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裡莜面四十裡糕,二十裡的荞面餓斷腰。
晉北長城邊上人家的主食中,糕是最耐饑的食物,人們把主食消化程度的難易用走多長的山路來量化。吃一頓糕,走上四十裡山路才覺得餓,而吃同樣的飯食,那些莜面下肚,走上三十裡路就感覺小腿肚子沒勁了,要是吃上一頓荞面河撈,走二十裡路就饑腸辘辘了,可見荞面是最沒有後勁的食物。
長城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一陣風又一陣風把歲月吹過,到如今,那些個承載了戰争與和平的堡子成了尋常人家的容身之所,那些或者齊整或者破敗的長牆和殘破的堡子以及堡子裡的人家成了遠道而來的客人們眼裡最美的風景。他們不僅看長城和長城人家的風景,還喜歡品味長城人家的美食。村裡人謙虛地說,俺們哪有美食,莊戶人每天無非就是些個莜面、黃糕、荞面饸饹家常便飯,糧食都是自家地裡種的,那些莊稼耐寒、耐旱,莊戶人吃進肚子裡耐饑。
可以做出莜面、糕和荞面的農作物叫莜麥、黍子和荞麥,這些都被現代人稱為營養豐富的小雜糧。當然如果追根溯源,這些小雜糧的種植可是曆史悠久的,也是入詩入歌的。黍子有百谷之王的美譽,并上升到了社稷的高度。《詩經·王風·黍離》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人們把發自心底的、失落的悲哀也稱作“黍離之悲”。
史書上對莜麥有“寒早暖遲,所種惟莜”的記載。對于荞麥的記載也有,元人王桢著的《農書·荞麥》中有“北方山後,諸郡多種,磨而為面或作湯餅。”晉北長城邊上的村莊屬高寒山區,氣候遲暖而早寒,土地貧瘠幹旱,作物生長期短,适合生長這類雜糧,從性格屬性上來說,這些莜麥和荞麥的習性和種糧的漢子一樣苦寒冷硬。無論生活得多麼苦寒,那些莊戶人大都是樂天逍遙的。好唱也是晉北人的天性,他們唱着“三十三顆荞麥九十九道棱,哥哥你才是我心上的人。荞面饸饹細又長,咱二人的情意你莫忘”的山曲當作人生的娛樂。他們會把素淡的莜麥花、荞麥花插在他們心目中的二妹妹的發稍。就是災荒之年,沒吃的人外出乞讨所唱的山曲,人們稱之為“挖莜面”,至今有些地方把二人台還稱之為挖莜面調。
莊戶人還根據那些糧食的習性總結出“三十裡莜面四十裡糕,二十裡的荞面餓斷腰”這樣的食物諺語。晉北長城邊上人家的主食中,糕是最耐饑的食物,人們把主食消化程度的難易用走多長的山路來量化。吃一頓糕,走上四十裡山路才覺得餓,而吃同樣的飯食,那些莜面下肚,走上三十裡路就感覺小腿肚子沒勁了,要是吃上一頓荞面河撈,走二十裡路就饑腸辘辘了,可見荞面是最沒有後勁的食物。所以無論是鋤地還是收割莊稼這種消耗體力的農活,莊戶人的午飯肯定得吃黍子糕或者黃糕,黍子糕和黃糕的區别是前者不去皮,把黍子直接磨成面吃,後者則是粗糧細作,把黍子皮去掉,做出來的糕顔色金黃,吃起來更可口。晉北人還有個諺語,是“晉北三件寶,山藥、莜面、大皮襖”,山藥蛋是家常人家的菜品,苦寒人家沒有其他的菜,燴山藥、煮山藥都可以成為主食裡的配菜或者配食,而大皮襖則是過冬少不了的衣服。
雖說現在堡子裡的人家也吃着精糧細面,但是腸胃也是有屬性和習慣的,那些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食物還是人們的最愛。
看堡子裡的女人們做飯,是很享受的,像看一幅風景畫。盤腿端坐在火炕上的女人們搓莜面,随着雙手的搓動,兩根長長的莜面繩繩蜿蜒盤旋而下,長長的繩繩會一圈一圈整齊勻稱地盤在了籠屜上,這叫莜面饸饹。
廣靈多層剪紙發明者李閩先生創作的多層剪紙《搓莜面的少女》,在國内多個場合展出都很受歡迎,那幅剪紙也成了廣靈剪紙的代表作。而推莜面窩窩也是一個技術活,将一小片莜面揪下來貼在一個手掌上,另一隻手的大拇指用巧勁将莜面推成薄片,并順勢圈成直筒狀,放在籠屜一個緊挨一個,并排起來的窩窩,是放大版的蜂窩。蒸熟的莜面窩窩吃起來綿軟柔韌,十分可口。當然巧手的主婦們還能把莜面做成莜面拿糕、莜面餃餃、莜面塊壘、莜面囤囤和莜面山藥烙餅多種花樣,幾天不重複,那花樣的飯食就像是農家主婦過得活色生香的日子。
而黍子可以做成黍子糕、黃糕和油炸糕,一般喬遷新居,肯定要吃頓油炸糕,俗話說,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三遭,油炸糕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上講究的美食。黃糕好吃糕難搋,剛出鍋的黃糕都是糕片片,主婦們要把這些冒着大氣的糕片片放進瓷盆裡,立即沾上涼水搋出個模樣來,把那些糕片片揉在一起,那可是要見功夫的活兒,如果不是眼急手快,伸進糕盆裡的手會被燙出泡泡來,這可不是個好幹的營生。而搋過了的糕,特别的光溜,上面再抹上一層胡麻油,那黃糕上會生出一層小小的油泡泡來,那糕則會分外香甜可口。晉北還由此生出個俗話叫“不吃油糕,不沾油手。”說的是搋糕就是個燙手的活兒,甯不吃你家的糕,也不想給你幹搋糕這樣燙手的營生,後來就引申為得不到好處,就不盡義務,或者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之意。
如今到晉北長城邊上旅遊的人多了,在長城人家眼裡的那些家常便飯,在那些看風景的人看來,那可是難得一見的珍馐美味,雖說晉北的粗糧已經風靡全國,可是論味道還是長城腳下堡子裡的女人們做出來的土飯地道。
坐在熱炕上看着勤勞的主婦做飯的情景,吃一頓地道的農家粗糧,聽一曲長城邊上的漢子唱的挖莜面調調,那可是長城之遊中意料之外的收獲。
— end —
撰文:崔莉英
編輯:安文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