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二手車市場生意慘淡到底什麼原因

二手車市場生意慘淡到底什麼原因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15 22:24:54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二手車累積交易量為1240.09萬輛,累計同比增長19.33%,創了曆史新高。2018年1-7月份,全國二手車累積交易772.90萬輛,累計同比增長13.16%,總體處于上升趨勢。假設按照13.16%的平均增長率來推測,2018年全國二手車累積交易量可達:1240.09*(1 13.16%)=1403.29萬輛。當然,也有樂觀主義者期待2018年的二手車交易輛能夠突破1500萬輛。

無論最終結果是多少,總數肯定是增長的。單從數據來看,全國二手車商們的小日子應該是一年比一年好,生意一年比一年興旺。但,實際上并非如此。近幾個月,我走訪了幾十家二手車交易市場,看到的景象并沒有數據顯示的那麼“興旺發達”,而是一片慘淡。

二手車市場生意慘淡到底什麼原因(二手車利潤越來越低)1

這是為什麼呢?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中國二手車交易量總體在增長,但,中國二手車從業人員數量也在增長。可怕的是,中國二手車從業人員數量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交易量的增長速度。所以,總體在增長,分攤到個人的反而下降了。具體的數字請查看我之前的文章:為什麼全國二手車交易量在增長,我的生意卻在下滑呢?現在的數字會有更大的變化。

就在今天早上,還跟幾位頂尖的二手車商在群裡抒發今年的行情和心情,也許,調整庫存、優化經營、結合自己企業特色找突破口,才是當務之急。

二手車市場生意慘淡到底什麼原因(二手車利潤越來越低)2

就在這樣的行業現狀下,居然還有某二手車平台大言不慚的公開調侃車商有30%的利潤,這種無底線的用诋毀行業來擡高自己的做法,足以見人品,也活該這樣的平台遭人唾棄。

真實的二手車毛利到底有多少呢?

有二手車管理系統的數據顯示,中國二手車商銷售均價為15萬左右的二手車,平均毛利率約5%。同時,因受新車競争加劇的影響,近一年内仍在持續下降。而今年8月份,全國215家車商,平均毛利率僅為4.6%。

二手車市場生意慘淡到底什麼原因(二手車利潤越來越低)3

新車降價、融資租賃模式泛濫、電商平台亂戰、從業者越來越多,同質化競争加劇等等,多種因素相結合,讓二手車商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如何破這個局呢?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每一座城市,都有着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對于汽車而言,每個區域也都有着不一樣的品牌喜好。在華東,消費者對上汽大衆、上汽通用最為熱衷;在華南,日産、豐田等日系品牌是消費者的首選;到了東北,捷達則變成了當地的神車。

這種區域文化的差異,造就了不同品牌的車型在不同的區域會有一定的區域差價,另外,由于受新車區域價格保護影響,不同車型品牌的各地二手車價格也有高低之分。本地交易的利潤已經趨于見底,而這種區域差價就是二手車商最需要、也是最有機會獲取的,同時,消費者也會由此而受益。

事實上,中國的二手車電商平台很早就看明白了這個機會點,中國二手車電商的鼻祖其實是二手車拍賣平台,他們的初衷也是想要以在線拍賣的形式,實現全國二手車大流通,實現二手車區域價值最大化。隻不過,當初的鼻祖誕生的時機不太好,剛好趕上了二手車限遷最嚴厲的時候,不得已被迫轉型。

以天天拍車為代表的二手車拍賣平台則幸運的多,除了先後獲得了易車和汽車之家的戰略投資以外,在其誕生的時刻起,破除二手車限遷就被國務院辦公廳提上了日程。如今,越來越多的區域解除了限遷,為二手車大流通創造了條件。

二手車市場生意慘淡到底什麼原因(二手車利潤越來越低)4

根據天天拍車本月初發布的“2018年8月份二手車賣車大數據報告”:在北京,異地車商出價高于同城車商出價的比例為73.9%;在上海賣出的二手車中,異地價高于同城價的比例為72.5%;在深圳賣出的二手車中,異地價高于在同城價的比例為72.1%;在廣州,異地價高于同城價的比例為71.9%。

人們喜歡什麼,商家就會提供什麼,有什麼樣的需求就會産生什麼樣的商機。二手車跨區域遷移不僅給個人車主帶來了更好的價格,給二手車經銷商也帶來了更多的利潤。據了解,跨區域交易除去物流等成本外,二手車利潤率有可能可以增加到8%至10%。至于那30%,隻能呵呵一笑了。

跨區域交易,大家怎麼看?

二手車大智慧潘潘(id:carman228)

對本文有任何看法,請将頁面拉至底部留言評論

☞歡迎投稿:文風犀利、觀點鮮明、文采出衆、顔值擔當者必上頭條

☞歡迎爆料:鮮為人知、一針見血、直擊真相、入木三分者必上頭條

☞歡迎約稿:企業名流、創新模式、巅峰玩法、人物傳記等必上頭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