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9 19:37:26

連續幾天陰晴不定,驟雨豔陽輪番瀉地,雨季來了,昆明的菌季也到了。

《昆明的雨》中,汪曾祺寫了“西南聯大食堂菜”的牛肝菌、“菌中之王”的雞枞、“人間至味”幹巴菌、“中看不中吃”的雞油菌。

品種并不多,隻是4種,結合上下文判斷,其中的牛肝菌,很可能是黑牛肝,這種牛肝菌,目前也在最便宜野生菌之列。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1

左:叢生的皮條菌;右:雞枞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提供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2

左:黃牛肝菌;右:黑牛肝菌

而羅養儒《昆明的菌》一文,則列舉了14種野生菌,有“質美而無毒”的雞枞、北風菌、凍菌(冷菌)、青頭菌、黃牛肝菌,有“疑其有毒不敢輕食”的黑牛肝、白牛肝、胭脂菌、麻母雞,還有“無毒味不見佳”的谷熟菌、雞油菌、刷把菌,“形則粗劣味殊清甜且有香氣”的幹巴菌。出人意料的是,他老先生把腐生型野生菌——柳樹菌,推為第一,認為其“清甜脆嫩,四者俱全”。

不過,從今天市場所見來看,即便羅養儒所列,品種仍然太少,隻是以當年的認知程度和食用情況,估計大緻就是那樣。

稍早一些的清道光《昆明縣志》,錄列的菌子品種,也就16種,還把蠟栗菌與荞面菌和雞油菌混為一種。1921年,由當地人編修的《宜良縣志》調查要細緻很多,錄列了40種,光是牛肝菌和羊奶菌,就注明有不同花色的數種。

再早一些,1455年即明景泰六年《雲南圖經志書》記載的野生菌,僅有雞枞一種, 曆經明正德、萬曆、天啟和清康熙、雍正、道光——六部雲南省志的逐步添加,400多年時間,到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的《雲南通志》,野生菌的記載才達到30種。

可見農耕時代對野生菌的認知,是非常緩慢,或者說是相當小心翼翼的。雞枞之所以最早被省志記錄并延續下來,皆因其安全美味且分布廣泛。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3

左:昆明的菌攤;右:雞枞花。

去年有一篇蹭熱點的文章,把雲南吃野生菌的起因,歸結為明清時期大量開采銅礦,過度砍伐林木燒炭煉銅,引起水土流失,最終導緻糧食不足,隻好以菌充饑。

想象力“豐富”!卻常識漏洞一大把:野生菌低熱量,高水分,下飯可以,充饑不行。雲南諺雲:連吃三頓菌,走路打晃晃。雲南民間認為菌子很“潮”,極其“刮油”,烹煮需要足量油脂去彌補。明清雲南開采銅礦有限的幾處偏遠山區 ,并不是糧食主産地壩子。還有,既然水土流失,菌何附焉?

食用野生菌的生長,對自然條件生長環境是有要求的。腐生型的以外,大多數野生菌與不少植物有“共生菌根”關系,即野生菌地下“菌塘”與環境植物根系的鈣化末梢是相連的,并有礦物質和養分相互交換,這就是大多數野生菌目前還不能人工繁殖的主要原因。

當然,沒有植被不行,植被太密也不行,陽光下不到地,地溫上不去,菌子也出不來。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4

昆明的野生菌攤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5

昆明菜市場的青頭菌攤

“冒死去吃”見手青?

2019年菌季,雲南朋友圈高頻出現一張圖片:一盤切片後變成紫色的紅見手,盤邊一碗蘸水。配文如下:雲南特産“見手青刺身”,又名 “解千愁”,同時是最有效的民間偏方,效果因人而異,可免費遊覽小人國,見星星見月亮,見仙女見妖精,也可見閻王!

語氣倔頭強腦,不讓上世紀雲南出省學生的一則雲南介紹詞:家家養着孔雀,人人騎着大象,家門口小賣鋪賣着S号。介紹詞流行多年,欣欣然受用者不少。

見手青屬于“條件食用菌”, 合理烹饪、食用适量、留意個體差異,安全還是可以做到的。

少量見手青吸收攜帶共生植物的苦味,買大個頭菌子,我會摳下一小塊菌肉嘗嘗苦不苦(切勿模仿)。以我個人的體驗,少量生吃,量不足以中毒(高危勿仿)。

有年在菌山,我遇到位歐洲學者,他認為生見手青未經加熱烹饪,不會表達出毒素,并拿起一朵菌子大嚼。沒有确實理論依據,我隻敢效仿一口菌帽。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6

左:粉紅見手;右:黃見手

吃野生菌的來由,無非鮮美好吃,見手青吃風漸開到風靡滇中,滋味獨特、口感細膩、香氣濃郁這幾點是主要号召力無疑。見手青烹饪和食用量的把握,僅僅提升了門檻,“冒死去吃”的說法,相當誇張,吃野生菌中毒死亡,與見手青關聯并不多。

野生菌中毒死亡事件,近年多發生在偏遠山區,原因在于當地采集知識傳遞中斷缺失,或者幹脆誤判,此山的經驗,拿到他山運用,誤揀誤食,手從食用野生菌這邊,伸到有毒野生菌那頭。幾個典型案例,便是把劇毒鵝膏菌錯當可食用鵝膏菌。

按目前的生物學統計,僅牛肝菌就有300多種。見手青歸類于牛肝菌,從外觀分辨,有粉色、黃色、紅色、紫色、褐色約20種左右。采集者和交易者,歸類更加簡單,隻有兩類:紅蔥菌和白蔥菌。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7

炒見手青

人間至味幹巴菌

汪曾祺說:有一種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幹巴菌。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懷疑:這種東西也能吃?!

顔色深褐帶綠,有點像一堆半幹的牛糞或一個被踩破了的馬蜂窩。裡頭還有許多草莖、松毛、亂七八糟!可是下點功夫,把草莖松毛擇淨,撕成蟹腿肉粗細的絲,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會使你張目結舌:這東西這麼好吃!還說:一箸入口,酒興頓漲,飯量猛開。這真是人間至味!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8

左:幹巴菌是一種生長期超長的菌子,需要給幹巴菌“搭帳篷”,不讓松毛落進去,否則松毛會包裹進菌肉中;右:收獲成熟的幹巴菌

幹巴菌從冒出地面到成熟,不同菌山不同生長條件下,約需要20~30天不等,這麼長的生長期,雜質難免,外形很難好看。采集者并不考慮成不成熟,見菌子就采,成熟度也很難統一。

上好的幹巴菌,基本出自承包管理的菌山:菌農冬季清理菌山,清除過多的雜草腐木,特别是入侵植物紫莖澤蘭等,保持合理的植被密度。

雨季,菌子剛剛冒出地面,馬上清理菌塘周邊雜草,給菌子搭上個遮陰擋雜質的蕨葉涼棚,還要每天過去查看。

菌子成熟,早晨采集後去根泥除雜質,打理幹淨,才能拿出去銷售。

我買他們的菌子,還要求進冰櫃“打冷”到5度左右,加冰袋中午送達昆明——菌子運輸過程中,還是“活”的,會呼吸發熱。

目前所知的幹巴菌約有四五種,品相不等外,還有産地差異,所以幹巴菌的價格,高低不等,差距較大,但總體價格較高。1980~1990年代,昆明街頭小館子幾乎家家都賣幹巴菌炒飯的曆史,恐怕再也回不去了。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9

左:幹巴菌;右:炒幹巴菌

撿菌子的回憶

1980年代,昆明人撿菌子最近的菌山,就在金殿後山一帶。

我有個表哥,家住火車北站附近,星期天一早天不亮出發,把“單車鍊條蹬到通紅”,第一時間趕到他的菌窩子。中午回來,通常青頭菌的收獲,可以煮上臉盆大的一鍋湯,見手青嘛,炒出一盤來,問題不大。

那是我第一次吃見手青。當年我父母工作的昆明晉甯山區勘探基地,是個彜族聚居地,似乎并沒有吃見手青的習慣。

雞枞、谷熟菌倒還常見,想吃的話拎個籃子去舒朗的松林周邊轉一圈下來,一鍋菌湯起碼保證有。隐約記得當地有種叫“栗樹青”的菌子,後來才知道,那也是一種見手青。

金殿後山2010年左右,我還去過幾次,青頭菌可以撿到,黑牛肝偶爾遇上,皮條菌大把收獲。昆明谷律、富民赤鹫,目前我就是下晚過去,收獲有不會太小。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10

左:剛剛采摘的野生菌;右:紫色皮條菌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11

左:野生香菇;右:白牛肝

昆明菌子的物流和市場

松茸除外,目前野生菌最大的集散地那是昆明無疑。

野生菌到達昆明批發市場,通常需要經過多次轉運。采集者把采集到的野生菌,先送到村一級或者鄉鎮一級收購點,初步分類分級,品相不好的,就地切片曬成幹菌。

初步分類分級菌子後,運到縣城一級收購點,再次分類分級裝箱。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12

鄉村第一級收購點

有條件的收購點,還要把野生菌送入冷庫,降低溫度,抑制其生長,防止腐敗。太陽落山後,氣溫降低,運往昆明批發。

雲南各地輸入昆明的野生菌,一般是半夜到達,成箱批發。這些年,雲南的交通條件大幅改善,不必等到六月滇中雨季到來,每年四月初,雲南低緯度低海拔地區所産的見手青、谷熟菌、黑牛肝等菌子,就會提前進入昆明市場。當然,價格自然不低。

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菜市場中的昆明風習)13

深夜的昆明木水花市場

前年,我去昆明木水花市場批過幾箱青頭菌,一箱毛重6~7公斤不等,每箱專挑硬币大小的菌骨朵出來,獲得率不過一公斤多。

作者系雲南飲食田野調查者,著有《綠了芭蕉紅了花》、《山水壩子探食記》;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顧問、《風味原産地·雲南》總顧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