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塔尺營子遺址發現的石雕神人面像。資料圖片
本報沈陽9月28日電 記者劉勇日前獲悉,考古工作者在遼甯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鎮塔尺營子遺址出土文物中,研究發現一件距今約7500年前的石雕神人面像。
這件石雕神人面像為灰色燧石質長方體,長寬厚分别為9.2、5.17、3.05厘米,磨制光滑,各面有明顯而均勻的外弧,邊棱甚銳。器體正面的上部用陰刻技法刻出以人面為中心的圖案,下部刻一道橫線。人面圓睛,長彎眉,山形鼻,窄平口,口的兩側顯上下獠牙,牙外側有雙弧線,外弧線并附外射的放射狀長尖齒突,有推測為抽象化的四肢。人面周圍襯托的圖案,一是人面上部兩側分别有三個似蛇形的“S”紋依次排列,一是人面下方八行排列整齊的倒三角紋帶。此次研究發現的石雕神人面像,以突出人面的神化為目的,整體性強,陰刻甚淺,但卻具立體感,是查海先民在較為發展的信仰觀念下創造的藝術傑作。
塔尺營子遺址位于著名的查海遺址東南約5公裡,于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并列入吉林大學和遼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開展的“中國東北地區農業與定居的起源”項目。該項目于2015年進行試掘,石雕神人面像就是在這次試掘時在一座房址内被發現。與該石雕件共出于同一房址的還有多件可複原的查海-興隆窪文化典型陶器和磨盤、磨石、石片、磨制石斧等石器。石雕神人面像出土于房址的南側邊緣,一件大型穿孔石器和兩件石球就出于石雕件近旁。該房址年代經碳14測定,約距今7500年前。有關簡報發表于吉林大學邊疆考古中心編輯、新近出版的《邊疆考古研究》第25輯。
此類帶獠牙的石雕人面像,以前曾在内蒙古巴林右旗采集過一件,但尺寸較小,且為片狀。林西縣白音長漢遺址還發現過一件用葉臘石磨制的小型石雕人首,刻有雙目和口部,口側也有以蚌片鑲嵌的上下獠牙。有關的發現還見于江南地區。在湖南高廟文化曾發現多件陶器上戳印篦點紋的獠牙,時間也在距今七千餘年,但缺少人的面像。此後的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玉器上也時有刻劃獠牙的人面像發現。可知,這類裝飾獠牙的神人像在查海-興隆窪文化時期已有一定普遍性,并為後世所延續。說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中華大地從北到南都以造神運動為主要内容跨入“文明起步階段”,是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前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