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家長有這樣的疑問
“你們幼兒園到底教什麼?”
“幼兒園老師是不是就帶帶孩子?”
其實作為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站
幼兒園的教育不可忽視
同時也千萬别小瞧了學前教育專業
今天我将用漫畫的形式
向廣大家長科普下幼兒園的專業教育課程
為廣大幼兒園老師正名!
由國家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将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歸納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5個領域。
那我們就分别從這5個領域出發,看看幼兒園到底具體教些什麼,以及對以後升小學(幼小銜接)有何幫助。
健康
簡而言之就是孩子長得高、體重達标、體态良好,具備一定運動能力,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有一定生活能力,為适應小學的生活樹立信心。
1 身心健康幼兒園保證孩子每天不少于2小時的運動時間
如遇下雨或者霧霾則改為室内運動
一年四季都會堅持鍛煉
目的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生長發育
2 動作發展
幼兒園的運動遊戲能鍛煉孩子
走、跑、跳、鑽、攀爬、投擲等能力
培養孩子各項動作能力的發展
老師們也會運用生活中的材料
自制各類好玩的教具給孩子玩耍
除了鍛煉大肌肉的活動
孩子還能通過遊戲鍛煉手部靈活能力
因為每個孩子發展水平不同
老師會選擇不同難度的材料來幫助孩子
這對未來拿筆寫字也是一種提前鍛煉
3 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
在幼兒園裡,尤其是小班階段
老師們會通過兒歌、遊戲、環境提示
教會孩子自己吃飯、上廁所、穿衣褲
促進孩子學會生活自理
在一日活動過程中
老師還會教孩子一些兒歌口訣
幫助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語言
簡而言之就是能聽能表達,養成閱讀習慣,同時為升入小學後的書寫做準備。
1聽與說
幼兒園老師會通過繪聲繪色的故事表演
讓孩子感受語言的魅力
同時會投放簡單的材料
比如手偶、小劇場、小舞台等道具
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與形式
表達自己的想法
2 閱讀和書寫準備
幼兒園裡的繪本閱讀隻是一部分
看完之後,老師會開設各類遊戲
比如手工、創意美術、表演等形式
讓閱讀記錄在孩子的心裡
關于孩子的書寫問題
幼兒園會運用遊戲的方式
引發孩子書寫的興趣,豐富書寫經驗
培養書寫技能與習慣
為進入小學階段正式學習書寫做準備
社會
簡而言之就是孩子在幼兒園裡交好朋友,團結有愛,懂禮貌懂規則,愛他人愛祖國。這也是孩子開始适應集體生活的第一步。
1人際交往
幼兒園裡的禮貌教育
滲透在孩子們一日生活中、環境中
不僅孩子們遇到老師和保育員都要主動問好
老師們也會互相打招呼,通過言傳身教
給孩子們一個良好的禮貌環境
除了一些常見社交禮儀外
班級裡會開展角色遊戲模拟成人社會
如:娃娃家、小醫院、理發店、小超市等
孩子們不僅可以增長生活經驗
還可以鍛煉語言交往能力
2 社會适應
幼兒園是孩子接觸社會的第一站
在這裡會慢慢建立“個體”和“集體”的概念
體會到“自我”與“環境”的聯系
幼兒園老師會通過各種有趣的活動和遊戲
幫助孩子适應集體生活
同時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
也是幼兒園社會活動的重要部分
幼兒園通過各類豐富有趣的主題活動
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愛祖國、愛家鄉
科學
簡而言之就是熱愛自然、喜歡探索、充滿好奇,以及對數學有初步的認知。在幼兒園階段,培養興趣遠比灌輸知識有用千萬倍,進入小學後,會讓孩子更愛學習。
1科學探究
幼兒園班級裡會布置自然角
讓孩子自己動手種植植物
觀察各類小動物每天的變化
不斷發現、不斷思考
老師也會鼓勵孩子自行設計遊戲實驗
記錄實驗效果
真正做到探索、發現、實踐
2 數學認知
幼兒園班級開設有益智區、數學區
裡面各種老師制作的數學啟蒙教玩具
能夠鍛煉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習興趣
這些遠比機械地學習加減法、背口訣
來得更有意義哦!
藝術
簡而言之,就是讓孩子在美與藝術熏陶中,能唱能跳能畫,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
1感受與欣賞
幼兒園會創造各種條件
讓孩子感受與欣賞藝術大師的作品
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審美
2表現與創造
老師不會輕易地“教”畫畫
更多是啟發孩子,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而且很多時候畫畫不需要紙筆
幾根棉花棒,一堵牆
就可以創作出天馬行空的作品
寫在最後
講到這裡,或許你已經對幼兒園教什麼有了更多了解吧,這些看似“啥也沒教”的活動,其實涵蓋着深刻豐富的教育内涵。
如果你覺 得本文還不錯,要記得分享給更多人看到哦~
*聲明:本文及其中漫畫由幼師口袋原創,圖片、視頻來自網絡,如需轉載請關注公衆号:幼師口袋,并在公衆号内回複“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