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好消息!
好消息!
在西部(成都)科學城鹿溪河畔
占地500餘畝的
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
正在進行項目收尾工作
今年年初
國科大成都學院已竣工驗收
目前招生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預計今年9月正式開學
項目現場 圖據 紅星新聞
2018年5月,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簽署共建新型科教創産融合發展聯合體戰略合作協議,将在四川天府新區共建國科大成都學院。2019年8月,項目在四川天府新區正式啟動。
中科院成都分院副院長陳鋒介紹,一期建設規模260畝地,主要包括8棟功能建築,包括綜合教學大樓、圖書館、學術交流中心、教育管理樓等基礎教學設施,及學生公寓、食堂、學生活動中心等配套設施。二期規劃用地200餘畝,将作為中科院成都分院承擔的大科學裝置及前沿引領技術重大科研平台用地。
圖據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官方網站
該項目系中國科學院大學直屬二級學院,以碩博研究生培養為主,同時也是地方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據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官方網站
那為什麼要在成都創辦
國科大成都學院呢?
據介紹,中科院在全國共有五個教育基地,成都是目前唯一一個創辦了學院的教育基地。從地方來看,四川天府新區沒有一所成建制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大學,國科大成都學院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
圖據 成都發布
根據規劃,2030年,學生總體規模将達到3000人。
從學科設置來看,聚焦成都重大戰略需求,學校的光電學院将依托中科院光電所、中科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建造;生命科學學院将依托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和中科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建造;資源與環境學院将依托中科院山地所建造。
圖據 成都發布
值得注意的是
國科大成都學院不僅僅單純指
8萬平方米的校園
還包括大量分散在中科院成都分院的
實驗室、大科學平台和裝置等等
圖據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官方網站
未來,中科院成都分院新園區将以國科大成都學院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為核心,以大科學裝置和科教基礎設施為支撐,以中科院20餘家研究所和創新單元為依托,打造科教融合創新生态圈,成為國家創新策源地、成渝高質量發展動力源和高端人才聚集地。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
在成都
科技創新除了在教育上發力
其底蘊和成果
也一直在這座城市默默增長
01
批量化“機器人造機器人”
不一樣的成都制造
圖片來源: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這是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的一幕,這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及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整機研發、生産、銷售的企業。
這家由成華區大學生創業園成功孵化的小微科技企業,在2012年成立時,僅僅隻是一個5人團隊的小企業,經過3年的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2015年卡諾普順利成為國内工業機器人控制器的領軍型生産廠商,在行業有了響當當的名聲。
圖片來源: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1月,公司在成華區的大力支持下,取得龍潭華月路20畝工業用地打造産業基地。去年1月,成都卡諾普智能機器人産業基地建設項目動工開建,占地面積約3.6萬平方米,目前主體建築已實現封頂,預計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用。該基地建成後将實現批量化“機器人造機器人”,全面達産後機器人年産能将超過3萬台套,年産值達20億元以上,成為國産工業機器人頭部企業。
02
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線
“最強大腦”來了
成都智算中心 攝影:孫浩
5月10日,曆經8個月建設,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線。
成都智算中心包括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城市智腦平台和科研創新平台等三大平台,将結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在成都的落地,以及“東數西算”國家戰略舉措,承接人工智能生态發展、産業孵化和科研創新,在智慧城市、交通、醫療、遙感、金融等領域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産業應用标杆,服務千行百業,助力智慧蓉城建設。
成都智算中心人工智能算力平台 圖據 天府郫都
03
“對話”宇宙 即将成為現實
成都這個研究中心今年将正式投用
項目現場 圖據 成都發布
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的配套平台,位于成都科學城鹿溪智谷的宇宙線物理研究與探測技術研究平台将于今年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四川天府新區宇宙線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作為其運營單位将同期正式運營。與此同時,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工程也将完成财務、資産、檔案專項驗收,開啟新的科學研究進程。
科技創新的土壤
不是一日培育而成的
它離不開經年累月的深耕細作
成都的科技創新
擁有悠久的曆史基因:
從天然氣的使用、
交子(中國最早的紙币)的發明
再到雕版印刷術的普及
無一不體現着成都
薪火相傳的科技創新基因
惟創新者進
惟創新者強
惟創新者勝
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成都正加速前行!
延伸閱讀
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指出:
堅定不移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要堅持把創新作為赢得優勢、制勝未來的關鍵增量,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在新舊動能轉換中跑出成都加速度。
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着眼形成服務戰略大後方建設的創新策源地,高标準建設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學城,高水平建設運行天府實驗室,在突出優勢領域建設國家實驗室及國家實驗室基地,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争創國家産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基地,加快建設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成都)和精準醫學産業創新中心,創建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和未來産業技術研究院。積極争取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和技術攻關項目,推行首席科學家負責制,完善科研項目“揭榜挂帥”“賽馬”制度,支持高校院所開展基礎研究,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培育多元創新主體——
創新主體是創新系統中最活躍的因素,直接決定着城市創新發展的整體效能。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科技領軍企業提能工程、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完善企業研發投入和技術改造激勵機制,加快培育創新型頭部企業。發揮高水平大學作用,支持國際知名大學來蓉合作辦學,建設一批“雙一流系”“中科系”等新型研發機構,培育一批高峰學科和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支持鍊主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推動産學研用一體化,讓創新資源要素更加活躍、創新成果價值充分釋放。
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
構建順暢高效的技術創新和轉移轉化體系,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建設“雙創”示範基地、環高校知識經濟圈,探索科技成果跨區域轉移合作機制,提升新經濟活力區、生命科學創新區、未來科技城創新轉化能力,促進更多創新成果就地就近産品化、産業化。強化知識産權創造、運用、轉化、保護,健全技術交易市場體系,壯大專業技術經紀人隊伍,建強天府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深化成德綿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完善科技金融服務創新體系,集聚發展天使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和産業投資基金,為創新成果轉化提供金融支持。
建設全國創新人才高地——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要突出“高精尖缺”導向,推行“雙招雙引”模式,培養和引進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實施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鍛造工程,壯大高素質産業工人隊伍,加快形成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多層次人才體系。深入實施“蓉漂計劃”“産業建圈強鍊人才計劃”,優化人才評價體系,構建體現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推動人才協同共享、柔性流動,全面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提高全員勞動生産率,加快把城市人口數量優勢轉化為人才紅利優勢。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綜合服務,切實解決人才創業扶持、住房醫療、子女入學等問題,營造尊才愛才惜才的良好氛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