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從典籍看文脈,梳理江南悠久的藏書傳統。10月30日上午,作為第二屆江南文脈論壇的重要分論壇活動, 由南京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承辦的“藏書江南”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縱論江南藏書往事。 書聚江南,脈傳中國。在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程章燦教授看來,“為中華文化複興提供重要資源”“展現江南文化實力”“為江南學術繁榮提供動力”是江南藏書對中國曆史文化的三個主要文化貢獻。 “在關鍵時刻,江南藏書總能成為中國文化複興的重要資源與土壤”,程章燦舉出曆史上幾個攸關中國文化傳承、命脈斷續的時刻。西晉永嘉亂後,江南出現六朝文化的存續與複興;唐代安史之亂後,大批中原士族南遷,導緻中晚唐江浙詩壇大盛;靖康之亂後,出現了以江南為基地的南宋文化的存續與繁榮。之所以能夠興滅繼絕,都有賴江南文獻的傳承。
從曆史上看,江南藏書是江南文化實力的展現,是書香門第的标志。程章燦說,早在六朝時期,北方南渡而來的豪門巨族以及本地的士族都熱衷藏書,并從藏書中汲取營養,取得成就。以陳郡謝氏為例,詩人謝靈運自幼好學,才學傑出,曾編撰當時宮廷藏書目錄,得以博覽群書,開闊眼界。皇室貴族同樣鐘愛藏書,蕭梁時期,昭明太子蕭統編《文選》,所依據的就是極其豐富的典籍收藏。
明清兩代,江南藏書尤其盛況空前,學者範鳳書曾對曆代藏書家做過統計,自漢至清,凡4716人,其中明清兩代即有 2900餘人,占總數的60%有餘;在地域分布上,江蘇為967人,占20.5%,其中蘇州268人(其中常熟146人),南京60人。另一位學者袁同禮則認為:“稱有清一代藏書幾為江浙所獨占。”吳晗說過,“江浙兩地,是我國藏書家集中的地方,在我國藏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在江浙兩地中,就藏書數量與質量而言,環太湖的江南核心區域又居于領先地位,蘇南一帶的藏書幾乎占據了整個中國藏書的半壁江山。體現出奕世相繼、文脈相承的特點。
在對江南學術的繁榮發展上,江南藏書也提供了重要動力。程章燦舉例說,清代學術在亁嘉兩朝臻于鼎盛,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乾嘉學派。學界通常将乾嘉學派再劃分為三個派别:吳派、皖派、揚州學派。這三派學者,都集中在廣義的江南。很明顯,江南良好的藏書條件與流通條件,乃至江南文士間密切交往、活躍交流的氣氛,都為他們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動力。例如,揚州學派的代表學者焦循治《易》學,固然得力于家學淵源,亦得力于揚州文彙閣和杭州文瀾閣所藏的《四庫全書》。這種讀書條件、所享受的這種讀書環境,在江南以外,即使在京城,也不容易得到。
圍繞江南典籍對中華文化的曆史貢獻,南京圖書館研究部主任徐憶農研究員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江南典籍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包括公私藏書,還包括内容涉及江南的各類文獻資料,同時也包括江南鄉賢著述、曆代出版物。江南典籍陸續湧現後,不僅對江南文化的演變産生了直接的影響,而且在中華文化傳承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徐憶農研究員将江南文獻分為江南記憶、江南著述、江南出版、江南珍藏四個類别,“江南記憶頌揚謙讓至德;江南著述傳承禮樂大同;江南書業滋養教育學術。”舉例來說,中國古代凡考中進士人數最多的地區,往往是印書數量較多的地區。清代,除了京師之外,蘇州的書坊是最多的,明清之際毛晉的汲古閣堪稱刻書巨擘。在蘇州地區,常熟的藏書家和藏書樓極多,著名的有趙氏脈望館、毛氏汲古閣、瞿氏鐵琴銅劍樓等,清末葉昌熾編著《藏書紀事詩》全書收錄藏書家739人,常熟籍者達 73人。相對應的 ,清代全國狀元112人,江蘇有49人,常熟一地就有6人,清楚地說明了刻書、藏書等圖書事業的發達,對普及教育與提高學術水平所作的貢獻。
南京師範大學研究員王桂平深入剖析了江蘇古代藏書家的藏書、刻書情懷,“他們不惜耗費巨資、孜孜矻矻熱衷于聚書、抄書、讀書、整理、校勘、著述、刻書,‘上以壽作者之精神,下以惠後來之沾溉’地拳拳于流傳古籍,體現了‘傳先哲之精蘊、啟後學之困蒙’的深深情懷,為後代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典籍。對于今天浮躁的現代人有莫大的啟示和激勵作用。” 耗盡家财聚書,殚精竭慮抄書,小心謹慎守護圖書,這是江南藏書家的聚書情懷;“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這是江南藏書家的讀書情懷;“傳先哲之精蘊,啟後學之困蒙”,這是江南藏書家的刻書情懷。
王桂平說,江南藏書家藏書、刻書的感人故事在史冊中屢有記載,以明末常熟大藏書家毛晉為例,他醉心于藏書、刻書。高價收購各種善本舊抄。據說他曾在家門前貼一榜書:“有以宋椠本至者,門内主人計葉酬錢,每葉出二佰;有以舊抄本至者,每葉出四十,有以時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門内主人出一千二佰。”由于價格優厚,一時書商竟雲集于毛氏之門。 毛晉畢生藏書84000餘冊。自明萬曆至清順治40餘年,他刻書籍600多種,書版達109567片,所刻字數超過3000萬字。所刻之書校勘認真、技術精良,價格又十分便宜,因而流傳極廣,有“毛氏锓本走天下”的美譽,江南士子無不受惠于此。為了刻書,毛晉陸續賣掉了祖傳田産和城裡的幾家商鋪,節衣縮食,苦苦支撐着修複書版的工程。僅《十三經》(80萬字)和《十七史》(2500萬字)兩部書的耗銀就達15480兩。 交彙點記者 于鋒 交彙點記者 趙亞玲 邵丹 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