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個稅稅負率怎麼算

個稅稅負率怎麼算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2 09:06:41

個稅稅負率怎麼算?個稅收入分為三類:綜合所得、經營所得、資本利得三種收入的納稅方式、稅率不盡相同,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個稅稅負率怎麼算?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個稅稅負率怎麼算(個稅的稅負比企業所得稅高20個百分點)1

個稅稅負率怎麼算

個稅收入分為三類:綜合所得、經營所得、資本利得。三種收入的納稅方式、稅率不盡相同。

綜合所得可能是大家接觸最多的,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稅率是3%~45%,七級超額累進

經營所得是對個體戶、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賺的利潤課稅,這幾種主體不是法人,不交企業所得稅,收益直接穿透到個人納稅,稅率是5%~35%,五級超額累進。之前我們說明星、網紅避稅主要靠的就是這類主體,搞個核定征收大殺四方。

資本利得包括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财産租賃所得(比如出租房子)、财産轉讓所得(比如賣房子)以及偶然所得(比如中大獎,偶然所得其實不是資本利得,暫時放到一起說),稅率都是20%,不累進

咱們要講的是前兩個,綜合所得、經營所得,一個最高稅率45%,一個最高稅率35%,而衆所周知,企業所得稅稅率是25%。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個人稅負要比企業稅負高出很多呢?

一、稅率和稅負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稅率和稅負的區别。

稅率大家都明白,以計稅依據為基礎用來算稅金的那個比例就是稅率。何為稅負呢?

稅負等于稅額除以收入,注意,分母不是利潤,也不是應納稅所得額,而是收入。我們有時候喜歡混用,表述時把稅負就等同于稅率,其實是不對滴。

我們算稅時,收入都有很多減除項,扣完了雜七雜八的東西之後,最後才乘以稅率交稅,所以,一般來說,稅負的值要比稅率的值低。

比如企業所得稅是利潤乘以25%交稅,而利潤等于收入減去成本、費用,稅負值肯定小于25%。

市場上大多數企業的利潤率超不過10%,就按利潤10%算的話,企業所得稅的稅負等于10%乘以25%等于2.5%。隻要知道利潤率,就可以算出稅負是多少。

稅務機關現在搞“以數治稅”,靠大數據篩查偷稅漏稅,系統裡有個重要指标就是預警稅負率。各行各業都有個大緻穩定的稅負,可以看下這張表:

企業所得稅稅負基本在1%到2%之間。如果你家企業稅負明顯比行業平均數值低,系統會自動預警,你就會被稅務機關給盯上。同理,增值稅也有這麼個東西。

說完企業所得稅,再回頭看綜合所得個稅。

同樣地,稅負值要比稅率值低很多。

以工資為例,扣完了社保、公積金之後,先扣除專項附加(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老人這六項,有的就扣,沒有就略過),扣完之後,再扣基本減除費用

在稅法理論上,基本減除費用被認為是,人隻要還喘氣就肯定要有的基本花銷,在計稅前可以扣掉,每年可以扣六萬。

以上這些都扣完了,再按着稅率表交稅。

(接下來我提到的工資收入都是扣完了社保公積金的,不考慮年終獎的特殊計稅政策,也不考慮專項附加扣除,那個因人而異。)

如果你的年薪是9.6萬,扣掉6萬基本減除費用,隻有3.6萬需要交稅,稅率3%,稅金大約一千塊。稅負則是拿這一千塊去除以9.6萬收入,算出來是1.13%。

同理,年薪20萬,最高稅率10%,稅負算出來是5.74%。

年薪30萬,最高稅率20%,稅負是10.36%。

年薪70萬,最高稅率30%,稅負是19.87%。

年薪200萬,最高稅率45%,稅負是34.55%。當收入無限高時,稅負無限接近于45%。

二、稅負落誰家

這隻是個理論數字,現實中,年薪大幾百萬的常常是上市公司或金融企業高管,他們會做點稅收安排。

公司到稅收窪地注冊個關聯企業,通過關聯企業發工資,從而享受當地的稅收返還。很多地方都有這種高管個稅返還的政策,叫特殊人才獎勵之類的,返還額度通常是地方留成部分的80%左右。

對所得稅,中央和地方是六四分賬。對于地方留成的這40%,省、市、縣再内部切蛋糕。一般來講,稅收窪地都是那種窮吧拉叽的地方,所以才要靠着特殊稅收政策招商,對這種地方,所得稅通常是全都留存當地的,省、市就不再抽成了。

所以,假設地方留成部分全都不上繳,如果就按地方留成80%返還計算,那麼,個稅可以返還的比例是,40%乘以80%等于32%。

這裡有個問題,高管收到的這筆稅收返還收入要不要交稅?

要交,這個屬于偶然所得,要交20%的個稅。套娃了屬于是。

這麼綜合下來,相當于返還了25.6%。像前面那個年薪200萬的例子,實際稅負就從34.55%降到了25.7%,掉了接近10個點。

很多券商、基金公司都會做這種稅收安排,一開始隻是為了給高管避稅的,但附帶着也會恩澤一下員工。我當年在券商時,公司就搞過,在青海注冊了公司,享受個稅返還。隻是,還沒等注冊成功,我就離職了。

現在來對比下綜合所得個稅稅負和企業所得稅稅負,可以看到,除非年薪在10萬以下,否則,确實是個稅稅負高一些。即便考慮到公司分紅之後要交資本利得稅,即公司交完25%企業所得稅後,分紅給股東,股東還要再交20%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稅(上市公司另說),如果以公司收入為分母,稅負仍然要比綜合所得個稅的要低。

而且,企業所得稅各種減征免征、稅收返還,稅收優惠很多,加上許多人鑽空子,一堆八竿子打不着的公司包裝成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優惠稅率,瘋狂加計扣除,企業把利潤做成虧損避稅等等,導緻企業所得稅名義上是25%的稅率,如果看大盤子卻會發現,整體稅率連13%都到不了。

綜合所得個稅不一樣,通常隻有高管、個别金融機構員工才能享受到稅收優惠,普通人很難逃掉。根據西南财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的調研數據,月均收入在8000~38500元的人占工薪人群的比例為8.4%,卻貢獻了58%的工資個稅。

和大家想象不同,真正交工資個稅的人很少。

官方沒在統計數據裡公布有多少人交工資個稅,但偶爾在一些發言和講話中能看到端倪。2011年,時任财政部稅政司副司長王建凡在發布會上給過一個數字:2400萬人。2015年,全國政協委員、财政部财政科學研究所(現中國财政科學研究院)前所長賈康表示,中國有2800萬人交這個稅,占總人口不到2%。這些年過去了,假設翻個倍,最多最多也就6000萬人交工資個稅。

這麼點納稅人數擺在這,說個稅可以調節收入分配作用實在有限。

窮人到不了起征點,工薪收入中的高收入人群又享受稅收優惠,富人的收入則主要來自資本利得,刨來刨去,稅收負擔就落在了中産身上。

回到主題。雖然我們對企業所得和個人綜合所得的稅負做了比較,但是,這種比較意義不大,因為兩種所得不屬于同一個賽道。

大家知道,除非是那種一直靠融資燒錢的公司,否則,公司給員工發工資的錢主要來自賺的淨利,有些公司還會設置和淨利潤挂鈎的獎金,根據公司淨利潤額乘以一定比例,給員工發獎金,而企業所得稅屬于公司支出的一項費用,利潤總額扣了這項稅費才是淨利潤。

有企業所得,才有工資薪金所得,兩者是縱向關系而不是橫向關系,所以,隻拿稅率稅負做橫向比較,有失偏頗。

三、經營所得稅負

再來比較經營所得個稅稅率與企業所得稅稅率。

好多人不知道,企業所得稅稅率曾是33%。這你應該就能理解了,為什麼經營所得最高稅率是35%。經營所得針對的也是企業嘛(個體戶算是半個企業),隻不過是非法人企業,企業所得稅則針對法人企業,利潤達到一定額度後,兩者的稅率就差不多了。

隻是,2008年後,企業所得稅稅率降到了25%,經營所得稅稅率原地不動。

但另一方面,經營所得隻交一次稅,公司不同,交完企業所得稅之後,分紅給股東還要再交20%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稅,以利潤為基數的話,實際稅率相當于25% (1-25%)×20%=40%。

再者,經營所得和綜合所得一樣,可以扣專項附加,扣基本減除費用6萬元,利潤扣完這些之後再計算交稅,實際稅負要低一些。還有,别忘了,經營所得還能找到核定征收這個大殺器。

所以,整體來講,經營所得的稅負還算可以。

四、總結

總結一下:

1、當計稅依據口徑不同時,不要直接拿稅率做比較,應該看稅負;

2、企業所得和個人工資薪金所得是縱向關系,不方便直接拿稅率稅負作比較;

3、中産階層的個稅稅負确實偏高。

前面講稅負時沒算社保,實際上,社保也有稅的性質,不論對個人還是對企業,之後我會拿一期單獨聊聊。

另外,《增值稅的基本法》那一期看的人不多,我得強調下,那是基礎篇章。增值稅是中國第一大稅,隻要聊稅就離不開增值稅。關于稅的話題,以後會逐步展開,但基礎内容不可能每次都從頭普及,那期如果沒看過、沒看完,後面再看一些新内容可能會很吃力,建議補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