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庫縣隸屬于遼甯省沈陽市,總面積2320平方公裡總人口50萬。是中國産業百強縣、中國陶瓷谷、中國商業名縣、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範縣。中國葡萄之鄉、中國辣椒之鄉、中國樹莓之鄉譽滿全國。每年的沈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陶博會、白鶴節、登山節、荷花節等重大活動彙聚四海賓朋。
一、曆史沿革
1、明三萬衛地。明中期修遼東邊牆置本境于其外,為荒徼之地,泛稱遼河套。明末為後金所據。後金天聰六年(1632年)以内附的喀喇沁部人墾法庫山(今遼河北岸平頂山),始見法庫之名。
2、清崇德年間(1636-1643),盛京(今沈陽)北境修邊示限,在遼河北岸設法庫門(今法庫鎮南37千米的舊門),為北通蒙古的門戶。康熙初年,盛京北境邊界經北展南縮修建柳條邊(新邊),移置法庫門于今法庫鎮,稱法庫邊門。康熙十八年(1679年)防禦移駐邊門,隸開原城守尉。邊裡(邊南)初屬盛京,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改屬鐵嶺縣。邊外(邊北)原為蒙古科爾沁部牧地,後因墾荒民戶增多,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設法庫直隸廳,屬奉天将軍;析新民府和鐵嶺、開原、康平縣近法庫邊門之地為廳行政區域。
3、1913年廢廳置法庫縣。1914年屬奉天省洮昌道,1929年屬遼甯省。1945年屬遼北省。1949年屬遼西省,1954年屬遼甯省。1956年屬鐵嶺專區,1958年屬沈陽市,1964年屬沈陽專區,1968年屬鐵嶺專區,1970年屬鐵嶺地區,1984年屬鐵嶺市,1992年屬沈陽市。
二、地名來曆
1、魚梁說:乾隆 《欽定盛京通志》 卷33: 發庫邊門,“國語 (滿語),發庫,魚梁也”。
2、瀑布說:西清 《黑龍江外紀》 卷2: “法庫,漢人言瀑布也。”
3、音轉說:另據《法庫縣鄉土志》:“舊稱三台子,系鑲白旗坐落,祇佟、張、聶、徐、劉、丁、翟、李八戶聚族而居,置邊門,後因名八戶門,俗稱巴虎門,法庫其轉音也。”
4、水壩說:用魚梁稱呼法庫,現多解釋為,寓意此處是一塊豐饒之地。然而曆史事實并非如此,魚梁的本意,其實跟魚的脊梁或脊背沒有一點兒關系,《毛詩正義》中有解,“梁,魚梁”,《孔疏》裡則進一步解釋說,“梁,絕水取魚者”,那麼梁又是如何絕水的?依東漢經學大家鄭衆的注釋,“梁,水堰”,即把水圍成壩用來捉魚。所以魚梁一詞,實際上就是水壩的意思。法庫境内多山,但都不算險峻的高山峻嶺,而是延綿起伏的高地丘陵,丘陵首尾相接,在形象上非常像為捕魚而圍成的魚梁,所以基于形而得法庫之名顯得很順理成章。
三、風景名勝
1、獾子洞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法庫縣西部的秀水河子鎮和葉茂台鎮之間,這裡基本保持了較為原始的濕地景觀,濕地公園擁有沼澤、灘塗、河渠、森林等多樣化的栖息地生境,自然資源豐富,景觀優美。
2、白鶴樓。始建于公元992年(遼聖宗統和十年),後因連年戰亂未能竣工,此後千年未曾重修。2012年重建白鶴樓,座落在長白山山脈與陰山山脈交彙處法庫境内的奚王嶺上。
3、愛新覺羅皇家博物院。坐落于沈陽法庫縣大孤家子鎮,其前身為遼代皇室釀酒作坊,1635年更名為“祖家坊燒鍋”,所釀“祖家坊白酒”為清廷特供禦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4、财湖景區。位于法庫鎮南15公裡處明沈公路西側,原名尚屯水庫、塞北湖,是沈陽以北庫容量最大的湖泊。集水地、濕地、山地于一體,平湖千頃、山光水色、景色迷人。
5、五龍山旅遊風景區。位于法庫城西30公裡處的丁家房鎮,是集觀光攬勝、鄉村休閑度假、宗教信仰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