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回憶裡,都有一輛二八大杠。爸爸用它娶了媽媽,而你則坐在後座上長大。
所謂“二八大杠”,是對自行車結構的一種形象代稱。即自行車的車輪直徑為28英寸,同時車架設計為三角形,在車頭與車座之間有一根鋼梁。這個設計對于腿短的人而言,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友好。
記得當初剛學自行車的時候,因為個子還小,腿不夠長,無法像大人們那樣帥氣地跨過車墊。不過我們可以斜着身子,把腿從橫杠下面穿過去踩另外一邊腳踏闆,然後就這樣腿别橫梁,半踩半回,車子依舊騎得飛快。
二八大杠有着結實的鋼架,高大的車輪,看起來敦敦實實,非常的舒服。當然,以咱們現在的眼光來看,二八大杠并不起眼。它既沒有山地的粗犷,也沒有公路的極緻。然而,它卻載走了幾代人的回憶。
記得我第一次接觸“二八大杠”,大概在我九歲的時候。記得那一年我叔剛提幹轉崗,上班離家稍微遠了一些。為了上班方便,同時也為了滿足一下虛榮心,他便獎勵了自己一輛嶄新的鳳凰牌兒二八大杠。車子很漂亮,車身的黑色烤漆簡潔而又美觀,有着帶避震的皮質複古座墊,還有着半包式護鍊闆,仿佛一件藝術品。
對于這輛車,我叔簡直寶貝得不得了。買車的第一個月裡,他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兒,那就是擦車。而在出巷子的那段坑窪地的時候,别人都是一把沖過去,他則從來都是下車推着走。
至于朋友借車什麼的,那更是想都不要想。就連我這個日後遠近聞名的“半圈車神”,當時都隻有坐橫杠的份兒。
不過,對于當時的我而言,那也是非常滿足了。想想每天放學回家,坐在自行車上,吃着冰棍兒,吹着小風,享受着身邊同學豔羨的目光。雖然屁股經常被咯得生疼,但終究還是很得意的。
沒辦法,這輛車屬實太貴重了。我現在都還記得,這輛車當時買成160塊,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要知道那可是在八十年代初,工資水平相當的低。一般工廠裡面的工人在轉正之後,也就隻能拿到36塊的工資。這還是在城裡面的工薪階層,而農村的收入水平還要更低,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多少錢。
當時我叔雖然提幹了,一個月的工資也就四十幾塊,除去平日裡的開銷用度之後,能剩下一半也就不錯了。也就是說,這輛自行車買下了,他大半年的積蓄也就沒了。這麼多錢花出去,自然是心疼得不得了。
許多人不理解,一輛普通的自行車而已,為何會這麼貴?
這主要還是一個生産力水平的問題。想想八十年代初,咱們國家才剛從計劃經濟裡面走出了,工業基礎弱,市場底子薄。工廠既缺乏原料,又缺乏設備,技術水平一時半會兒也提不上來。所以在當時,像自行車這些工業産品,都是相當稀缺的東西,而且生産成本也比較高,自然就賣得比較貴。
其實我叔還算是運氣好,沾到了時代發展的光,剛好碰上國家放開自行車的指标限制。要是再往前數兩年,有錢都買不到,因為沒資格。
上了點年紀的朋友應該都清楚,那是一個幹啥都要“票”的時代。因為國家生産力水平較低,物資比較匮乏,供需之間的矛盾較大。于是國家便實行了“統購統銷”政策,憑票供應物資。以此來有計劃地供應各類物資,以緩解供需矛盾。
那時票證名目繁多,五花八門,幾乎涵蓋了咱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咱們買糧食,或者去食堂就餐的時候,就需要有糧票,買多少斤就交多少斤糧票。再比如買布做衣服,那得需要有布票,扯多少尺布就交多少尺的布票。
衆所周知,咱們國家那時候的工業基礎還相當薄弱。生活物資尚且要按需配比,工業産品那更是得憑票供應了,所以工業票應運而生。準确點講,應該是叫做日用工業品購貨券,簡稱“工業券”。
當時“工業券”的覆蓋範圍非常廣,從最普通的鐵鍋、搪瓷盆,到比較貴重的自行車、縫紉機,再到更加高檔的電視錄像機,那都需要按票購買。不同的物件,需要的“工業券”數量就不同。比如買一個搪瓷盆,可能就隻要半張,而要買一輛自行車,可能就是十幾張了。
而這個“工業券”的發放數量是有限的,往往是根據你的工齡職稱來判定。比如一個工廠普通職工,可能一年下來也就能有四五張“工業券”。也就是說,他們想要買一輛自行車的話,那至少還得攢個三年的券。當然,“工業券”不夠也可以去借,以後慢慢還。
所以,在那個按票供應的年代,自行車算得上是比較貴重的物品了。因此自行車也得以和手表、縫紉機并稱為“三大件”,成為了七八十年代一個家庭财富地位的代表。當然,如果再往前倒騰幾年,比如在那個大金鹿橫行的六十年代,“工業券”都不好使。
因為像自行車這類工業産品,一般都是單位指定的配額,私人壓根就沒有購買的資格。當時能配自行車的無非就三類人,幹部、老師以及郵遞員。所以在那個時候如果你能擁有一輛自行車,無疑就是身份的象征。
事實上,在八十年代,單就在工業品領域來講,自行車還算不上太貴重,尤其是在不用券之後,也就二百塊左右價格。像比較貴的永久牌,頂多也不會超過300塊。普通的城鎮居民如果咬咬牙,還是買得起的。
而其他的工業品,像電視冰箱洗衣機什麼的,那就要貴太多了。比如家裡最早買的那台電視,14英寸的黑白國産,花了将近400塊。據說進口的彩電這些,都是1000塊往上走,純屬是奢侈品了。當年我們家買的最貴的是一台雙鹿牌雙門冰箱,花了整整1200元
當然,這裡的貴僅僅是針對工業品而言。畢竟那時候工業底子薄弱,供需差距較大,生産成本也高,物以稀為貴嘛。而關于那些咱們日常生活所必須的生活用品,其實物價并不高。
首先在吃這一方面,大都是以“分”或者“毛”為單位計算。要是單價能以“塊”為單位的話,那無疑就是大餐了,基本逢年過節才能碰得上。
舉幾個例子吧,比如早上出去買早點,那全是幾分錢的物件。像什麼3分錢的芝麻大餅,3分錢的豆漿,5分錢的豆包,4分錢的油條等等。如果早上沒吃飯,隻需要拿兩毛錢出門,那就能吃得很飽了。再看看咱們現在,一個饅頭一塊五,一杯豆漿三塊錢,直接翻了幾十倍。
當然,不光是早餐便宜,平時的正餐也花不了多少錢。就拿我來說吧,那時候最喜歡跟着我爸去街口的面館吃面。而當時吃一碗菜湯面差不多也就兩毛錢,面裡會加油豆腐和一塊燒肉。如果什麼都不加的話,好像就八分錢的樣子。面條的分量很足,我一個小孩兒根本吃不完。
如果不喜歡吃面,可以去對門的小食堂,葷菜兩毛錢一盤,素菜5分錢一盤。五毛錢就是兩葷兩素四個菜了,一家人都夠吃的。
如果想吃得更豐盛一點,那就去東大門的市場涮火鍋,那地方就比較貴了。羊肉卷一塊二一盤,一頓飯幹下來,差不多半個月的生活費就沒了。所以像這種地方,除了逢年過節的時候,平時一般都不會去。
不過相比于現在,這個價格也算是比較低了。想想咱們一家子現在出去吃頓海底撈,少說都是七八百塊的開銷。
這些吃的東西之所以會這麼便宜,主要是因為菜價不貴。那時候菜市場裡面,有一分錢一斤的蘿蔔,兩分錢一斤的白菜。就算是比較貴的豬肉,那也就是五六毛錢的樣子,貴的時候可能就七八毛錢。
其次在用這一方面,也是相當的便宜。比如我上學要買的那些學習用具,鉛筆也就3分錢一支,作業本也就5分錢一本。再比如老爸他們平時喜歡抽的煙,有兩三毛一盒的飛馬、大前門;有8分一毛的勇士、生産。像上海牌這種5毛一盒的煙,那就是屬于比較貴的了,平時一般人都舍不得抽。
類似的“便宜貨”還有許多,比如出門坐公交車買月票,一個月也就6塊錢,這可是個好東西,可以在一個月内無限次坐所有市内公車。再比如去建設電影院裡面看電影,票價基本都是一兩毛錢。
另外還有3分錢一根的冰棍,兩分錢一盒的火柴,4毛錢一條的肥皂……
由此可見,那時候的物價消費水平,和咱們當下完全不一樣,相差了數十倍。如果按照這個物價對照再去看那輛鳳凰牌自行車的話,那就不是160塊那麼簡單了,一萬塊都不算誇張。
當然,即便列出了這麼多的數據對比。對于大部分年輕人而言,八十年代依舊是一個極其陌生的時代。沒辦法,他們沒有經曆過那個年代,壓根就無法理解那種生活。不知道什麼叫“36塊萬歲”,不知道什麼叫做“三轉一響”,更不知道買東西除了要錢,還得要“票”。
對此,我隻能說你們是幸運的,活着了生産力發達,物資充足的當下。雖然如今的生活依舊有很多的不如意,比如上班擁擠的地鐵,搖不到更買不起的房子,還有那愈發冷漠的人心……
但你們的身邊到處都是商場服裝店,不用等到過年才去買新衣裳。夏天有空調,不用自己自己費勁地搖着大蒲扇;家裡有天然氣,不用自己扛着液化氣罐去換氣;每個人身上都揣着手機,不用再去寄信或者打公用電話……
以上的種種,都是當年的我們無法擁有的,甚至都不敢想象。雖然我現在依然很懷念那個什麼都很便宜的年代,但我并不想回到過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