人物的形象。同時,從人物情節出發,找到最能表現其個性的行為特征。
魯迅在談自己的寫作經驗時,對白描手法有過這樣的解釋:“‘白描’卻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自己。”用白描手法寫人,可以不去過分渲染、鋪張辭藻,它不但簡練,而且傳神。同時,白描手法往往能帶來含蓄的效果,雖着墨不多,卻能餘味無窮。
魯迅在描寫人物時,總是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人物的輪廓。我們來看魯迅在小說《祝福》裡對祥林嫂外貌的描寫:“頭上紮着白頭繩,烏裙,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而他描寫阿Q隻是寫道:“最惱人的是在他頭皮上,頗有幾處不知起于何時的癞瘡疤。”所以他忌諱人家說“光”說“亮”,還有一根“黃辮子”,雖着墨不多,卻給讀者印象深刻。
由于白描用筆簡潔,節奏快,利于情節進展,所以很受讀者的歡迎。但是,不要以為白描的筆法很容易掌握。白描的文字,往往是精心修改的結果。白描的功夫,既是作者對生活人物原型異常熟悉,經過周密觀察研究的成果,又是語言精心錘煉的結果。
與白描相對立的矯揉造作的描寫在一個人物身上強加形容、濫作猜測,在一個環境的描寫中鋪張塗飾、不分黑紅。有些作者喜歡過分的描寫,使用過多的形容詞,特别是一些華麗的甚至是冷僻的詞藻。其實,過分的、冷僻的、不貼切的描寫,寫作效果反而不佳。
要學習如何掌握白描的筆法,你可以特别留意閱讀中國的一些優秀的古典小說,如《水浒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等。那裡面對人物、環境的描寫,大多用的是白描筆法。
當你提筆寫作時,記住:沒有瑣碎的外貌描寫,沒有精心的心理刻畫,沒有太濃的褒貶色彩,也沒有故意作文章的痕迹,一切都顯示在人物的行動和樸素的語言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