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今天你看直播了嗎?你在直播上買貨了嗎?
縣長直播、明星直播、農戶直播,賣金魚、賣紅薯、賣大卡車。
一時間,萬物可直播,人人皆帶貨。
疫情加速了直播帶貨的發展勢頭,國家和地方也頻頻出台政策,全國多地紛紛打造直播電商培訓基地。不久前,石家莊還對直播電商人才開出了“人才綠卡”。
直播帶貨到底是些什麼人在做?他們的工作狀态是怎樣的?商家又對直播帶貨怎麼說?記者進行了現場走訪。
網絡銷售“新櫃姐”
佟娜正在一家童裝品牌實體店内進行直播。 河北日報記者白雲攝
“這件寶寶T恤隻要49米(元),立秋後穿剛剛好,圖案是直接印上去的,洗幾次也不會掉。小仙女們,大廠家直銷品牌貨,寶寶們換季新衣不要錯過哦!”8月10日11時,快手平台上在進行一場童裝直播,直播帶貨的是佟娜。
鏡頭前的佟娜,穿着一套休閑裝,沒有濃妝修飾,隻是點綴了下口紅。她站在鏡頭前,一件件地展示不同款式和風格的秋季童裝,同時就不斷刷新的顧客提問進行解答。
這場為時3小時左右的直播,後台顯示有上萬人次圍觀,單次銷售額超20萬元。
佟娜是河北人,她這場直播的地點在浙江。從6月開始,佟娜的直播帶貨轉型做品牌童裝的專場,在全國各大童裝品牌廠和代理商之間轉場。
有人說,直播帶貨是一種新型的櫃姐營銷。
這一點,商家可能更有發言權。那些選中佟娜直播帶貨的商家,相中的都是佟娜35萬的媽媽級粉絲,以及在童裝銷售領域的精準營銷。畢竟,任何一個門店都不可能在3小時内把上萬人集中到同一個品牌面前。
和佟娜的轉場直播不同,石家莊祥源水族店老闆趙偉光的直播帶貨連臉都不露。他的直播畫面隻有一盆金魚,幾條蘭壽遊來遊去等待買家,“我一個賣魚的,顧客看的又不是我。”
和佟娜為不同服裝品牌打call也不同,趙偉光直播的是自家水族店的貨源。他的24小時分為兩個時段,基本上是白天在石家莊體育大街的花鳥魚蟲市場守實體店,晚上蹲在手機前直播。前者的駐店時間六七個小時,後者的“營業”時間在19時—24時之間。
8月10日中午,趙偉光看店裡顧客不多又開起了直播,水盆裡的5條蘭壽顔色各異,長度約在7厘米。顧客留言“已付”,趙偉光看了看後台,把有主的這盆魚端下去,換了另一盆上來,“一條櫻花加兩條五花,隻收包裝和郵費,魚不要錢啊。35元發中通,45元發順豐。”趙偉光對着直播手機幹巴巴地說。
陳蕊直播中要不停喝水。 河北日報記者白雲
相比趙偉光這樣的新手直播帶貨,陳蕊在直播間的表現,堪稱輕車熟路。每一次直播更像是她在批發市場十幾年的經營中,針對進店顧客的一次普通商品推介。
8月9日19時29分,開場不足半小時,“石家莊蕊姐”的直播間已經有上萬粉絲圍觀,左下角的留言也能看出,他們很多是老顧客。
陳蕊先是展示了一款秋衣褲,詳細描述了這款秋衣褲的特點,然後把鏡頭讓給身後的模特進行效果展示,緊接着話鋒一轉到了直播的主題,“各位老鐵,喜歡就摟它,下方鍊接直接點。”
秋衣褲的詢問還在一條條刷新滾動,陳蕊已經從助手手裡拿過一條2米多長的圍巾,“這是去年的尾單,量不多,純羊絨,手感很棒的。天冷了以後,我跟你說,沒條圍巾,騎電車不冷麼?你可長點心吧。今天寵粉價29元,各位老鐵,趕緊下單,别後悔錯過這一波。”
1分鐘内,數萬名圍觀粉絲,下單了690多件圍巾,這批尾單瞬間售罄。
從19時到23時,從19.9元兩件的馬桶墊到換季必選的睡衣褲,這一晚,陳蕊500多萬粉絲的快手号,直播了30多個不同品類。
當晚,陳蕊直播間的總銷量全國排名第67位,河北排名第3。作為陳蕊嘶啞聲音的标配的,是那隻多次出現在鏡頭前的大号水杯。記者統計了下,每5分鐘,她至少要喝三次水。
自救求變新營銷
趙偉光正在直播銷售實體店的金魚。 河北日報記者白雲
“自救呗。”趙偉光說。
他經營的水族店2003年開業,在石家莊水族圈集聚了不少老顧客,“人們有閑錢了才玩魚,今年疫情影響,大家都捂緊口袋,我們的銷售額跟着下跌了七八成。”
趙偉光的水族館是連鎖店,總店在青島。疫情期間,總店開始做直播銷售,目前在淘寶直播平台同行業類排名前列。受總店直播帶貨銷量增加的刺激,趙偉光在十幾天前也開始做直播。
“每場直播有一兩千粉絲在線,有十五六單的銷量。”趙偉光說,而線下實體店,一天最多也就十餘名客戶進店,還未必形成有效訂單,這已經不足以支付門店成本。直播帶貨加上實體店營收,幫助趙偉光把營業額拉升到去年同期的五成。
類似的自救,也在石家莊365生活超市中山店上演。
“因為我們店位于綜合體内,今年上半年營業額幾乎腰斬。”365生活超市中山店店長楊燕青介紹,他們剛開通了十來天的淘寶直播号,每天分上下午時段直播。
36524電商直播基地負責人韓結銀說,365集團2019年就開始用微信小程序嘗試新媒體營銷。今年3月起,公司個别門店開始試水線上直播銷售,當時的模式是“社交社群 直播帶貨”。
“今年7月份,我們與石家莊市長安區南村鎮侯帳桃園開展了一場2個小時的直播銷售,當天線上銷售鮮桃2000多公斤。”韓結銀說。
“這或許是今後實體店的新銷售手段之一吧。”楊燕青分析,作為一家2000平方米面積、60多名員工的超市,擁有一萬多個單品商品,不可能做到件件商品都直播,“我們通過專業公司的培訓,每天在組織店員學習如何直播。現在做直播的是我們店員,下一步準備挑選出有資質的幾名店員培養成直播帶貨員,重點推店裡的幾種商品。”
8月6日,南二環一棟商務樓内,餘文俊盯着手機屏幕上的一場直播。他不是買家,他是石家莊宇步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也是巴拉巴拉童裝品牌河北代理商。
疫情期間,餘文俊遍布全省的74家店鋪營業額下滑了兩成多。餘文俊請來“小佟麻麻購”(佟娜)試水他位于國際城的店鋪做直播,借助“小佟麻麻購”積累的媽媽級粉絲,把粉絲轉化為顧客,1個多小時帶來了1萬多元銷售額。
這些模式,正是電商直播的代表。以快手平台為例,目前快手電商主播主要有幾種類型:工廠、農場源頭廠家轉型主播,主打自産自銷,體量增大後,也會帶貨其他品牌商品;MCN機構紅人和頭部娛樂大V轉型帶貨主播,主要售賣第三方品牌商品;企業家轉型主播;品牌自播等。
這些不同類型的直播,在網絡上搭建了一個個新賣場。
這是否意味着,傳統賣場就此凋零?
餘文俊不這麼認為,“直播帶貨不會徹底改變商家傳統線下銷售模式,畢竟顧客需要體驗感。”
就在2018年,餘文俊還在石家莊開了500多平方米的新店,他看中的是開店所在區域的巨大客流,“商家是跟着客流走的。線上的客流需要抓住,線下的也同樣。對于商家來說,任何一種新的營銷模式都要嘗試,不是哪個吃掉哪個,而是不擁抱就會被幹掉。”
傳統銷售模式在求新求變,産業鍊條的順序也在變。
陳蕊的團隊,在和平路上的一棟辦公樓辦公,僅是售後工位上,就有30多名年輕人在埋頭工作。
過去的産品産銷模式是生産—銷售,而直播帶貨帶來的一種新的模式是銷售—生産。
陳蕊的帶貨産品中,有一部分屬于别無二家的貨品。她的團隊經理曹凱介紹,這是他們和第三方廠商直接定制的産品,其中服裝居多。
由于陳蕊有20多年的服裝批發經驗,對服裝的流行趨勢把握精準,他們越過了中間的各級批發代理加價,自行設計打闆,找廠家定制生産,這使得陳蕊帶貨的同類價格更具競争力。
“直播帶貨正在升級,靠低價拉動銷量,一錘子買賣已經過時了。從産品質量到售後服務都得到位,粉絲才會有黏性。”陳蕊說。
專業職業新鍊條
陳蕊團隊數十人的售後團隊正在工作。 河北日報記者白雲攝
目前,直播帶貨的付費模式分為若幹種,多以“坑位費 提點”為主。
換句話說,隻要請主播,必然要付費。精明的商家為什麼還會請呢?
“我們也培養過自己的直播帶貨員。”餘文俊說,店員直播帶貨的效果并不好,一方面是粉絲不夠多,不能直接轉化為銷量,另一方面,店員對直播帶貨的“精髓”并不掌握,他認為這個精髓之一是如何寵粉。
“大号直播帶貨,深谙互動中如何打動粉絲,他們切入一件商品的賣點很獨特。”餘文俊認為。
這種獨特,其實是主播對線上銷售的精準把握。
佟娜介紹,一場直播數小時,商品的先後順序就有一定的門道。一開場,要先用低價熱熱場子,等人氣上來後,再開始上價格相對較高的貨品,人氣低了,再上價格較低的貨品,以此交替出現價格的波動來調劑直播中的氣氛。
除了這些規律性的策略,還有一些直播技巧,是主播們秘而不宣的獨門秘笈。
以稱呼為例,陳蕊在直播間的用詞多是老鐵,趙偉光更喜歡用魚友,佟娜則為小仙女和寶媽們。
“我的粉絲多為30歲上下的媽媽們,這樣的稱呼,會拉近我們的距離。”佟娜并沒有受過專門的直播培訓,她的心得體會來源于線下人際交往。
粉絲的需求和反饋,是帶貨主播們進步的教材。
趙偉光的簡單明快直男風,陳蕊的接地氣拉家常,佟娜的媽媽人設,已經随着他們直播慢慢穩定下來,成為各自的風格,而這種風格與特定商品的銷售相對契合。
直播帶貨的風頭正盛,演化成部分人的新職業。
2017年之前,佟娜是一名全職媽媽。她發在快手上的幾個小視頻積累了一些粉絲後,就有了帶貨的想法。從兒童食品到玩具,從低價便宜貨到品牌貨,她在摸索直播的路數中慢慢轉型,也借助今年帶貨銷售模式的火爆,成了童裝專場主播。
相對佟娜這樣的主播個體戶,陳蕊已經發展為公司化運轉。陳蕊的每一場直播背後,都有100多名員工參與選品、物流、售後等工作。
在省電子商務協會執行會長劉志強看來,直播帶貨經曆過一段時間的野蠻生長之後,正進入行業洗牌,“以前靠低價吸引粉絲的直播帶貨紅利已經過去了。粉絲越來越理性,市場需要的依然是質優的産品,也需要可信任的主播。”
和實體店導購類似,對所銷售商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正成為直播帶貨圈的必要技能之一。面對越來越冷靜的消費者,并不是長得好看、有流量,就一定能成為帶貨大戶。
劉志強更願意别人把他培養的直播帶貨員稱為主播,而不是網紅。
“前者是以貨為服務主體,後者是以人為服務主體。”劉志強舉例,經常看到網紅跳槽成為被告的新聞,但很少見主播跳槽的新聞,關鍵在于,網紅是一種自帶流量的人設,主播是推銷産品的導購。
向來不怎麼露臉的趙偉光,直播銷量可觀,這是因為除了在屏幕外賣力吆喝,他還緊盯着屏幕上粉絲的各種提問,有問養殖方法的,有問不同魚類的特點的。趙偉光見縫插針回答這些提問。
“如果你解答不了粉絲的提問,他就會認為你不夠專業,認為你是個外行。做這個,你得懂行。”而這種專業知識,并不是惡補一下就能倉促上陣的,反之,積累了這些專業知識,讓趙偉光在水族類産品帶貨中更具有可信度。
“直播帶貨門檻的擡高,正逐步淡化帶貨人身上的網紅色彩,也對主播有了更高要求,這更符合直播帶貨的出發點——訴求是銷售商品。”劉志強認為。
目前,直播帶貨大體分為兩個領域:私域和公域。前者是針對已有的客戶群,進行點對點精準直播,後者是相對大的直播平台上開放式的直播帶貨。
“前者的核心是質量、服務、售後,讓顧客産生信任和複購,後者是集中流量點,快速掀起購買熱度。”劉志強認為這兩種不同特點,都強調前台主播的背後,一定配備有相應的供應鍊條,包括選品、對貨、跟單以及售後等相關服務體系。(河北日報記者 白 雲)
■記者手記
櫃姐變化這些年
8月6日,在陳蕊公司接待洽談區,從深圳趕來的廠方代表張振坤,拿着一款跑步耳機和一台充電寶,正給陳蕊團隊的工作人員做介紹。這是他們廠的主打産品之一,過去都是用省代的模式線下銷售。
換句話說,這種模式的銷售方法是——開店,坐等顧客上門。
張振坤找上門來的原因很簡單,他想改變傳統的銷售方法,以求得更大的銷量。
趙偉光有一個開了10年的淘寶店,卻一直沒好好打理。今年他開設的直播,還是借助的這個淘寶老店,這讓他慶幸“還好我沒放棄”。
從傳統門店到傳統電商,都是目的性、搜索式購物,滿足的是用戶确定性購物需求。直播電商則實現了邊逛邊買,滿足的是用戶的非确定性需求。
以記者為例,在采訪過程中,因為“圍觀”了幾場直播,也下單了幾件并不是十分需要的商品。這就是用戶本身沒有購物需求,而在看到直播後觸發購物行為。正是基于與傳統銷售的不同,直播電商帶來了新增量。
在超市行業工作了20年的楊燕青,經曆過超市行業最早的促銷手段——派發海報。那時,她和同事走上街頭社區,把花花綠綠印着促銷産品和價格的海報派發到社區、街頭。
“那時候海報刺激銷量還是很明顯的,發一輪,第二天銷量立竿見影的增加。”楊燕青回憶,很快,手機和網絡的普及,讓這種傳統推銷成了“費力不讨好”的過氣手段。
幾年前,楊燕青和同事開始轉戰社交軟件群,利用超市服務于附近社區居民的明顯特質,對附近居民分社區建了六七個微信群,直接在群裡推送特定商品價格。
“以雞蛋這種價格敏感的商品來說,我們3.5元進價,平出,甚至3.49元貼價出,銷量能從平常六七件(一件約40斤),直接飙升到十八九件。”楊燕青感慨,“群銷”還沒玩利索,直播帶貨又讓實體超市緊跟着一路小跑。
不過,在采訪中,所有的商家和主播們都認同一個觀點:萬變不離其宗,把商品賣出去才是王道。
放眼整個市場,隻要是能上網銷售的,幾乎都搬到了網上。還有人在直播平台上賣起了卡車、二手汽車以及拖拉機。
記者與這幾位主播聯系,他們說,不可能有人在網上看不到實車,直接下單買一輛十幾萬的大件商品,他們看中的是廣而告之的效應——讓更多人知道有人賣這個商品,讓自己從衆多同類型商家中脫穎而出。
這是直播帶貨的新屬性:在銷售形式上,直播電商依靠短視頻、直播帶貨,沉浸式直播,互動性、娛樂性更強,互動中激發銷售行為。
直播帶貨的種種便利,讓它迅猛殺入銷售領域,一時間主播遍地走,人人皆帶貨。
快手平台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前日活超3億,快手電商日活1億 。
巨大的交易量和活躍度,同時也暴露出各大直播平台管理的短闆——行業内存在主播素質良莠不齊、商家售後能力薄弱、平台監管存在技術難題等。
不可否認,直播帶貨這種新的銷售模式,在市場優勝劣汰中,會具有自發的洗牌功能,但單靠主播們的野蠻生長,難免會出現相關問題,這需要平台和政府及時介入加以引導。
快手平台有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就直播帶貨平台的完善,他們提出了從平台規則體系建設到主播約束等7方面管理措施。國家層面也不斷出台相應政策,引導、規範這一行業的健康發展。
“新櫃姐”們的路能走多遠,沒有人能預測。但有一點可以确定,任何一種銷售形式都不可能獨存,多形式共存的銷售局面可能會長期存在。無論未來怎樣,直播帶貨畢竟已成潮流,它帶來的不僅是新業态和就業機會,也切實方便了消費者。
文/河北日報記者 白 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