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中出現過這樣一個情節,一個人因意外被冰封起來,幾百年後當他再次解凍蘇醒,面對的是與之前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如今這個科幻劇中的故事情節,很有可能在現實生活中上演,隻不過過程并沒有科幻劇中那麼絲滑。
冷凍結冰
1967年,美國物理學教授詹姆斯·貝德福德在去世之前将自己冷凍,并且支付了未來50年的冷凍費用,他也因此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冷凍人。
按照計劃他将在2017年被解凍,事實上,從2017年開始科學家們經過不斷的努力,依然無法将其喚醒,甚至貝德福德教授還面臨着身體碎裂的危險。
科幻片裡的人體冷凍
冷凍人冷凍并将人喚醒這個想法,最初誕生于一本科幻小說之中,小說發表的時間是1962年,5年之後世界上第一例冷凍人便誕生。
所謂的冷凍人并非我們所想象的把人推進冷藏室就完成了,它和一般的冷凍有區别。
首先,冷凍人需要的溫度,遠低于我們生活中的冰箱冰櫃,它是利用液氮進行急速冷卻,足足有零下130度。
實驗室中的液氮
其次,冷凍人被冷凍的時候并沒有完全死亡,他在保留着思想的情況下被冷凍的。
因為醫學上對于人的死亡有一套判定标準,當真正的腦死亡了之後醫生才會宣布正式死亡,如果隻是心跳停止沒有呼吸但是大腦還在運轉的話,并不會被判定為死亡。
最後就是,冷凍人的維護費用非常的高,它需要一直維持在零下80到100度,這就注定了需要特制的容器,這個容器不是一般的冰箱可以達到。
腦死亡才是真正的死亡
有人會問,為何要使用如此低的溫度來冷凍人呢?這是因為人身體中含有60%到70%的水,如果用普通的冰箱或者冷凍設備進行冷凍的話,身體内的水會結冰,冰晶會刺破人體的組織。
前面說到過冷凍人是不能完全死亡的,所以必須保證他身體每一個細胞的完整,緩慢冷凍産生的冰晶将其身體細胞刺破,很有可能在未來解凍之後,人體已經破壞無法蘇醒。
使用液氮零下130度急速冷卻,讓身體中的水分來不及結出冰晶,相當于固定好細胞,保證了它的完整度。
那麼冷凍的人真的可以在幾十年後被喚醒嗎?
細胞結冰
喚醒冷凍人按照貝德福德教授生前的遺願,他将被冷凍到2017年,因此美國的科學家從這一年開始就着手他的蘇醒計劃。
然而努力了整整2年之後,貝德福德教授并沒有醒來,相反科學家們發現,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他的遺體将會被毀壞。
最後計劃被迫終止,貝德福德教授的冷凍計劃被無限期延長,等待未來技術成熟之後進行再次喚醒。
科幻片中被喚醒的冷凍人
冷凍人的喚醒困難重重,科學家們并不知道應該用怎樣的速度進行解凍。
再者就是,喚醒被冷凍的大腦,這在過去從來沒有人進行過。
因此科學家們面對貝德福德教授的身體無從下手,任何一個冒險的舉動都将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冷凍技術被認為是未來的永生,它可以讓一個人跨越上百年的時間。
冷凍是一種永生
然而這隻是理論上,實際操作起來困難且危險。
冷凍的過程必須争分奪秒,得趕在醫生宣布人腦死亡之前,将其遺體迅速冷卻,否則隻是一具屍體,冷卻了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每一個冷凍的人必須用一個特制的容器存放,這勢必需要大量的能源維持裡面的極低溫度,如果今後出現能源危機,那麼這些冷凍人會面臨着無法繼續冷凍的後果。
一旦在冷凍過程中出現任何意外,他們的身體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那麼今後的蘇醒就無望了。
冷凍用的“水晶棺”
即便能夠勉強蘇醒,醒來也是一具殘缺的身體,冷凍的意義在哪裡呢?
人們最初設定冷凍計劃,是為了通過冷凍将一些當時無法治愈的疾病,保存到今後科技發達的時代來治愈。
随着資本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冷凍自己并非為了治愈疾病,而是為了永久保存自己。
特别是一些有錢的人,他們希望在幾百年後再次醒來這樣就能一直擁有自己所有的财富。
所以一些人認為,冷凍技術已經偏離了它最初誕生的本意,不能再繼續實施下去
正在冷凍
冷凍人的争論關于是否應該将人冷凍,大家的看法不一樣。
一部分人認為這是一項劃時代的技術,甚至很多人願意将自己的遺體捐獻出去進行冷凍試驗。
全球更是有3家公司率先開辟了冷凍服務,每冷凍一具身體的價格在幾萬美元以上,加上後續的管理費用及保養費用,最終的花費在20萬美元往上走。
可是有人卻說,冷凍人隻是一個空頭支票,世界上第一例冷凍人貝德福德都沒有被喚醒,這說明冷凍技術目前是單向的,隻能冷凍不能蘇醒。
人體冷凍所需的設備價值不菲
并且沒人知道這項技術究竟會在何時進行突破,如果現在貿然将自己還未完全死亡的身體進行冷凍,之後無法蘇醒,那和普通的遺體有什麼區别呢?
況且有人認為,即便蘇醒了,時間已經過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蘇醒的人如何融入到新的時代?
再或者被冷凍的人多半都患有疾病,如果他醒來之後疾病依舊無法治愈,那麼再次将它冷凍嗎?
顯然,一個人的身體經不起反反複複的冷凍折騰。
液氮的寒冷
更重要的是,随着冷凍的人越來越多,我們不得不拿出更多的地方來盛放這些人的身體。
這對于能量的消耗也越來越大,後期的維護難度也越來越大。
比如上面說到的3家商業冷凍公司,如果他們出現經營不善、資金周轉不靈或者設備故障,這些被冷凍的人就會面臨徹底死亡的後果。
總的來說冷凍技術雖然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現在是冷凍人的最好時機。
現在的科技隻能冷凍不能解凍,更像是一個有去無回的旅程,充滿未知讓人恐懼,但也有人願意為了這個沒有結果的結果進行孤注一擲的實驗。
提取液氮
永生技術前面說到過冷凍技術被認為是未來的一種永生技術,它可以讓一個人理論上活幾百年甚至更久遠。
本質上來說冷凍技術是一種暫停,讓身體的細胞停止分裂,這樣染色體末端的端粒就不會因為分裂而變短,那麼人的年齡就被定格在了某一瞬間。
當再次被喚醒的時候,他的身體年齡與被冷凍的時候一緻,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種駐顔之術。
冷凍能保持容顔
但是有人提到,與其花費大精力去折騰身體将其冷凍,不如探尋壽命有限的本質——端粒縮短。
人類的染色體每分裂一次末端的端粒就會縮短,端粒不再縮短的時候意味着人的壽命走到了盡頭。
根據科學家們的觀察,人類的端粒決定了我們的染色體一生隻能分裂50到60次,換算成人類的年齡的話就是100歲左右。
當然不是人人都能活到這個歲數,因為在這過程中我們還會遭遇很多變故,從而縮短我們的壽命。
染色體上的端粒
最終人類的終極壽命普遍集中在70到80歲。
科學家們發現端粒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物質,在我們還是胚胎的時期,細胞每分裂一次并不會影響端粒的長短。
相反當我們離開母體成為一個個體的後,端粒便開始了自己的縮短之旅。
這是因為胚胎時期會合成端粒酶,它會修複縮短的端粒。
也就是說在人胚胎時期是沒有年齡的,每一個分裂的細胞,端粒都是相同的長度,真正的年齡要從人類出生之後端粒縮短開始算起。
細胞分裂
對于人類來說,冷凍的永生和控制端粒的永生,到底哪個更好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