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年輕人帶來的喪文化

年輕人帶來的喪文化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16:09:57

看到标題有人會問,怎麼會有兩個喪文化,這兩個可不是一個含義,我們先來看看第一種。

它是人和人之間、人和自己情緒之間有一個充分的接納關系。

比如,對人時,父母可以對孩子說:“我有看到你的心情很糟糕,這确實是一個令人糟心的處境。”這時所達到的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溫暖感。

年輕人帶來的喪文化(心理篇喪文化非)1

對情緒上,可以在不順心的情況下,躺在床上,自言自語說一句:“唉,我怎麼這麼沒用。”就像考試過後,确實有一些題錯了,我們要承認它錯了,并對其總結、改正。

而第二種“喪文化”有兩種表現:

1. 是現代人壓力越來越大,雖然目睹過父輩的“含辛茹苦”,可自己在這個新型年代并沒有感受到太多“苦”。物質生活提高了,可幸福感并沒有增加,人的精神生活卻異常匮乏。

所以,會有種撕裂的錯覺:一面是生存壓力,另一面是物質追求,而精神卻被壓榨得越來越少。

比如,現在很多年輕女孩,很現實,找對象要找有房、有車、存款在7位數的。有些年輕男孩就更可怕,甚至找富婆求包養,直言:“不想奮鬥了”。這等等的一些現象成了現代年輕男女的時尚趨勢。

年輕人帶來的喪文化(心理篇喪文化非)2

2. 是一部份人在網絡海潮中扮演“憤青”、“路怒”、“商販”等黑色思維角色。一些不良情緒滋生,給人帶來很強的壓抑感,更像是一種頹廢毒品。影響着一部分人的價值觀,什麼堅持不一定成功、但是放棄肯定很舒服等等的話。也成了時尚主流。

比如,有些人沒夢想,沒目标,平日隻幹日結工作,有錢就坐吃山空,放棄幹活,吃飯也是饑一頓,飽一頓的,有空就去網吧打遊戲消磨人生,然後晚上到處找地方睡覺,這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年輕人帶來的喪文化(心理篇喪文化非)3

所以,我們當代人必須分清什麼才是真正的喪文化,别被誤導後,仍然把它當時尚。

那麼,當你認清真正的喪文化後,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遇到挫折或遭遇時,總會想起一些傳統的心靈雞湯,它會告訴我們要積極陽光、努力、堅強,其實背後的潛台詞是對消極情緒的不接納。

而喪文化的主旨是,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可能有喪的時候。這是被允許的狀态。

如果試着去轉變、接納,讓我們不用使勁壓抑或控制,不用“戰勝”或“堅持”而是去尋找趕路時歇息的感覺。

年輕人帶來的喪文化(心理篇喪文化非)4

相較于輕飄飄的一句“加油”,經過深度的反思後“唉,我怎麼這麼沒用”不能把它悶在心裡,要像對心儀的對象表白那樣,勇敢大聲地說出來,這樣你才真正為改變你和情緒之間的關系,做出了實質性的行動。

之後再向“重新認識的自己”靠近,再改變策略讓自己“重新站起來”。

所以不要怕真正的“喪”,直接去躺在床上,一邊休息一邊鞭策自己的來一句:“唉,我怎麼這麼沒用”,豈不更好?#我要上微頭條##心理情感##勵志人生#

【歡迎留言,關注我,我是心理情感原創作者,為你的生活下佐料,為感覺打點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