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劉立夫和普通人的區别

劉立夫和普通人的區别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8 16:31:40

仁是什麼?

“仁”作為儒家重要的道德觀念和規範,發轫于春秋時期。據清人考證,夏商以前無“仁”字,西周以後開始重視人,“仁”的觀念應運而生。《左傳》中就有多處關于“仁”的說明。《左傳·僖公八年》有“目夷長且仁,君其立之”,“能以國讓,仁莫大焉”,以謙讓君位為最大的“仁”。《左傳·襄公七年》:“恤民為德,正直為正,正曲為直,參和為仁。”意為仁德是體恤民衆、正己正人的結合。《左傳·昭公十二年》:“古也有志,克己複禮,仁也。”《左傳·僖公三年》:“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把約束自我、注重禮節作為“仁”的基本準則。春秋時代的孔子正是在繼承前代思想的基礎上,創立了一個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體系。

劉立夫和普通人的區别(劉立夫仁是什麼)1

孔子的“仁”,内涵豐富,但要而言之,則不出“愛人”(《論語·顔淵》)二字。從肯定的方面說,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作為一個執政者“博施于民而能濟衆”的“仁之方”( 《論語·雍也》)。從否定的方面說,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上者對待民衆應該“如見大賓”、“如承大祭”(《論語·顔淵》)。無論是從正面說,還是從反面說,孔子的“愛人”實際上就是推己及人、“能近取譬”(《論語·雍也》)。這個“近”,一是指自身,就是以自己的感受、設身處地考慮他人;一是像愛自己最親的人那樣把愛擴展到其他人身上。所以,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仁之本與!”(《論語·學而》)按照血緣關系,人最愛的首先是自己的父母,其次是兄弟,其次才是其他的人,這樣,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仁”的基礎。有了“孝悌”的基礎,孔子繼而提出了“能行五者于天下”的“為仁”之道,所謂:“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這樣,孔子将“仁”這一對自己父母兄弟之愛最後擴展到天下國家之愛。所以,“仁”在孔子的學說中,不光是某一種特殊的德性,而且是一切德性的總和[9]。後來的孟子,正是在孔子“親親為大”(《禮記·中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的先親、次民、後物的“仁政”次序。就是說,“仁”在孔子、孟子那裡,還是一種“等差之愛”。

劉立夫和普通人的區别(劉立夫仁是什麼)2

但是,到了宋明理學,“仁”的含義已不完全是“等差之愛”。程頤曾說:“醫家以不認痛癢謂之不仁,人以不知覺不認義理為不仁,譬最近。”(《河南程氏遺書》卷第二上)這裡把“仁”提到了本體的高度。即“仁”不僅是具體的行為規範,而且是一切規範的“所以然”或根據。程頤解釋說:“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愛。恕則仁之施,愛則仁之用。”(《河南程氏遺書》卷第十五)在孔、孟,仁與愛是渾而為一的,仁即是愛,愛即是仁,不存在“體”和“用”的關系。到了二程,才開始有了區别。程頤反複強調,“仁”與“愛”之間存在着性情體用的區别,是絕不容混淆的。他指出:“恻隐固是愛也,愛自是情,仁自是性,豈可專以愛為仁?孟子言恻隐為仁,蓋為前已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則不可便遺之仁。退之言博愛之謂仁,非也。仁者固博愛,然便以博愛為仁,則不可。”(《河南程氏遺書》卷第十八)又說:“恕者,入仁之門,而恕非仁也。”也就是說,在二程那裡,“仁”已經不是一種情感上的“愛”,而是出于人的“本性”的終極之“愛”。這顯然是受了佛教的影響,與佛教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在思路上非常接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