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有前途嗎?在蘇州石湖邊上,坐落着蘇州地區高校唯一的大型中藥科普館——蘇州中藥科普館,它是蘇州市科協的科普項目,也是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有前途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在蘇州石湖邊上,坐落着蘇州地區高校唯一的大型中藥科普館——蘇州中藥科普館,它是蘇州市科協的科普項目,也是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上世紀90年代時還不叫科普館,當時隻有标本區,用作教學使用,沒有藥用植物園。20年來,經過一步步擴建與搬遷,才慢慢發展完善成現在的中藥科普館。
如今的中藥科普館,不僅能滿足學生實訓要求,也能滿足為蘇州老百姓健康服務的需求,已成為中藥文化對外交流的窗口,是集教學、科研、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多功能傳統中藥文化館。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呂俊峰說,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大好時機,作為一所衛生類高職院校,要抓住機遇,深入挖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切實把中醫藥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在健康中國中作出應有貢獻。
------------------------------------------------
繼承好:搬遷與擴建讓中藥科普館煥發生機
上世紀90年代初,蘇州衛校始建中藥标本館。2005年,随着學校升級為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中藥标本館進行第一次擴建。4年後,學校建設了石湖校區藥用植物園,2015年申報并獲批為蘇州中藥科普館。2016年,随着藥學院整體搬遷,科普館進行第二次改擴建。這是蘇州中藥科普館的發展變遷史,每一次搬遷和擴建,都是為了“繼承好”祖先留下的寶貴财富。
中藥科普館搬遷時,為了搬遷标本,每次老師都要組織學生将一瓶瓶浸制标本包上厚厚的報紙,用繩子捆紮好,每一個裝有浸制标本的玻璃瓶都要包裝好,不能有任何閃失。
包裝完後再将100多瓶浸制标本,一瓶瓶小心搬到新校區。到新校區後,又要将标本一個個整理上架排列好。現在标本館中,一份份标本整齊地擺放在陳列櫃中。
如今的蘇州中藥科普館主要包括藥用植物園、中藥标本館、中藥文化體驗館三部分。中藥标本館占地面積約240平方米,分為中藥原植物标本館、中藥材及飲片标本館兩館,設臘葉标本區、浸制标本區、藥材标本區,中藥飲片标本區等功能區。
目前,藥用植物園内栽培有吳地地産藥材及常用中藥材合計200餘種。館藏有中藥臘葉标本160份、浸制标本128份、生藥标本600份、名貴中藥40種。
發展好:講好中醫故事
近幾年來,中藥科普館多了一個新身份——對外傳播中藥文化的窗口。這裡不僅是培養中醫藥技能型實用人才的教學實訓基地,同時也是傳播中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着對外宣傳、開放、交流、實踐體驗等功能。
為了讓更多老百姓了解中藥,藥學院定期開放中藥科普館,與當地多個社區、街道合作,開展了多次社會公益服務活動。此外,還成立了一支專業志願者服務隊伍——蘇州中藥科普基地服務志願者。
平時,志願者服務隊通過走出科普基地、走進蘇州社區、帶進科普基地,更好地推進中藥科普活動。今年活動已累計接待市民4824人次。
為了使當地老百姓能夠正确認識中藥、了解中藥、使用中藥,中藥學專業社會服務團隊主動為蘇州市民提供各種相關的社會服務項目。
比如,志願者們會在現場手把手教如何把西瓜制成西瓜霜。志願者們還經常會向社區居民提供有關中醫養生方法、中藥真僞鑒别、中藥正确使用等方面的專業咨詢。
同時,他們還将中藥科普館作為交流平台,構建一個向社會開放,宣傳吳地醫藥知識、弘揚中國中醫藥文化的課外教學及參觀基地。
為了使科普活動不那麼枯燥,讓中醫藥知識更加生動,易于大衆接受,科普館還采取了互動科普的形式,讓參加者在制作藥膳、香囊等體驗活動中了解中醫藥文化,每次都有很多老百姓報名參加。
多年來,藥學院的社會服務工作獲得了社會好評,也吸引越來越多的老百姓。
利用好:讓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
中藥科普館不僅在國内承擔着傳統中藥文化的宣傳工作,近些年來也開始逐步向海外傳播傳統中藥文化。中藥科普館創立至今,還接待了一些“特殊”參觀者,他們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2017年6月,中藥科普館迎來了一批來自緬甸的留學生。交流期間,他們參觀了标本館和中藥調劑室,科普館工作人員給他們介紹了中藥文化,并帶着他們制作香囊。
參觀時正值夏季,蚊蟲很多,他們組織了一次制作驅蚊香囊活動。當時,留學生們都很興奮,覺得非常新鮮。
在不斷交流活動中,留學生親身體驗感受了中醫藥文化,他們也成為弘揚傳統中藥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
此外,來自美國、荷蘭等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也曾來此參觀。他們對傳統中藥文化非常感興趣,還不時與專業教師交流藥材來源、功效,以及标本液制作方法。臨走時,都是帶着自己親手制作的中藥香囊離開,曾有一位留學生表示:這是最好的禮物。
一位來自荷蘭代表團的人士表示,以前接觸的中醫中藥局限在針灸推拿,并不了解如何使用中藥材進行養生或治病。而當他品嘗自己親手制作的藥膳時,感到十分新奇,覺得“中藥文化博大精深”。
近年來,中藥科普館嘗試着建立互聯網上的中藥科普館。他們引進了國内一流水平的全國中草藥電子分布沙盤、全國中草藥分布查詢系統、現代中藥方劑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如今,不管身處世界各地,隻要通過“指尖”,就能查詢到這裡的中藥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