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遊子思念家鄉?作者:陸玄同月圓十二度,唯中秋最美在衆多的傳統佳節之中,國人對于中秋的期冀,僅次于春節一家人對團圓的渴望,在此間最為濃烈每到中秋,或詠之賞之,或思之歎之,月亮成了人們心中最牢靠的信使,不管山海相隔,彼此牽絆的心都能借這輪明月,得到撫慰,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中秋節遊子思念家鄉?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作者:陸玄同
月圓十二度,唯中秋最美。在衆多的傳統佳節之中,國人對于中秋的期冀,僅次于春節。一家人對團圓的渴望,在此間最為濃烈。每到中秋,或詠之賞之,或思之歎之,月亮成了人們心中最牢靠的信使,不管山海相隔,彼此牽絆的心都能借這輪明月,得到撫慰。
望月懷思,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傳承。從《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即拜月),到兩漢魏晉具雛形,再到《唐書·太宗記》“八月十五中秋節”,相對固定的中秋節活動沿襲下來,及至宋朝發展繁盛,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有人檢索《全唐詩》,發現唐代八月十五賞月詩共111首,出自65位詩人之手。而《全宋詞》中收有中秋詞達210首,可見,最是中秋明月撫人心。
那些流傳千古的詩句、民俗活動,承載國人對團圓美滿的期盼,也飽含着深沉濃厚的家國情懷。時節如流,傳統與現代總在特定的日子,交織在一起,婆娑人的心靈。那些“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的詠唱,那些“舉頭望明月”“千裡共婵娟”“月是故鄉明”的相思,穿越時空,依舊能激起人們心底那抹情愫。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世間早已變了模樣,但古人的鄉愁,同今人的鄉愁,并無二緻。
記得小時候,物質匮乏,雖買不起月餅,但母親總會用面食蒸出各種花樣的“月餅”,如月澄亮的面餅上裝飾着面做的兔子、桂樹。奶奶也總會指着月亮上隐約可見的陰影,告訴我“那是吳剛再砍樹呢”。拜月、祭月也是小時候少不了的活動,雖然并未可知這樣做的意義,卻也是照做。山裡的孩子,那時不知何謂相思、鄉愁,上大學以前,最遠的距離是到過離家60公裡遠的縣城。等到上大學、參加工作,才知相思苦、鄉愁濃。算下來,已然有11個年頭沒有陪家人一起過中秋了。物質豐盈了、吃穿用度不愁了,“陪伴”卻成了一種奢侈品。
雖然高鐵通達,但近年來的疫情擾擾,卻讓人“心雖動身未敢動”。可預見的,今年的中秋團圓,依舊在哪一方屏幕裡。雖然不能聚在一起,但心總是相近的。“父母”這個詞,總是在為人父母後,才有更深的體會。小時候圍着父母過中秋,現在身處異鄉,又是圍着孩子。女兒今年剛讀幼兒園,老師安排作業,家長與孩子一起做一個中秋彩燈。妻子各種忙活,買彩紙,看視頻學習,帶着孩子做出了一個很不錯的彩燈,女兒開心的情狀,讓人愉悅。有時調侃妻子,“這種手藝,要能成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也是不錯的”。細想,時下獲取知識的通道多了,給孩子能講的故事也多了,帶着孩子一起遊戲,讓他們在參與習俗中得到快樂和滿足,就是意義所在。
人們對月亮,從超自然崇拜到祭祀,再到賞月衍生的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既有傳統的,也有現代的,唯一不變的是其所蘊含的團圓意象,烙印在民衆心裡,成為共寄遙思的對象。泰戈爾說,“古老的種子,它生命的胚芽蘊藏于内部,隻是需要在新時代的土壤裡播種”,中秋也意在于此。時代向前推進,那些沁人心脾的習俗不該走遠、被遺忘,需在現代的土壤裡,更加豐富,更加多姿多彩,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一定是與現代相适應,相協調,才會長久。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月亮圓了,意未必平。短短的三天假,或出遊、或居家、或好友相聚、或親人團圓,不管身在何處,惟願每個人能放下焦慮、孤獨、傷感,讓自己回歸初心,用最好的狀态共話親情,舒展自己,也讓無處安放的心靈得到短暫的歇息和慰藉。(陸玄同)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