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廈門非法買賣案例

廈門非法買賣案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9 13:23:15

廈門非法買賣案例?近日,惠城區法院審結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刑事案件,兩名被告人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分别被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廈門非法買賣案例?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廈門非法買賣案例(微信号不能買賣)1

廈門非法買賣案例

近日,惠城區法院審結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刑事案件,兩名被告人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分别被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021年2月,被告人吳某經學習買賣微信号相關知識後,在微信群中向他人收購微信号,再加價出售賺取差價。3月,被告人吳某多次出售實名認證“數據号”“企業微信号”,違法所得共計人民币14萬餘元。

2021年3月,被告人包某開始向吳某學習買賣微信号的相關知識。4月,被告人包某多次出售“掃碼号”,違法所得共計人民币2萬餘元。

2021年5月,吳某、包某被民警抓獲。

惠城區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吳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獲取、出售他人實名認證的微信号,其行為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且違法所得達到5萬元以上,情節特别嚴重,鑒于其歸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屬坦白,且自願認罪認罰,依法予以從輕處罰。

被告人包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獲取、出售他人實名認證的微信号,其行為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情節嚴重,鑒于其主動供述了尚未被公安機關掌握的犯罪事實,屬自首,且自願認罪認罰,依法予以從輕處罰。

同時,被告人吳某、包某非法轉賣實名認證微信号,從中牟取利益,其行為均侵犯了衆多不特定公民的姓名、身份證件号碼等個人信息權益,同時也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綜上,法院判處吳某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并處罰金八千元;判處包某有期徒刑十一個月,并處罰金五千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人吳某、包某應當支付賠償金共計16萬餘元,并在國家級報刊或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法官說法

實名認證的微信号包含公民姓名、身份證号碼、手機号碼等公民個人信息。出租、出售實名認證微信賬号,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收買微信号極有可能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希望廣大群衆學法懂法守法,不要買賣具有實名信息的微信賬号。要增強防範意識,守好自己的身份信息,保管好個人信息賬号,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記者】盧慧

【通訊員】劉赟

【作者】 盧慧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