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沙縣小吃有點火,我抓緊翻出之前庫存寫的“小吃王國”沙縣遊記,雖然因為丢手機,沙縣幸存的照片不多,索性文字還可以勉強描述一下。
“做小吃,誰也比不過沙縣人認真。”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評語,我不太信,決定去看看。這成了我去年國慶旅行插空去了趟沙縣的緣由。
在玩上我的執行力永遠有200%。
沙縣是三明市的一個地級市。來這裡也非常方便,随心飛從濟南坐山航到福州,從福州坐火車一個小時,在三明北站下車就到沙縣了。
如果你有機會去福州或者泉州玩,我倒是建議你順便來沙縣逛一圈。
高鐵輻射讓随心飛的價值得到了無限延伸,省去大交通費後的旅行,花點小錢讓來這些小地方有了很多可能。(雖然沙縣本身就有機場)這使人愉悅。
去沙縣吃沙縣小吃,這個行為看起來是個有點魔幻的選擇。
畢竟包圍世界的沙縣小吃已經遍地開花,家門口下個樓,可能就有一家。我過我和同伴們都是「二線以下城市愛好者」,例如這趟旅行裡我們原本還想去趟莆田。
在此之前我一次都沒正兒八經吃過路邊的沙縣小吃。是的,我真的一次沒有,然後就決定直接來當地吃了。
我對沙縣小吃的唯一的了解就是:不辣。在此之前去的城市,麻辣,酸辣,燒心辣讓我的腸胃經常性的猝不及防,沙縣小吃倒是給了我不少踏實感。
在沙縣悠哉悠哉的呆了兩天,給我最深的印象是:這裡遊客穿梭如織,卻很難有花錢的地方。我的日子就是,睡醒了爬起來吃,吃完了就睡,以此往複。
在網上查酒店的時候,沒有太多猶豫,可以選擇的酒店意料之中的沒那麼多。
我們此行定了一家本地老牌的度假酒店(因為這裡連連鎖都沒有),靠近沙縣小吃城和收費站的地界,旁邊就是沙縣小吃集大成者——沙縣小吃文化城。
盡管樓下就是沙縣小吃的top——李記小吃和肥姐小吃的分店,但我們還是決定打車去市區分門别類的逛吃。
不大的縣城,打車從一頭到另一頭,才不過20塊錢,趕上打車軟件的滿減力度一大,可能比公交車還劃算。
公園幾乎都是免費的,偶爾碰上一兩個4A級景區,趕上疫情,竟然還在免費開放。連步行棧道上的玻璃棧橋,都是免費的。
吃的東西都是10來塊一份的小吃,除非你下定決心走進一家像李記小吃這樣的沙縣小吃集合店,大手筆的點上一桌,結賬的時候發現才不過幾十塊。
每次出門,吃幾乎成了我們非常明确的目的,打車,小吃店,點餐。
既然是小吃王國曆險記,話題還是繞回到吃。
豆腐丸,芋餃、燒賣、扁肉、拌面…還有滿大街的闆鴨。吃了兩天下來,我感覺自己吃出了想要加盟沙縣小吃的氣派。
印象最深的還是兩次去藏在正在施工的小巷子裡的羅蘭燒餅。
因為誇了大姐幾句彩虹屁,大姐做燒餅的百忙之中,拉着我去她的後廚參觀她的鹹菜餡料,熱情的給我講怎麼用紅酒糟腌制鹹菜的秘訣,生怕我感受不到,還摳了一塊非讓我聞聞。
這讓我感受到沙縣人的熱情,讓我慌不擇路的想要盡快離開。我怕再耽誤下去,這趟旅行就成了創業加盟的考察之旅,忍不住回去後也開一家沙縣小吃。
在沙縣,最改變我認知的還是燒賣。
來沙縣是一定要去佳蘭燒賣吃吃看的,跟我們常吃的燒賣不一樣,沙縣的燒賣外形像一個丸子,吃起來有點像蒸餃,裡面的餡是粉絲占了大頭帶着一丢丢的肉粒子。
最靈魂的還得屬豆豉油。隻有蘸了它,燒麥的鮮美才能展露無遺。
佳蘭燒賣還順帶着賣燒嘴豆腐,也是當地一絕。食材簡單的隻有鮮豆腐,蛤蜊,和一點不知道是什麼的配菜,煮成一鍋湯就出鍋了,非常鮮嫩。
你來到沙縣就會發現,平日裡連鎖沙縣小吃熱賣排行榜裡的蒸餃,炒米粉,在這裡是不存在的。而馄饨也不叫馄饨,叫扁肉。
來沙縣的前一晚,我和同伴讨論了一晚上的世紀難題:如何分辨扁肉,扁食和扁燕的區别。
我們特意去了一家名字裡帶“扁肉”的沙縣廟門扁肉店,點了一份扁肉,一份拌面,點了一份芋餃。
拌面吃的我有點水土不服,因為不管煮熟的面上淋了花生醬還是甜辣醬,發甜的拌面,都讓我有種吃了鹹粽子的那種感覺。芋餃外皮有點像年糕,但裡面的餡兒是鹹的,這讓我無論如何也喜愛不起來。理由同拌面。
倒是扁肉非常合口。
沙縣人讓我覺得特别會吃豆腐。豆腐丸子,燙口豆腐,烤豆幹...甚至燒賣裡都包着點豆腐。
吃了一圈,我最愛的是李記小吃裡鹵的那種帶點辣味的金包銀。鹵的豆腐泡裡帶着肉餡,而且是鹹肉餡,口味對北方人非常友好。
還有好多我已經想不起名字來的小吃,不一一贅述。
總的來說,幾塊錢的小吃,你想吃出那種成百上千的佳肴感是不可能的,但絲毫不影響我用好吃來評價“沙縣的美食”。
跟可供選擇特色的小吃種類繁多,古早味兒十足不一樣。沙縣的景點有點不倫不類。你可以在沙縣,假裝出在京都,在倫敦的魔幻感。
這讓我覺得沙縣有種八面玲珑的味道。
再讓我仔細回憶沙縣,就是滿城都有種闆鴨和合歡花香的氣息。那種藥香和花香的交合還真是一種蠻神奇的嗅覺體驗。
大家的生活惬意且随性。
值得一提的是,沙縣裡雖然帶個縣字,卻一點不窮。你搜搜它的曆史,自古是商賈雲集之地,所以這裡的人特别會做生意。所以這裡不窮,甚至很富有。
在沙縣,人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老闆。
在逛完沙縣後,我拿出那份走向世界的沙縣小吃菜單對比了一下。
嗯,這趟沒白來,地道的沙縣小吃,還是得來沙縣。
圖/文 粥遊筆記 jiujiu
以上隻是我保持記錄一些日常。如果你同樣有類似的經曆分享,強烈邀請你在評論裡留下來過的痕迹。你的每一個評論互動和轉發,都會成為我更新的動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